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直击1956年定陵发掘现场:代价惨痛,此后禁止主动发掘帝王陵

 kanglanlan 2019-10-26

直击1956年定陵发掘现场:代价惨痛,此后禁止主动发掘帝王陵

这张照片拍摄的就是考古人员找到定陵地宫入口时的场景。当时是在1955年,以郭沫若和明史专家吴晗为首的人,向国务院递出了发掘朱棣墓室长陵的申请。只是一些理智的人,以长陵过大的规模拒绝了这一申请,于是,他们就先提出了发掘规模小些的定陵,来给日后长陵的发掘积累经验。定陵是万历帝的陵寝,在明十三陵中的面积也是数得上的,考古人员就在1956年开始了对定陵的“实验性发掘”。

直击1956年定陵发掘现场:代价惨痛,此后禁止主动发掘帝王陵

这张照片拍摄的就是考古人员从发掘到的“金刚墙”上取砖的场景。考古人员在实验性发掘了三个多月的定陵后,就发掘出了一块写有金刚墙前皮距此有十六丈远三丈五尺深的石碑。考古人员也就根据石碑上面的记录发掘到了“金刚墙”。

直击1956年定陵发掘现场:代价惨痛,此后禁止主动发掘帝王陵

这张照片拍摄的就是考古人员拿工具推开“自来石”的场景。在考古人员取掉“金刚墙”上的砖之后,就出现了一扇由整块汉白玉制成的大门,这就是定陵的大门。而由考古人员推开的“自来石”,就是用来挡在大门后面,从而阻止后来人强行进入墓室。

直击1956年定陵发掘现场:代价惨痛,此后禁止主动发掘帝王陵

这张照片拍摄的就是打开了地宫大门之后的景象,照片里前方的大门就是要通往地宫的中殿的。而大门前的地面上就是当年用来运输棺椁时所用的木头,只是那些木头已经因为年代太久而腐朽了,还有当年运输时的车辙印留下了。

直击1956年定陵发掘现场:代价惨痛,此后禁止主动发掘帝王陵

考古人员进入中殿之后,就看到了三个供给万历帝和他两位皇后的汉白玉宝座,以及一堆的陪葬物品。而照片中间的那三个大龙缸中放的则是的给他们点长明灯的香油,只是到了陵墓被打开的时候,香油已经全都凝固了,还有些霉点留着。

直击1956年定陵发掘现场:代价惨痛,此后禁止主动发掘帝王陵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中殿后面后殿里的场景,后殿中存放着万历帝和他两位皇后的棺椁。万历帝的棺椁存放在宝床的中间,而两位皇后的棺椁则在万历帝两边,不过当考古人员进入后殿时,却发现后来迁入定陵的孝靖皇后的棺椁,腐朽的情况就要严重一些。

直击1956年定陵发掘现场:代价惨痛,此后禁止主动发掘帝王陵

这张照片拍摄的就是被放在已经腐朽了的箱子里,用来陪葬的龙纹瓷器。除此之外,还有大量陪葬品被装在早已腐朽的箱子里堆放在了棺椁旁,陪葬品里还包含了许多精致的金器以及玉器。

直击1956年定陵发掘现场:代价惨痛,此后禁止主动发掘帝王陵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正在清理棺椁里陪葬品的考古人员,他们在打开了的棺材上,架起一个木板,也就能在保证不损伤棺椁内物品的情况下,将文物清理出来了。

直击1956年定陵发掘现场:代价惨痛,此后禁止主动发掘帝王陵

这张照片拍摄的就是考古人员将万历皇帝的金冠从他的棺椁里取出来的情景,可惜的是因为当时的考古人员的经验不足,有一些现场的人员竟然就用手直接接触文物。这间万历帝的由金丝焊成的金冠叫做“金丝蟠龙翼善冠”,用于制作金冠的金丝直径都只有0.2毫米,导致这个帽子轻薄无比,足见古人技艺有多高超了。

直击1956年定陵发掘现场:代价惨痛,此后禁止主动发掘帝王陵

这张照片拍摄的就是万历帝的骸骨,尽管他的尸体早在打开棺椁时就已经腐烂了,却还是保留下了完整的骨架。不过,万历帝以及他两位皇后的骸骨已经在60年代被焚烧了,就连他们那金丝楠木制成的红漆棺椁也都被丢了。尽管这次考古发掘出了许多文物,只是背后付出的代价却极为惨烈,有很多丝织品甚至都因为保护不当而因为碳化而损毁严重。鉴于这种情况,国家就决定日后在技术不足够保护地下文物的情况下,不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