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逻辑思维5:灰度认知和黑白决策

 西湖歌午几时休 2019-10-26

“灰度认知,黑白决策”是最近流行的一句话,我最早是听罗胖说的,也不知发明人是谁。这句话非常有道理。我们知道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其中有很多灰色地带,所以我们必须有灰度的认知 —— 可是如果要做事的话,却不能是灰色的。

比如天气预报说今天下雨的概率是40%,那意思就是可能下雨也可能不下雨,这就是灰度认知。可是在行动上,你要么带伞,要么不带伞,你不可能带一把40%的伞,这就是黑白决策。

其实这个说法以前就有。早在1957年,毛泽东访问苏联,当面向赫鲁晓夫介绍了自己可能的几个接班人。说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都是有优点也有缺点;唯独提到邓小平,毛泽东说的都是优点。毛泽东说邓小平“……思圆行方;既有原则性,又有高度的灵活性;柔中有刚,绵里藏针。很有发展前途。”

“思圆行方”,思维是圆的行动是方的,这不就是灰度认知,黑白决策吗?达到这个境界的人,才可以托付大事。那到底怎么个思圆行方,怎么把握原则性和灵活性呢?这里面有逻辑。

我们继续讲尤金伲亚·程的《不讲逻辑的世界里的逻辑艺术》这本书。首先,并不是所有认知都是灰度的。

1.为什么要讲原则

世界上有的人讲原则有的人没原则,他们的人格高度有云泥之别。讲原则过了头可能有缺点,比如说做事太过死板、有点迂腐甚至有点“愣”;但是不讲原则,就没有优点。

讲原则,你才能讲逻辑,你才是讲理的,你说的话才值得听,你的行为才是可预期的,别人才会和你合作。如果一个人没原则,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那就绝对不能让他承担任何重要的责任,这样的人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尤金伲亚·程认为,讲原则,最符合逻辑的做法,是效法数学。数学讲“公理” —— 也就是无需证明的事实,是逻辑推导的起点。比如欧几里得,就是从五条最基本的公理出发,推导出整个平面几何学。我们的原则也应该构成一个合理的逻辑体系,最好能从几条基本原则出发推导出整个行动指南。

怎么找到自己的原则呢?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停地追问自己,我为什么这么认为?一直追问到没有为什么、我就相信这个,为止 —— 那就是你的原则。

比如说,有的人认为政府应该通过社会福利项目救助穷苦的人,有的人认为每个人应该自立自强别指望别人。那你要问,你为啥这么认为呢?如果一个人的回答是“政府本来就应该这么干,我就这么认为!”那层次就有点低了。

高水平的回答得是这样的 —— 人不是孤立的动物,人与人之间充满了联系。穷苦人的生活得到改善,不仅仅对他们自己有好处,他的亲友、他周围的人都会受益,整个社会环境变好了对交税的人也有好处。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帮助自己。

这个答案提供了一个更底层的逻辑,一个更基本的原则。我们现在特别爱说“底层逻辑”、“第一性原理”这些词儿,其实就是在追问你的这套逻辑体系的的公理是什么 —— 也就是你的原则。

两个讲原则的人哪怕有矛盾,也可以谈,讲一讲各自相信什么,也许就能在某一层原则上达成共识。你是国民党我是共产党,咱俩政治理念不同,但是抗日救国你得赞成吧?那现在我的部队是去打日本人的,你怎么就不能给个方便呢?这就叫求同存异。

效法数学的精神,原则应该是分层的,越深层的原则越少、越简单、越不容违反。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把什么东西都当做原则,只知道说我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不知道为啥喜欢为啥不喜欢,那其实是只剩下任性了。

从最底层的几个原则出发,去随时审视和判断自己的决策,你的行事就会非常笃定。别人看你特别靠谱,你自己看自己也有一种荣誉感。

但是话说回来,我们能不能用原则指导我们的一切行为,让每一个决策都那么有逻辑呢?……那是不能的。

2.灰度认知

所谓灰度认知,就是真实世界的有些事儿,并不符合逻辑。我要保持好身体,所以我重视食品安全,所以我不吃过期的食物,这很符合逻辑。那如果现在有一瓶牛奶,写着3月26号过期,而现在是3月25号深夜,我为了不浪费,是不是应该趁着零点还没到赶紧喝呢?

过期时间不可能是精确科学。牛奶的性质不会在半夜11:59:59到12点这一秒钟之内发生急剧变化,实在不想浪费的话等到明天早上再喝也没啥大问题。世界是有灰度的。

再比如你决心戒酒。今天是中学毕业30周年聚会,30年没见的老师说要跟你喝一杯,请问你能不喝吗?酒喝多了有害,但是不喝到喝多之间,存在一个灰度。哪怕从纯逻辑来讲,这里面也没有明确的分界线。

尤金伲亚·程举了一个美好的例子,是简·奥斯汀的小说《傲慢与偏见》的一个情节。伊丽莎白问达西先生是什么时候爱上她的,达西先生回答说 ——

“我不知道是在哪一个时刻,哪一个地点,或者是你的哪一个形象、哪一句话让我爱上你了。那是在很长时间之前。在我意识到爱上你之前,我就已经爱上你了。”

你看爱上一个人也不是非黑即白的,从完全没爱到确定爱上,它是连续过渡的一个过程。这种灰色地带特别不好决策。

比如你为了减肥,决心要少吃饼干,但是你真的喜欢吃饼干。你想,只吃一小口饼干,难道还能影响减肥大业吗?肯定不会。那再吃一口呢?应该也没事。符合逻辑的结论是不管今天你已经吃了多少饼干,再多吃一小口也不会有本质的区别。那你到底应该吃几口呢?

再比如前一段特别热门的 MeToo 话题。到底什么行为构成性骚扰?握手肯定没事,那碰一下肩膀算不算呢?

要划线,逻辑上不支持绝对的划线。不划线,就有了得寸进尺的机会。吃一小口饼干没事,再吃一小口也没事,吃着吃着你就胖了。如果握个手没事,碰一下肩膀也没事,最后你可能就被性骚扰了。那这条线到底应该怎么划呢?

3.黑白决策

所谓黑白决策,就是哪怕不符合逻辑,也要划线。考大学有一个录取分数线,679分就能上清华,678分就不能。这两个同学只差一分,这一分之差完全可以用偶然来解释,也许678分那个同学平时的水平更高。这不符合逻辑,但是没办法,大学只能录取这么多人,就只能有这么一条线。

而像吃饼干、喝酒、性骚扰这些事情,并没有什么严格的外界要求,都是自己对自己的约束,这怎么办呢?这个关键思想叫做“缓冲区(buffer zone)”。你划线要预留一个缓冲区,如下图所示 ——

逻辑思维5:灰度认知和黑白决策

左边是白,右边是黑,中间是灰。你的线要划在非常靠左的位置,以至于过线之后的很大一块灰色区域仍然是比较白的 —— 那块区域就是缓冲区。过了缓冲区,灰色才变得比较黑。

把线划在这里,有了缓冲区,你就有足够的安全感。这是因为哪怕稍微越线一点,你仍然是安全的。你的坚持、你的原则、你的纪律,应该在缓冲区之外。

比如吃饼干,如果每天吃三块太多了,吃两块行不行在两可之间,那你就应该规定自己每天吃一块。一块饼干是绝对安全的,偶尔越线其实问题不大,但这条线的存在会让你在越线的时候感到很内疚。

再比如职场性骚扰,我们可以这么划线:除了女方主动的握手之外,男女之间应该没有任何身体接触。这条线有点严厉,但是非常安全:稍微的越线行为不会给女性带来巨大伤害,但是能给男性带来很大的警醒。

其实商家在设定食品过期时间的时候,就已经留了一定的缓冲区。宁可过分安全,也不能有一点危险。事实上考虑到这一点,我们不应该过分在意过期时间。

这就是黑白决策。黑白决策保证了原则性。接下来我们要说的就比较高级了,我们说说“灵活性”。

4.原则性和灵活性

如果一个人完全没有灵活性,划了线就寸土不让,那似乎也不能叫灰度认知黑白决策,因为这跟黑白认知黑白决策没区别。

孔子有句话叫“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我理解意思是如果做不到中庸的话,那狂、狷这两种人才也还行 —— 而这个“狷”,这个“有所不为”,就是原则性特别强的人。但是,我们从孔子这段话也能看出来,原则性特别强并不是最高级的人才 —— 中行,也就是中庸,才是最高级人才。

很多人把“中庸”理解成坚持原则,那其实是把中庸和“狷”给混淆了。以我之见,中庸的意思就是像邓小平那样“既有原则性,又有高度的灵活性”。简单地说,中庸,就是有灰度认知,就是在原则的基础上,可以讨价还价。

比如我认为应该增加社会福利,你认为应该避免滥发福利。表面上看咱俩针锋相对,但是咱俩坐下来一谈,我发现虽然你反对滥发福利,但其实你也赞同提供一部分福利:最起码来说,如果一位士兵在战场上受伤、残疾了,国家不能不管吧?

这么说来,咱俩的分歧就不是本质的问题,而是怎么把握一个“度”的问题。这个度,就是你和我之间灰色区域中的某一条线。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有了讨价还价的可能性,就不至于势同水火。

明朝的基本国策是绝对不跟外族侵略者妥协,什么和亲什么割地绝对没有。成祖朱棣把首都放在北京直面北方威胁,天子守国门,就是要明确不妥协这条线 —— 但是,请注意,当初的人划这条线,未尝没有设定缓冲区的意思:就算北京遭到重大威胁,至少南方大好江山还在。这是一条灰度认知之下的黑白决策。可是到了朱由检这一代只剩下黑白决策,灰度认知已经没有了。和谈不能提,撤退不能议,一点灵活性都没有,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挖坑吗?

有原则,但为了更高的原则可以跟你讨价还价,那仍然是有原则。首都放北京,这就是有原则。那这跟没原则的区别在哪呢?有本质区别,但是的确不好把握,这里面没有统一的算法只能自己斟酌 —— 要不怎么说中庸那么难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