分享

“1 N”下的整本书阅读活动构建 ——跟《阿勒泰的角落》学写人

 GXF360 2019-10-26

“1+N”中的“1”是课内,“N”是以“1”作为生发点,联系作者或其他作品,对作者或某一方面作品形成系统认识。部编版语文教材无论是课文,还是单元写作都以写人训练为主。例如七年级教材里的阿长、老王、《台阶》里的父亲;写作训练:写出人物的特点(七上第3单元);写出人物的精神(七下第1单元);抓住细节(七下第3单元);怎样选材(七下第4单元)。以上无疑都围绕写人展开,学会写人成为七年级写作的重点。然而,课内以篇为主的课文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对写人类文章的感悟,近几年深受读者喜爱的李娟的作品以生活日常为主,作品《阿勒泰的角落》大多篇幅都在写新疆阿勒泰角落里形形色色的身边普通人的故事,作为七年级“1+N”下整本书阅读的补充与延伸,无论是从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写人训练点的对接,都是比较合适的。

【教学目标】

1.印发资料,总体了解作者创作及作品。

2.美文列举并选点鉴赏,激活阅读兴趣,指导话题式读书笔记方法。

3.制定阅读方案,提出阅读具体要求。

【教学准备】

1.走近名家——李娟:生平、作品特点、他人评价。

2.例文导读:《一个普通人》《打电话》

【教学流程】

一、速读资料,走近名家

阅读作者相关资料,勾画主要信息。(材料略)

二、自读美文,选点赏析

自读《打电话》《一个普通人》,完成选点式读书笔记。

1.主问题:结合文章列举分析作者如何写人。

蓝宝石那犹如深海般、澄净蔚蓝的色彩,正代表着地球生生不息的活力。古代波斯人相信:大地由一块巨大的蓝宝石支撑。当阳光洒落大地,经由蓝宝石的光辉反射,天空才能呈现出宁静迷人的蓝色。

2.从某一点具体谈作者写人的方式,结合自己的写作体验谈认识。

3.师生交流,指导选点式读书笔记的写法。

三、出示阅读方案,提出阅读要求

1.阅读时间:2周(每周课上3节)

完善基础建设,促进生态发展是落实智慧城市的重要工作,由于城乡规划工作涉及面积较广,人口和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导致部分区域的基础设备和公共设施缺失,智慧城市背景下,既要重视该区域的基础设备与公共设施的完善,还要注重绿色生态,提高目标区域的宜居性。做好该工作需从以下几点着手:

相对于健康医疗、生态环境、水利、农业农村、林业、气象等领域的大数据发展,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求而言,产品质量大数据的发展和利用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缺乏统筹规划,政府监管部门对产品质量数据收集多、发布少,缺乏深入挖掘和利用。同时,数据的僵尸化、碎片化、低质化、孤岛化等我国当前大数据发展存在的共性问题,也是产品质量大数据发展、利用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2.阅读方法:品读,做选点式读书笔记

3.阅读要求:

(1)做选点式读书笔记。摘抄3000字并选点赏析,手写稿共5000字以上。

一是针对计划经济时期住房计划供给机制带来的住房难,化解之道是理念突破。这是邓小平开创的。1978年9月,邓小平指出:解决住房问题能不能路子宽些。1980年4月,邓小平又明确指出,住房改革要走商品化路子。[1]这意味着,住房供给理念从原来的单一公房转向自建房、商品房多元类型转变。在邓小平改革理念指引下,198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宣布:准许私人建房、私人买房,准许私人拥有自己的住房。[1]这意味着,自建房、商品房在国家住房政策中取得了与公房同等地位的确认。

(2)写人选点角度:读者意识、个性体验、叙述语言、标点列举、细节品析、人物对话、语言幽默、温情与孤独等。

(3)做一期综合电子读书汇报,自选话题,从写人的某一点至少结合三篇作品简析。具体见下表:

1996年,姚巍崴的摄影风格发生了根本转变。他发现广州的同行把包装设计运用到商业人像摄影中,创造性地拓展了“时尚摄影”。这种风格的摄影,起主导作用的是包装意念,即造型设计和后期设计。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巍崴开始对这种时尚摄影产生了兴趣,经过拍摄,不断摸索,他总结出一套自己拍摄包装人像的方法,把自身的意图同商业需求联系了起来。

《阿勒泰的角落》选点式读书卡

?

【话题参考】

1.李娟教我如何打造写作的“天真”;

2.“原来——”,是写作的源头活水;

3.幽默诙谐从中来;

4.人物对话,可以这么神奇!

5.标点符号里见乾坤;

6.嗯,这就是读者意识;

7.追寻李娟笔下人物的诗意栖居;

8.从《阿勒泰的角落》的眼睛描写中体味情感的细腻;

二、分享课设计

(一)认识一个“神”一般的人

有一个人,这几天一直出现在我们的阅读课堂、读书笔记、茶余饭后。相信李娟已经成为我们的闺密,就请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的李娟吧!

学生介绍:她出生于新疆,生长在四川。曾在新疆阿勒泰山区跟着母亲做裁缝、卖小百货,与牧民一起转场。她没有接受任何的文学训练,却出版了五部散文集,刚刚40岁就拿到了“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等几项大奖。她就是——李娟。

教师出示李娟照片和个人简介:

这个时代,如果还有一个地方有传说,就是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是阿勒泰的一次绝唱。散文集《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冬牧场》等,被誉为文坛清新之风,来自阿勒泰的精灵吟唱。

(二)倾听一本书在心底的回响

有人说,阅读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唤醒——透过文字,唤醒了我们早已沉睡的麻木的心,让我们睁开蒙昧的双眼,看到生活日常的美。下面听听我们读这本书在我们心底的回响。学生发言如下:

语言简单、凝练,说白一点,就是草率中的幽默,每一句话简短有力,却又有幽默感和画面感。

2.3.3 出血性卒中:对于伴有出血性卒中的SCAD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策略应与神经科共同决策,个体化处理。目前没有指南明确界定,何时可以安全重启抗血小板治疗。对既往发生过出血性卒中的SCAD患者,原则上应充分评估患者颅内出血复发的危险(如脑叶部出血、高龄患者、正在抗凝治疗等),需要严格管理血压,并慎重选择抗血小板药物种类、剂量和疗程。非脑叶出血的患者可选择单个抗血小板治疗,如阿司匹林,然而重启抗血小板治疗的最佳时间不清楚。目前建议颅内出血稳定6个月后,可考虑重启抗血小板治疗,而脑叶出血患者应该个体化处理[11]。

——石睿哲

静下心来,发会儿呆,慢慢体验生活,就会发现生活的美。

2016年7月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在全国培育1 000个左右特色小镇”。作为特色小镇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体育特色小镇,其实质是特色小镇概念的一种延伸。体育特色小镇的特色在于“以体育运动为主题延伸一系列休闲项目”,即“体育+”融合模式的构建。

——曾宇彤

生活总是一边抛弃,一边继续。

综上所述,孕期保健是保证孕产妇健康的重要因素,系统的孕期保健及相关教育工作可以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提高孕产妇生活质量。有效的孕期保健可以提高育龄妇女的顺产率。对减少孕产妇死亡和提高婴儿出生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电子化的孕期保健管理极大地方便了医护开展有效的孕期保健,对我国妇幼工作的推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叶尚君

只有离开封闭的小屋、见识世界,才能写出更有魅力的文章。

1.2.3 制作mRNA模型 剪下一长条软磁贴做成1条mRNA链的基本骨架(代表磷酸和核糖),软磁贴做的碱基直接吸附在长条磁贴上,制作出多样的mRNA。

1.3 排除标准 (1)住院期间死亡病例。(2)临床资料或随访资料不完整。(3)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恶性肿瘤、活动性肝病、皮肌炎等可能影响Non-HDL-C、LDL-C检测结果的疾患。(4)3个月内服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5)本次住院前有3个月以上的他汀类药物服用史。(6)住院期间病情凶险,如发生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力衰竭等。

——陈柏熹

读《阿勒泰的角落》,有时会哑然失笑。其实李娟所生活过的阿勒泰地区深处牧区,常年大多时间是空旷孤寂的,来往的人也是匆匆过客,但李娟笔下的阿勒泰却处处充满着温情,源于李娟那颗炽热“天真”的心。

三、聊聊关于写人的那些事

(一)人物的“天真”

1.人物个体。

李娟记录了“我”和“外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对话,一个无赖、可爱的老太太形象跃然纸上。《带外婆出去玩》一文中描写90多岁的外婆为了出去玩早早穿好鞋,换好衣服,在路口等“我们”;“我”和母亲如何斗智斗勇想甩掉尾巴似的外婆;外婆趁“我们”不在家时把糖果分给孩子们吃,还笑眯眯,假假地说:“今天生意好得很!特别是吃的东西卖得最快!”书中还大量描写了来自阿勒泰透明干净的个体灵魂,那个靠着门框津津有味地看着作者拉面的陌生的男人(《看着我拉面的男人》);年轻漂亮、追求时尚、做一条裙子和自己的婆婆轮流换着穿的库尔马罕的儿媳妇(《我们的裁缝店》)等。

2.人物群像。

《叶尔保拉提一家》《孩子们》《三个瘸子》《有关纳德亚一家》《喝酒的人》等都是在一篇文章中描述诸多人物的故事,鲜明地塑造了人物群像。例如《喝酒的人》一文写了诸多喝酒人的囧相,可谓笑料百出。例如喝多了轮流照镜子,没完没了地梳头;哭得一塌糊涂,硬要向我妈几次认干妈;电老虎塔斯肯喝醉了,挨家挨户收电费,收完后再挨家挨户掐电。虽无奈,作者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生活的包容与感激,让整本书都洋溢着温情与幽默。所以写出人物的“天真”,不在于人是否“天真”,而在于你是否对这个世界心存感激与善意。

新疆作家的刘亮程曾这样评价李娟的文字 :“我为读到这样的散文感福……怀着对生存本能的感激与新奇,一个人面对整个的山野草原,写出不一样的天才般的鲜活文字。”李娟没有改变我们生活的世界,但改变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感受,改变了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的状态。

(二)人物对话

外婆早饭的火炉多亲切啊,她砌进了多少寒冷行人的幸福时光之中……

但是,正在最感动着的时候——

一座城市从根本上来说,是给人居住的。因此,城市的规划建设与生态环境的保护都要从城市居民的需求出发,保证城市的规划建设与生态环境能满足居民的要求,体现城市规划建设过程的人文关怀。

“大懒虫小懒虫快起来!太阳晒屁股啦!都睡了一晚上了还没睡够?”

真是窝火!也不知道是谁让我们睡一晚上都没法睡够的……

——《外婆的早饭》

最后一句,叙述者心理补刀,作者跳出叙述本身,看似发牢骚,实则是孙女对九十多岁可爱外婆地宠溺与嗔怪,让我们感受到温情的同时又觉好笑。书中类似补刀法还有很多,如《看我拉面的男人》中,当“我”拉面时,面像猴皮筋似的缩成手指头说:“这不能怪我,只能怪揉面时盐放多了。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那盐也是我放的。”幽默清新的语言风格瞬间涤荡身心,像这样的语言文中处处可见。

汪曾祺在《说短》一文中曾经说过:“对话要少,要自然。对话只是平常说的话,只是于平常中却有韵味。对话,要像结得很好的果子。对话要和叙述语言衔接,就像果子在树叶里。”《阿勒泰的角落》一文的对话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三)标点符号

(原文摘录)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单孔组肺不张1例,慢性疼痛1例;三孔组肺不张3例,切口感染4例,支气管胸膜瘘1例,皮下气肿2例,慢性疼痛2例。单孔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2/38)显著低于三孔组的28.6%(12/4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谁知他不看倒罢了,一看之下大吃一惊:

“这个,这个,这不是我吗?这是我的名字呀!是我写的字啊!”

我妈更加吃惊,加之几秒钟之前刚骂了人家“不要脸”并且“加蛮”,便非常不好意思,支支吾吾起来:“你?呵呵,是你?嘿嘿,原来就是你?”

——《一个普通人》

后来忘了这事,铁炉子烧得通红,火墙也滚烫,鱼缸水直冒烟……鱼就给煮熟了。

后来还是死了?怎么死的?……热死的……

——《金鱼》

如果说文字是文章的各大器官,那么标点符号就是将它们串联在一起的结缔组织。李娟正是因为对它们得心应手,才得以用它们来为自己画“龙”点睛。《一个普通人》中在大量的短句式中频繁使用“,”“?”“!”将那个人和母亲的吃惊与尴尬表现得淋漓尽致,既口语化,又用标点符号还原画面。在特定的情境下,省略号是具有留白功能的,表现出一种欲言又止的美感,引发读者无限遐想……还有网红式的:表示尴尬和无语的,像原文摘录第一、第二句一样。

这些标点符号就像活泼的精灵,给汉字注入新鲜血液,让人物有趣起来,鲜活起来。巧妙地使用标点,例如省略号、破折号、问号、感叹号等,会让文字更真实,更有韵味,更有节奏感。

(四)读者意识

所谓读者意识,是指写作时心中存有倾诉或交流的对象。接受美学家伊瑟尔提出,作者创作过程中始终存在着“隐在读者”。《阿勒泰的角落》一书的叙述中,作者似乎始终面对着你讲述来自阿勒泰的故事,时不时地加入自己的心理感受,让读者深陷其中,代入感极强。

墨子身处手工业小生产者阶层,在这样一种阶层地位和成长环境上墨子面对着当时尖锐的社会问题用他独特的思维模式看待自己周围的社会现象同时将自身主体性积极彰显出来提出了自己独特政治思想:“兼爱”、“非攻”、“尚贤”等,这些政治思想提出的目的是靠停止战争,靠每个人之间的相互友善来达到社会的和谐,而这样一种社会就是大多数平民和手工业者所希望的。

例如《看我拉面的男人》,一个“我不认识他,显然,他也不认识我”的陌生男人,看着作者狼狈地拉面出洋相的叙述过程中,经常会穿插:

“那个看着我拉面的男人实在讨厌,好几次我都想把手里那扯得一团糟的杂碎扔到他脸上。”

“这还不算什么,最可恨的是那个一直兴趣盎然看着我拉面的臭男人。”

“最后你猜怎么着,他居然笑起来了!”

作者叙述时,经常会拉读者参与其中,极强的画面感与代入感让读者与作者没有疏离感。李娟用一种细腻委婉的语调轻声低语,像拉家常一般娓娓道来,在近乎流水账一样的平凡话语中营造出了一种陌生化的语境。“由于陌生化的过程中有感觉的弥漫、意象的跳跃,以及鲜活生命的渗透,因而这样的语言自然也是一种诗性的语言。”

作家陈村说:“这样的文字是教不出的。”但是,我认为我们却可以从《阿勒泰的角落》中鲜明地感受到写作,尤其是写人,技巧是其次的,关键是我们要有一颗“天真”的心。正如李娟在《我的阿勒泰》中说的:“世界就在手边,躺倒就是睡眠。嘴里吃的是食物,身上裹的是衣服。在这里,我不知道还能有什么遗憾。”“我依赖着并热爱这样的生活,有希望的能够总是发现生活乐趣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