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生抗衰老,中医药正时兴

 医学abeycd 2019-10-27

养生抗衰老,中医药正时兴

       中国有中医,也有西医,二者都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将中、西医用好了,而不是反唇相讥,对人类健康的益处真是大大的好!

       眼下,随着人口的快速老龄化,最大的健康问题是老龄化相关性的。癌症、心脑血疾病、糖尿病、肥胖等疾病,从本质上讲,都是营养性疾病或衰老性疾病,通常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将其治愈,常言道:终生治疗。其实,全都是养生抗衰老的问题,即通过合适方法,避免或延缓这些现代疾病的发生、发展,改善生活、生命的质量。

1.      什么是养生抗衰老?

      讲到养生抗衰老,人们自然想到中医药,因为中医药处处体现了药食同源,防病在先,维护人体生命活动平衡、协调的理念。而西医一般是讲营养,例如对于肥胖,通常认为是营养过剩。

    《黄帝内经》是中医药的基石,也是中医药之源。而《黄帝内经》是一本什么书呢?调查显示,除了部分人“不知道”,其他答案为:是中医药学的古书,或者是治病的书。这些答案都不正确。《黄帝内经》是一本教人“怎样不生病”的书,尽管也涉及了治疗内容。故《黄帝内经》是一教人预防疾病的书,这正是养生抗衰老的核心内容。

      所谓的养生抗衰老,通常是通过顺应自然、适应阴阳变化、食饮有节、起居有序、不妄作劳、纠正不良习惯、改善功能,预防或减缓疾病的发生或发展,从而增进健康,延年益寿。中医药在养生抗衰老方面的作用机理是祛邪、补虚,调畅气机。

    《尚书》日“一曰寿,百二十岁也”,即活到120岁,才是达到了该活到的年龄。从现实际情况看,现代人通过养生抗衰老达到百岁以上不是难事。在伯克希尔公司股东大会上,95岁的查理·芒格与89岁的巴菲特回答公众问题长达7个小时,二人头脑灵敏,提示人类的健康长寿,大有可为。



_


_


2. 养生抗衰老的核心:护先天,补后天

  中医早有定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

       护先天:一是不做伤肾之事,保持大小便通畅;二是补虚祛邪,根据中医脏腑、八纲辨证,合理使用中药纠偏、调平衡。因为现在自然环境恶劣:例如,夏日气温越来越高及高温时间越来越长、食物污染严重、工作压力和精神负荷过高,都损坏人体的精、气、神,使肾气受损严重。在无外邪的前提下,适当使用熟地、白芍、丹参、枸杞、续断、黄精等等,有益处。

      补后天:主要避免伤害,提高脾胃功能,协调脾胃的摄纳、运化、转化功能,以此补充已亏损的人体精气。去中焦寒湿之气很重要。虽然目前气温越来越高,但是人们夏日贪食寒凉之物,常常24小时呆在空调下,故夏天严重损伤阳气者亦多。补后天也需要辨证论治。一般来说,补后天之本可以使用白术、茯苓、炙甘草、黄芪、山药,乃至人参等。

      人从出生之后,脾胃功能健全是人体免疫功能良好的重要保证,事关终生的健康。最好的健脾胃是避免伤害脾胃的事情。在今日药物广泛滥用的大环境之中,药物损伤脾胃很常见,抗生素、抗肿瘤药物都是严重的有害因素。损伤脾胃功能的因素通常是多方面的,例如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等致腹泻、腹痛,会破坏人体的微生态的功能,尤其是肠道微生物群。这些属于脾胃功能的范围。

       脾胃功能损害一旦发生了,最好的修复途径是中医药,时间虽比较漫长,但意义重大。在损害因素多又严重的情况下,经常请正规中医诊治,服用一些中药健全脾胃,修复损害或预防损害对养生抗衰老很有益处。

                   (若需要调补应使用地道的中药,下图为上好的人参)

3. 防病在先是《黄帝内经》的精华所在

      前面讲了,《黄帝内经》是一本教人怎样不生病的书,是一种崇高的领先理念。历届中医大师都高度评价《黄帝内经》。该书成书时间,大约在公元前99年至公元前26年,依据是《黄帝内经》首见于《汉书·艺文志》;而公元前99年《史记》无记载,司马迁做事无比严谨,如果该书已存在,当然会收载。

      很多人疑问:这样早的一本书,有价值吗?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回答是价值很高,该书应该是一群大师一生的杰作,很多超高的智慧,都是用很隐蔽的文字来高度概括的,学者的水平越高就越能发现其价值。

      目前全球对肠道细菌的研究如火如荼,轰轰烈烈,发现了很多生命奥妙,认为:人的大脑思维与肠道细菌的功能密切相关,肠道细菌与抑郁症等的发生都有密切关系;人的生命不是人体自己的,是与人体微生物的共同体。人体的细胞数不过人体内微生物细胞数的10%。

        当然肠道细菌功能,也是脾胃功能的一部分。

       令人惊奇的是,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对此已有定论,曰:“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即:头痛,眼耳鼻口等的闭塞不通都源于胃肠道。这也是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脑-肠轴”的原理:头部的疾病来源于胃肠道细菌的异常,肠道细菌与大脑的疾病有密切关系。以抑郁症为例,以往认为是脑子的问题,其实病因是肠道微生态的破坏。肠道细菌能合成5-羟色胺,运输到大脑发挥重要作用。5-羟色胺可参与控制情绪、焦虑,调节睡眠、体温、食欲、性行为、运动、心血对管功能、痛觉等。

_




_

_

4.   中药膏方之长短

      对于慢性病或者虚弱者,经过四诊与八纲辨证论治后,开方用药是正确做法。若要疗效最佳,是经过专业人员指导,自己煎药,像修炼练功一样服用。但是现代人很忙碌,煎药时药味弥漫四周,又感觉影响形象,故有了专业机构代做,将其制成“膏剂”,这样的产品药效会差一些,但因为有辅助剂的使用,口味会好很多,最重要的是给使用者带来方便。

      不过,社会上流行的膏方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由于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四诊与八纲辨证论治,因于过分强调投人所好“偏补”,其问题的后果往往是“补偏”,不是虚则补之,因而很多人吃了膏方后难过、不舒服。现在市场上的膏方,偏补者为多,要小心。纠正的方法简单:请医德高尚的医生开处方。

     “天人合一”是中医理论的基本观点,内含很深的科学道理。好的中医始终坚持药补与食补并用,“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不同种类的食物因为其遗传基因与生长条件的不同,在体内合成贮存的各种营养成份的种类及含量也不一样,故饮食宜尽可能多样化。总之,通过养生抗衰老可以达到“防病在先”的目的。

      养生抗衰老,犹如保养弹簧防锈,可以延长寿命无疑,等到锈了,弹性就没有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