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摄影易筋经(第三章)

 杏坛好歌 2019-10-26
另一个与该词有关的问题似乎是当这些顶级摄影师们的作品在画廊展出时,我们常常会看到展出的那些并不是他们最出名的代表作,并由此来断言这个领域其实没有多少艺术性可言。

这也是事实。一旦一个摄影师臭名昭著或者名闻遐迩,艺术机构们就会将所有的这些垃圾作品重新洗牌,然后从中寻找出一些可以拿来出售的古色古香的二流作品。而每一个摄影师都会有垃圾作品,但对于画家或者雕塑家而言,艺术界至少不会对它们表现得这般露骨。

这点倒让我想起了一个关于亨利·卡提埃-布列松的故事。他给一群年轻的摄影师讲授关于新闻纪实和美术摄影之间的区别。他提到艺术家哈利·卡拉汗【Harry Callahan】和他自己都在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工作着——对拍摄的对象充满激情,对拍摄任务仔细规划,以及通过许多许多照片来完成一个拍摄场景等等。——然而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布列松能够发表自己二流的,次于他最佳的作品,而卡拉汗却只能使用这组照片中的一张挂在画廊的墙壁上。

我同意。摄影师的工作方法,不管最终的结果是公开发表还是画廊展出,都应该是等同的。但是我想给“二流的”这个词在使用上加一个注意事项。这对摄影师而言可能意味着二流作品就是烂片,但事实并非如此。二流作品是上乘作品和一些不可或缺的发表作品之间关联的纽带。看一下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在财富【Fortune】杂志上发表的新闻纪实作品或者尤金·史密斯【W. Eugene Smith】在生活杂志上发表的著名图文报道,我们总能够发现上乘的作品都是由一些欠佳的图片联系在一起,这些图片对于谋篇布局上的节奏而言必不可少。从这些意义上而言,真正美丽的照片并不会因为它们与二流作品放在一起而黯然失色。只有当画廊脱离这些原来的背景而是以一名摄影师最优秀的单幅作品的名义来推销这些二流作品时,这个问题才显现出来。

另外,如果术语“新闻纪实摄影师”是以卡提埃·布列松所描述的那般,意味着保存摄影日志之人,那么这倒是一个合适的名字,我会高兴地予以采纳。但它不是。

如果我们认为术语“新闻纪实摄影师”有问题,我将能预见到同样多的问题会发生在术语“纪录摄影师”身上。

是的。按照今天对于纪录的标准而言,这个问题确实存在,因为它意味着不偏不倚,毫无预判,公正客观和证据确凿。当然,没有照片——至少没有我想要创作的照片——甚至能够接近这个含义。

我在思考这个问题是如何引发的...纪录照片与客观性必须紧密相联吗?正如你所知,这个术语在这个媒体行业中有着一段奇怪的历史。在19世纪时纪录摄影师并不存在;然而这个词意味着摄影师为手稿,计划以及像这类的平头文件制作拷贝。直到1930年约翰·葛里逊【John Grierson】引入了这个术语“纪录电影”——但是他的定义厚颜无耻地同一个主观而固执己见的观点:广告宣传联系在了一起。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纪录的根源在于动词docere, 就是施教的意思。奇怪的是一旦这个词被嫁接到了电影剧照摄影上,它的含义就走向了对立面:客观证据。

事实依然是这样。如果我被唤作,或者我称呼自己为一个纪录摄影师的话,正如这个称呼所意味的那样,对于大多数现在这个时代和年纪的人们而言,我所拍摄的照片内容是一些客观事实——但其实并非如此。即使我知道自己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但在任何对话中我都会有这样一种奇怪的感觉,那就是其他人设想或者谈论的东西其实跟我认为的那些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它并不是十分有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