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题姿势不对,刷题也无用!! ...

 老三的休闲书屋 2019-10-27
做题姿势不对,刷题也无用!!
同样的老师上课、上同样的课程、做同样的题,为什么成绩大相径庭、成绩大不一样?
因为不同的学生思考的深度不一样:差生不思考,中等生浅思考,优生深思考。
我们用禅宗的三个境界来类比解题的不同层次:
一、具体经验阶段: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此时只是远观山水之形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虽看见山水,并未识其真正面目。这阶段学生做题时不明白所涉知识的实质,就题而论题,机械模仿,思路单一。
二、解构分析阶段:山不是山,水不是水。此时深入山水之间,见到山的脉络走势,水的源头流向,树木花草,飞鸟游鱼,尽览心中。山本不是山,只是土石草木的组合而已。水本不是水,只是地势高低不同积流而成。
这阶段学生能够分析问题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对问题的结构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解题方法进行抽象和提炼,发现解题的规则、原理和程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熟练解决同类问题。
三、融合贯通阶段:山仍是山,水仍是水。此时跳出山水,高处观山水,则山水在天地之间的位置,整体的分布特点,形成的历史,发展的趋势,都了然于胸。
本阶段学生能把解决问题的知识、方法、思想、策略融入到认知体系之中,与其他知识进行联结、融合,形成通畅的、严密的、整体的认知结构。换句话说,学生的认知体系在不断地生长,思维能力不断得到完善。
所以,学生之间的差距往往不是智商的差距,而是处理信息的方式不同。一种方式是成长型的,不断积累进化,如同树木,每一年都留下清晰的年轮,根越扎越深,高度一直在增加。另一种方式是停滞型的,一直原地转圈,如同一岁一枯荣的小草,虽年年生长,但根系永远那么浅,高度永远没有增加。显然时间越长,小草与大树的差距越大!@微头条 @头条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