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融界讯白肉灵芝又称西藏灵芝,野生白肉灵芝生长在西藏、四川等高海拔地区。2014年,真菌学杂志《Mycoscience》有文章宣布,发现的一个新的灵芝品种。2015年,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专家李泰辉,西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的专家熊卫萍等人合作成功驯化栽培野生白肉灵芝。 现在,刘海龙希望通过他们团队的努力,对白肉灵芝进行加工销售,产业化经营,将优质灵芝送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近日,投融界就该项目采访了刘海龙。 近20年食用菌从业经验,看好白肉灵芝 刘海龙是甘肃人,2000年就开始从事食用菌行业,2006年到2015年这十年间在西藏主要从事食用菌的研究、技术推广工作,并对西藏的食用菌生产现状进行了调研。2015年开始专业从事西藏白肉灵芝种植育种,以及工厂化模式的调查研究。 “从白肉灵芝被驯化栽培至今,西藏只有一家年产能60万袋加工企业,两家个人作坊式小厂在生产白肉灵芝相关产品,产能严重不足,且技术也不达标,导致白肉灵芝这一优秀的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水平。”刘海龙遗憾地说,“所以,为了让白肉灵芝能够造福社会,带给人类健康。我们打算将白肉灵芝产业化发展。做成健康产业优秀品牌。现在也已经找到适合西藏本地的生产发展模式。” 目前,该项目白肉灵芝的生产工艺已成熟,已小批量试种3年;拥有价值10多万元的各种设备,日产量菌棒1300袋/天;并于与多药业公司取得联系,表达采购原灵芝意向,其中广州大方药业有十万斤原灵芝收购加工意向。“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年产300万袋西藏白肉灵芝菌棒,加工厂建成后可供栽培面积600亩,最大原灵芝产能达到15万斤。”刘海龙说,“后期会源源不断向人们提供优质的白肉灵芝系列产品,为大众健康保驾护航。” 现在,为了抓住市场机遇,加快项目进程,刘海龙希望通过投融界的帮助融资800万元-1000万元,可出让该公司20%-30%的股份,资金主要用于基地建设、设备购置、扩建团队等。 食用药用价值高,项目优势明显 据了解,白肉灵芝是多孔菌科真菌灵芝的子实体,因其肉质为雪白色闻名于世,其功效远远高于普通灵芝,产量极为稀少,价格比较昂贵。“白肉灵芝菌盖呈棕红至紫黑色,菌肉为白色,菌柄短而粗;外表接近普通有柄赤芝,而肉色为雪白色,味奇香。”刘海龙介绍说,“白肉灵芝主治缺氧性高原病、气血不足、神经衰弱、心悸头晕、养心安神、止咳平喘、冠心病、肝炎、高血压及多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具有抗缺氧、抗癌、抗肿瘤、补气安神、止咳平喘、延年益寿的功效。” 根据刘海龙介绍,西藏由于冷凉气候特征,造就了白肉灵芝卓越的内在品质,其药用价值非常高,主要有效成分多糖,三萜含量高,在灵芝家族中具有自身不可质疑的优势地位,可谓是灵芝中的贵族。此外,白肉灵芝属近几年新开发品种,在市场缺货,份额不大的既成状态下,证明了该项目产品在市场空间巨大;系列产品可独立开发,亦可联合各大药企、保健品企业、科研院校、联合开发,尽量延长产业链,尽可能不做廉价的原材料供应者。 刘海龙团队还做了一个测算,生产基地建成后,年最大产能300万袋菌棒,可提供原白肉灵芝药材20万斤,在政府将白肉灵芝作为西藏产业扶贫项目的大背景下,仅一年出售成品菌棒,以100万袋计算的话,可实现毛利润300万元。“西藏白肉灵芝以其药中上品的地位,必将在未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以做大产业健康为本的理念指引下,必将有个广阔的发展前景。” 所以,刘海龙希望对食用菌行业有了解,又对该白肉灵芝项目感兴趣的投资人可以尽快联系他。(文/笑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