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在人际关系中进退有度、令人如沐春风?

 冲霄3e8ixadnpn 2019-10-26

今天看到一个帖子,谈到人际关系有三个阶段:第一,大大咧咧,别人看着不得体,第二,束手束脚,别人看着别扭,第三,进退有度,自己舒服,别人也舒服。说得很有趣味。

进退有度是理想状态。这个当然我做不到,但我有一个好理论,不妨写下来,供实践能力强的朋友们参考。

进退有度,即该进的时候进,该退的时候退。这牵涉人己关系、任务环境两个侧面。既需要知人、知己,也需要辨认任务环境。知人知己,在于知道性格与处事方式。任务环境则有生活与工作之分。

1 两种性格、两种行为模式

性格这个词众说纷纭,我接受的分类出自演化心理学和自闭症研究文献。由此,人的性格是天生的,有且只有两种,推理型、共情型。看起来像日常说的理性、感性。但我们会赋予它们可操作的定义。基于两种天生性格发展出的外部可观察的行为模式只有两种:

一,把人、事、物都当作对象、当作实现目的的环节,必要时牺牲人的短期和局部利益,通常给人目标坚定、有时鲁莽武断的印象。

二,把人、事、物都当作共情行为者,处处设身处地,务求情绪同步,以此牵引自己的行为,通常给人体贴温馨、有时优柔寡断的感受。

这些性格驱动的行为模式与家庭养育环境有关系。

通常,父母对孩子,有照顾孩子情绪、启动共情的时候,也有管束孩子行为、达到父母选定目标的时候。孩子可以因人因事选边靠拢,应对自如。例如,孩子一时不喜欢在妈妈监督下动脑筋做作业,就去看爸爸回来没有,寻求情绪安慰;或者,事情做得太慢,爸爸责骂了几句,就丢下玩具,去找妈妈,要抱一抱。孩子在大人长辈之间左右逢源寻找帮手,这是不学就会的。

但是,也有些家庭,父母性格一样,例如同样理性,孩子不开心,家长也都是给小朋友分析为什么,不准闹情绪,或者同样感性,孩子不吃饭,两个都去哄,不引入一些生活小习惯和家庭小规则。这样,孩子长大以后遇到问题时,就只有一套应对方式,缺少另外一套处事模式。

下面引入家庭环境,给处事策略详细分类。

2 互补或单一环境,养成四种处事策略

2.1 性格互补、混合策略

父母性格互补,孩子会继承混合性格,呈现出对人、对事的不同策略,也就是日常讲的善于待人接物。待人,这里的人主要是指亲朋好友,需用感性;接物,其实也多指对待社会人陌生人给的事情、任务,需用理性。于是形成常态搭配。

A 常态混合

亲朋好友:感性

社会人事:理性

也有孩子长大以后搭配错的。待人,对身边亲友,理性管理,把熟人当作实现个人目标的工具,接物,对踏入社会所遇之人事,反而臭味相投、厮混无间。于是形成异态搭配。

B 异态混合

亲朋好友:理性

社会人事:感性

2.2 性格一样、单一策略

父母性格一样,孩子会继承单一处事方式。

父母皆理性,都有坚定目标,都处事果断,这种家庭里,事事有规矩、人人有安排,孩子从小习惯的也是目标导向的生活方式,学习成绩好,作息习惯好,但到了社会上以后,有些畏手畏脚。万事追求精确进程,是这些高分孩子的习惯。这种习惯在稳定可控的任务环境中很有价值,但在互动反馈的人际关系中,有时令人感到索然无味。

这些单一理性驱动的孩子,像小大人,遇事,只会分析理由,独自闷想,却把感受都埋在心里,以为一切感受都不值得倾吐,说出来会被人笑自己软弱。

C 单一理性

亲朋好友社会人事:对完成目标有用吗?

自己:内心感受没用,严格自律才能达到目标

父母皆感性,情绪共振很多,则孩子从小生活于照顾各方情绪的家庭环境中,自己也欣然被照顾。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学习好,难度有点高。学习,毕竟需要一些纪律。父母太照顾孩子情绪,孩子可能也会操纵父母的感受,令之不忍心监督自己,嘴巴太甜,但是学习散漫。

这些单一情绪主导的孩子,遇到人和事,较少考虑前因后果、成本收益,只看谁让自己高兴,有的特别喜欢听人说好话,被人一阵花言巧语,就胡乱托付出去。

D 单一情绪

亲朋好友社会人事:对我好吗?哄我开心吗?

自己:个人感受大过天,自己要对自己好

3. 原生家庭无法预知未来

孩子年幼时,无法自行理解和执行一些重要的外部目标。父母针对孩子的不同性格,需要采用不同的启动方式,达到这些目标。对理性控制的性格,可以将外部目标转化为小孩可以控制的细分环节,培养自我驱动的习惯。对情绪表达的性格,可以将外部目标转化为孩子与人同行的活动氛围,借助群体的力量来牵引孩子的注意力。这是理论上的方案,是深明天性与养成之理的做法。实际上当然不容易做到。能做一些,就是一些。能做到怎样,就做到怎样。不必焦虑。不要寻求去精确控制孩子教育过程的每个步骤、每个因素。

原生家庭对孩子就是正常培育,通常也没有什么伤害,主要是沿着孩子天生性格的方向,加上大人们行为处事习惯的影响。孩子带着这些性格和处事方式进入社会,好比带着一套装备进入社会真实游戏的赛场。如果社会开放、有活力、生机勃勃,装备的效果就可能会被放大。有用,会被放大;不足,也会被放大,可能会对当事人造成一定负面效果。

待人处事出了问题,是不是因为父母当初的教育培养不足呢?不是。真实的原因是,社会环境的复杂性,超越了孩子小时候父母所认知的。父母不太可能提前一二十年预知,以后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性格与习惯组合,一开始就调配好。这对父母的要求过高、过于苛刻。多数人也都理解,不会将孩子踏入社会的一些行为失误,归责到家庭教育上。

只有少数智商超出平均、小部聪明大部拎不清的蠢人,会对父母提出这样的要求。这些人有时候声音很大,引起一股焦虑,造成一些声势。但蠢气扑鼻,是确定的。蠢在哪里?在不能认知这一点:进入的社会环境越是复杂,人的性格处事上的不足才会被放大,否则都是小事一桩。这跟企业规模越大,小的不足也足以造成重要后果一样。责任不在企业的最初基因,问题只在规模本身放大了缺陷。

这类苛求的背后有一个假设:大人可以精确的预测和判断一二十年后的社会环境,并找出相应的处事方案,并且还知道,如何将孩子从一种天生的性格诱导到认定的处事方案上去。这种假设,如果在社会领域,就是全局计划,造成社会乌托邦;如果在家庭教育领域,就是全盘设计,指向教育乌托邦。

4 不同任务环境、不同策略组合

ABCD四种不同的处事方式,在不同的任务环境中,会有不同的表现。按照属性,任务环境可以分为几类:短期情感、长期情感、工作沟通、工作项目。

短期情感,例如家庭聚会、同学聚会、公司团建;长期情感,例如亲密关系、理想导向的团队关系;工作沟通,例如公司里见面打招呼、跟公司其他部门同事的接触;工作项目,例如一年的目标、三年的规划、十年的理想。

在不同的任务场景下,我们遇到不同性格的人,宜采用不同的打开方式。4种任务环境,每种又可以细分3种或更多场景,在每个场景里,你都可能遇到ABCD四种不同策略的人,由此形成的组合数字就不小了:4 * 3 * 4 = 48。一一展开会太啰嗦了,聊举一例。

例如,家庭聚会,遇到单一理性驱动的表亲,你会如何反应?以情动人,他内心无波澜,接收不了这个频段。他可能突然问你,一年赚多少钱。恼火!你如果赚得比他多,告诉了他,他觉得自己地位受到打压,暗暗不爽,你破坏了家庭聚会的和谐气氛;如果少,你真的告诉了他,他会来教育你,你这样做、那样做,像架机器一样去赚钱,才能赶上他,你自己不再感到这次聚会很开心。

他真的来问你了:你去年赚了多少钱?眉毛扬起,像骄傲宣言。你明白,他的单一理性视角里,地位、收入高低,是价值、是意义。而如果他已经预判或直感,你赚得比他多,一定不会冒险来问你。于是,你答:不多。然后马上笑着反问:你是不是赚了很多?要放开让他开始表演。他需要这场表演。

他便一下子从无人理睬的冷清境地、毫无征兆的切换成众人焦点的滔滔不绝状态,他大声说:去年赚了一大笔!于是开始讲他的赚钱流程。你微笑以对,内心不必暗自比较,你们俩到底谁赚得多些、多了多少、少了多少。听亲友讲个人大杀四方的故事,不正是聚会的意义么!你认为,快乐在于聚会本身,而不是来自赚钱差值的比较。你赚得比他多,你依然这样认为,你真的这样认为。

大家猜猜,这个例子中的你,是什么处事策略?ABCD中的哪一个?

不同的任务环境,需要不同的待人待己方式。有的任务,自己的性格处事已经做好准备,可以应对自如。有的任务,则是自己天生和养成习惯力所不逮、或者缺少感应的。此时,要么转去别的任务,主动放弃,有舍有得,要么找人协作,补上缺位,携手前进。

知所进退、互补协作,这是大家最终都会喜欢的。一开始讨厌,看你真的慢慢做到了,也会喜欢起来。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人心,不只是天生性格、待人接物方式,还是指,是否承认在特定任务环境场景中自己的性格有所不足、处事待人有所缺憾,然后收缩自己手脚,寻求他人支持、信任他人去接管一些生活和工作进程,托付他人去营造一些生活和工作气氛。人之美,非大全而独美,而在协同与众之大美。如能做到这样,自己舒服愉快,别人也愿意接近同行。

好啦,这都是理论上的。想想,就觉得挺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