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种新型SnZn系中温高强无铅焊膏制备及性能分析

 GXF360 2019-10-27

0 前言

铅作为重金属元素对环境和人类具有很大的危害,电子封装领域焊料的无铅化势在必行[1]。目前,国内外对无铅焊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Sn-Ag-Cu,Sn-Bi和Sn-Zn系等[2-3]。据此开发出的商用焊膏主要以 SAC305(Sn-3.0Ag-0.5Cu) 为代表的高温无铅焊料和SnBi(Sn-58Bi)为代表的低温无铅焊料。SAC305具有较高比例的银含量,成本较高,同时其熔点较高(为217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应用,此外,其形成焊点时,组织易形成粗大的板状 Ag3Sn组织,在力学冲击载荷下容易失效[4-7]。SnBi系焊膏虽然熔点较低,但其焊点脆性较强,容易出现电迁移,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形成富Bi层裂纹,造成焊点失效[8-9],影响接头可靠性。

SnZn系焊膏与市场上常见的SAC305无铅焊膏相比具有成本低、力学性能好、熔化温度低的优点,可以降低生产过程工艺温度,节能减耗,降低成本[10-11];相较于SnBi无铅焊膏,其可靠性更强,不易发生疲劳失效[12]。但在SnZn系焊膏的以往研究及应用过程中,发现其存在润湿性差和抗氧化性差的问题,同时在焊膏制作及焊膏的生产应用方面也存在各种困难[13]

针对SnZn焊膏存在的上述问题,文中采用自制的SnZn系合金制粉,与配以自制的助焊剂进行机械混合,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的SnZn系中温高强无铅焊膏,其熔点为195 ℃,具备良好的印刷性能和焊接性能。

研究了SnZn焊膏的抗剪强度,并与市面上的SnAgCu系焊膏与SnBi系焊膏做对比,并观察了焊点剖面,分析了其焊点界面组织构成,讨论了不同最高温度的回流曲线对SnZn系焊膏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1 试验方法

1.1 试验材料选择及制备

1.1.1 焊膏制作与选择

2012、2013、2014和2015年11月1~30日温室内的气象数据如图5a~c所示,温室内各年日总辐射、平均温度和平均相对湿度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其中,2012、2013、2014年11月日总辐射均值分别为5.54、6.07和4.29 MJ/m2/d,相比2015年分别增大了132.93%、155.22%和80.23%;日平均温度分别为15、17.41和16.05 ℃,比2015年分别增加了11.06%、29.53%和19.42%;日平均相对湿度分别为84.09%、85.77%和80.92%,相比2015年分别减小了11.17%、9.4%和14.52%。

试验中SnZn焊膏由自制的SnZn系合金制粉,与自制的助焊剂进行机械混合制备得到。其具体过程为:将自制的SnZn合金(Sn-9Zn-2.5Bi-1.5In)采用高能雾化工艺制粉,制成的金属粉末粒径在20~38 μm;将SnZn焊粉与特制的松香助焊剂以85∶15的质量比混合,采用Ross焊膏专用搅拌机在110 Hz下搅拌30 min,使其均匀混合,得到试验用SnZn焊膏(记作SnZn)。制得的焊膏为灰色,质地均匀,粘度为180 Pa·s,触变系数为0.58,印刷效果良好。试验采用的参照焊膏为日本千住生产的SnAgCu系SAC305焊膏(记作SnAgCu)和SnBi 系Sn-58Bi焊膏(记作SnBi)。

1.1.2 试验板制作及焊接元件选择

试验采用的试验板为自行设计的单层印刷电路(PCB)板,焊盘材质为铜,其表面处理工艺为市场上最常见的三种工艺,分别是表面喷锡(简称Sn)、化镍金(简称Au)及有机保焊膜(Organic Solderability Preservatives,简称OSP)。

试验板上用的贴片元件为市场上常见的1210电阻、0805电阻及0805电容,三种元件结构类似,图1为试验板示意图和元件尺寸结构示意图。

图1 试验板示意图及元件尺寸标注

采用丝网印刷的工艺将焊膏涂覆在试验板的焊盘上,然后将元器件贴装到对应的位置,留以备用。

1.2 回流曲线

将贴装有元器件的试验板置于回流焊炉中进行回流焊。试验中使用40温区辐照式小型回流焊炉,各组具体回流曲线设置见表1。其中,SnZn系焊膏的回流工艺曲线为自行调制而成,SnAgCu系焊膏和SnBi系焊膏的回流曲线按照生产商推荐设置。保温时间指温度上升过程中试验板在130~170 ℃间所处的时间,回流时间指试验板温度在相应焊膏熔点以上的时间。

表1 各类焊膏焊接曲线设置

焊膏种类焊料熔点T1/℃最高温度T2/℃保温时间t1/s回流时间t2/sSnZn1952006010SnZn1952056040SnZn1952156070SnZn1952206075SnAgCu2172437765SnBi14518370110

1.3 力学性能测试

将回流焊后得到的试验板进行焊点抗剪强度的测试,依照日本工业标准JIS Z3198《无铅焊料试验方法》进行,使用仪器为Dage4000推拉力剪切力测试仪,进行焊点最大剪切力的测定。试验时,将试验板固定在焊点强度测试仪的试验台上,调整推刀的方向和位置,使之垂直剪切焊点,剪切高度为100 μm,测试过程中仪器会以5 kgf/s的速率升高推力,直至电阻/电容焊点断裂。在整个过程中推刀所产生的最大作用力即为焊点的剪切力。由于整个力学性能测试的过程为破坏性试验,为保证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在测试过程中,对每组的不同规格焊点各取6个进行试验,去除最大值和最小值,取剩余数据的平均值作为焊点的平均抗剪力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焊膏涂覆过程和回流焊过程中的不完全一致性,焊盘面积与实际焊点面积并不完全相等,因此,在后续的数据处理过程中,应该以剪切试验后的断裂面积作为实际剪切面积,见表2。用实际测得的剪切力除以实际的剪切面积,即可得出焊料的抗剪强度。

表2 各元件实际剪切面积 mm2

元件种类实际剪切面积1210电阻3.300805电阻1.650805电容1.65

1.4 焊点剖面分析

将焊点进行横向切割,暴露其剖面,然后使用树脂对切割好的焊点进行冷镶样,依次使用200号,400号,800号,1600号的砂纸打磨其剖面,打磨完毕后用去离子水冲洗3次,再用无水乙醇超声清洗去除表面油脂,于空气中晾干,在真空状态下进行喷金处理,成功制备剖面分析的样品。采用ZEISS GeminiSEM300仪器对焊点剖面进行观察,主要通过二次电子发射对焊点断裂面分层进行高倍观察,结合EDS分析,确认焊点不同部位的元素构成。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2.1 不同焊膏在不同焊盘工艺的抗剪强度

将各组焊膏按照各自的温度曲线完成回流焊焊接(SnZn系焊膏取曲线最高温度215 ℃组作比较样本),测得的抗剪强度数据见表3。

表3 三种焊膏的焊点抗剪强度 MPa

元件种类表面喷锡(Sn)1210电阻0805电阻0805电容化镍金(Au)1210电阻0805电阻0805电容有机保焊膜(OSP)1210电阻0805电阻0805电容SnAgCu43.9032.5337.1045.5030.2137.5747.9332.1739.18SnBi48.4444.5859.2452.5943.2140.4862.0040.7846.95SnZn55.0647.4962.9229.4429.6831.2256.9033.7839.18

2.2 SnZn系焊膏与他系焊膏对比

图2分别为焊盘表面处理工艺为表面喷锡(Sn)、化镍金(Au)、有机保焊膜(OSP)时,SnZn系焊膏、SnAgCu系焊膏、SnBi系焊膏在标准温度曲线下的焊点抗剪强度对比图。

可以看到,三种焊膏在同种焊盘上对三种元件的表现一致,在不同焊盘上的抗剪强度表现有较大差距。SnZn焊膏的抗剪强度在30~63 MPa;SnAgCu焊膏的抗剪强度在32~48 MPa;SnBi焊膏的抗剪强度在40~62 MPa。

窗宽自适应形心修正算法兼容了饱和波形和非饱和波形的处理,在处理非饱和波形时,其发挥传统形心算法的优势获取形心位置,在处理饱和波形时,能够根据回波波形的饱和程度进行窗宽自调整以及中位数修正,提高算法精度.

选择建筑材料时,首要考虑因素是经济因素,而后便是美学特性及艺术性。而在实际情况下,人们在接触某一建筑时,第一印象往往是由建筑带来的视觉感受决定的。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在建筑装饰设计中对装饰材料实用性的运用已达到较高水平,对建筑装饰设计和建筑材料的审美方面体现的需求正在不断提升。人们对建筑美学特性的鉴赏力提升,推动了建筑设计中越来越多地提升美感,推动建筑材料美学得以充分发挥,使装饰材料的选择呈现多样化趋势,通过用装饰材料对建筑进行装饰,不仅增加建筑新意,更能美化人们的生活。

图2 不同焊盘表面的焊点抗剪强度

对于表面喷锡(Sn)焊盘,SnZn系焊膏的焊点抗剪强度最高,SnBi系比SnZn系稍差,SnAgCu系焊膏的焊点抗剪强度最低。以1210电阻元件为例,SnZn系焊膏的焊点的抗剪强度较SnBi系高14%,较SnAgCu系高25%。

随着振兴苏北战略的实施,苏北地区园林绿化发展迅速,绿化指标在同类城市中处于领先位置,如近年来,徐州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大力推进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构建了功能完善、分布均衡、便民利民、管护精细的城市公园体系,继2005年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后,2016年1月又获得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称号.宿迁近几年重点建设“一山一河三路三园”,打造了一批园林亮点工程,形成以“大湖林海”为核心、外环路绿化为环、古黄河水系绿化为带、高速出入口为点、特殊区域为片的环城生态绿化格局.

对于化镍金(Au)焊盘,三种焊膏的表现与表面喷锡焊盘差别较大,其抗剪强度排序为SnBi系焊膏>SnAgCu系焊膏>SnZn系焊膏。纵向对比,SnAgCu系焊膏在Sn表面焊盘与Au表面焊盘的抗剪强度基本无变化;SnBi系焊膏的抗剪强度在Au表面焊盘上相较Sn表面焊盘略有较低;SnZn系焊膏有明显的抗剪强度降低。

对于OSP焊盘,三种焊膏的剪切力表现与表面喷锡时类似,其抗剪强度排序为SnBi系焊膏>SnZn系焊膏>SnAgCu系焊膏。纵向对比,SnAgCu系焊膏在三种表面焊盘上的抗剪强度基本一致,其排序为OSP 略大于Au,Au略大于Sn;对于SnBi系焊膏,其排序为OSP 远大于Au,Au略大于Sn;对于SnZn系焊膏,其排序为OSP 约等于Sn,Sn远大于Au。

1.发现腹泻仔猪,及时隔离到清洁、干燥、温暖的猪舍中,加强护理,及时清除粪便和污染物,防止病原的传播,对症治疗,并对同窝仔猪进行药物预防。

同种焊料在不同元件上的抗剪强度有较大的波动,这可能是由于在测试剪切力的过程中,推刀在推动元件的同时,会切下面积不完全相同的一部分焊料,这一部分焊料的面积主要由焊料的爬锡过程决定。在元件焊接过程中,焊料的爬锡会受加热速度、助焊剂成分、焊盘表面、元件表面等各种因素影响。0805元件爬锡较好,额外切除焊料少,导致其抗剪强度相较其他元件偏低。

[71]Louis J. Walinsky,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Burma,1951—1960, New York: The Twentieth Century Fund, 1962, p.371.

总体而言,三种焊膏对不同元件的强度优劣关系稳定。SnZn系焊膏在表面喷锡焊盘上具有最佳的焊点抗剪强度62.9 MPa,优于SnAgCu系焊膏和SnBi系焊膏;在化镍金焊盘上劣于其他两种焊膏,在OSP焊盘上介于两者之间。

近期,国际大石油公司上游业务发展呈现地域分布和业务领域“双集中”的特点。在地域分布上,重点投向美国、中南美洲、中东和北海等热点地区;在业务领域上,重点投向深海、非常规和天然气等项目,专注强化优势领域的竞争力,引领行业先进水平,实现在任何油价下都能盈利的目标。

2.3 SnZn系焊膏焊点界面及性能优化

2.3.1 SnZn系焊膏焊点剖面分析

图3a为SnZn系焊膏在表面喷锡焊盘上,最高温度为215 ℃,0805电阻焊点横截面电镜观察图,图3b为其对应的EDS分析图。可以发现,焊点焊接质量良好,未观察到明显的缺陷。在Cu焊盘有明显的Zn元素富集,这是因为Zn元素容易与Cu元素结合,生成金属间化合物Cu5Zn8[14]。研究表明,时效过程中,金属间化合物Cu5Zn8生长速率较慢,有利于焊点的长期可靠性[15]

车队早期预警系统主要面向车队运营商,对车队车辆运行情况进行监测,预判车载系统或零部件将会出现故障的时间节点,提前发出预警,节省维修成本,缩短计划外宕机时间,避免因车辆故障影响交付,提高客户满意度。

图4为图3中标记路径的线扫结果图。其中各元素来源如下:Sn,Zn为焊料元素,Cu为焊盘元素,C,O元素为元件内部及PCB板的有机层,Al,Ni元素为元件表面处理工艺,Tc元素为仪器误差,含量极低,Au元素为喷金处理造成。从厚度纵向分析,可以发现在Cu焊盘与焊料的过渡阶段,存在两个典型的元素分布模式:在25~55 μm阶段,Cu元素与Zn元素的cps比例大致为3∶1;在55~65 μm阶段,Cu元素与Zn元素的cps比例大致为5∶8。对图中标识的两种分布模式的点进行点扫,结果点1为Cu5Zn8,点2为CuZn5。Tikale等人[16]也报道了类似的研究结果。同时,在元件表面的Ni涂层与焊料的过渡阶段,可以发现在Ni涂层表面存在Zn元素的富集。

3.3.3 学生对专业学习兴趣的提升 由课后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PBL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在水文学教学改革开始前,S1班学生对地理学专业有了深入的认识,很多学生不再认为学习这种理论没有用,而是觉得地理学能够解决现实的问题,开始转变对专业的排斥心理,超过70%的学生决定报考地理专业研究生.

图3 SnZn系焊膏焊点剖面分析及EDS扫描

图4 SnZn系焊膏焊点剖面EDS线扫描元素计数图

2.3.2 最高温度对SnZn系焊膏焊点力学性能的影响

图5为SnZn系焊膏在表面喷锡焊盘上,在不同温度曲线下不同元件的焊点抗剪强度对比图。其曲线设置见表1。

可以发现,在最高温度从200~220 ℃的变化过程中,焊点的抗剪强度总体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行为。特别的,当温度曲线的最高温度为215 ℃时可以获得最佳的焊点抗剪强度,为62.9 MPa。抗剪强度的行为可能与回流时间有关,这是由于回流时间与最高温度相关,最高温度越高,回流时间越长,最高温度越低,回流时间越短。当最高温度为200 ℃与205 ℃时,焊点的回流时间较短,焊点的熔化不完全,不能形成均匀焊点组织,因此焊点的抗剪力较低。随着最高温度的升高,焊膏在完全熔融后,过长的回流时间使助焊剂挥发完全,焊点被空气氧化,造成组织的劣化,焊点抗剪力喷锡焊盘上的抗剪强度反而会下降。因此,在对SnZn焊膏进行实际应用时,需要控制其最高温度,以保证获取焊接质量较好的焊点,以提高焊接接头的可靠性。

图5 不同最高温度工艺曲线下SnZn焊点在表面

3 结论

(1)SnZn系焊膏在适当的温度曲线可以与Cu焊盘形成牢固的结合,其焊点抗剪力总体与日本千住生产的SnAgCu系SAC305焊膏和SnBi系Sn-58Bi焊膏相当,满足市场对其性能的要求。

(2)SnZn系焊膏与表面喷锡(Sn)的焊盘具有最佳的焊点抗剪力,其力学性能优于SAC305焊膏和Sn-58Bi焊膏。

(3)SnZn系焊膏在回流曲线最高温度为215 ℃时达到最佳抗剪强度,为62.9 MPa。最高温度升高或降低都会恶化焊点力学性能。

(4)SnZn系焊膏在与Cu焊盘的结合界面会生成金属间化合物Cu5Zn8和CuZn5

参考文献

[1] Mccormack M, Jin S. Progress in the design of new lead-free solder alloys[J]. JOM, 1993, 45(7):36-40.

[2] Wang Fengjiang, Huang Ying, Tian Shuang,et al. Effect of cooling and aging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n-9Zn solder[J].China Welding,2017,26(1):37-43.

[3] Wu C M L, Yu D Q, Law C M T, et al. Properties of lead-free solder alloys with rare earth element additions[J].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R, 2004, 44(1):1-44.

[4] 熊明月,张亮,刘志权,等.微量元素对SnAgCu/Cu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影响研究综述[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8,37(11):12-19,25.

[5] 刘平, 顾小龙, 赵新兵, 等. 不同 Ag 元素含量 Sn-Ag-Cu 无铅钎料性能分析[J]. 焊接学报, 2012, 33(6): 55-58.

[6] Yu D Q, Zhao J, Wang L. Improvement on the microstructure stability, mechanical and wetting properties of Sn-Ag-Cu lead-free solder with the addition of rare earth elements[J]. Journal of Alloys & Compounds, 2004, 376(1):170-175.

[7] Jiun H H, Leng E P, Ding M, et al. A study on lead free SnAgCu solder system[C].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Putrajaya Malaysia,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nc. 2006: 450-455.

[8] 姚佳,刘丽红,芮静敏,等.共晶SnBi焊点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电迁移行为[J].焊接技术,2017,46(8):26-29.

[9] 景延峰. SnBi钎料电迁移机理及抑制的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10] 胡玉华,薛松柏,杨晶秋,等.时效对Sn-Zn无铅钎料焊点可靠性的影响[J].焊接学报,2012,33(3):41-44,115.

[11] 赖忠民,张亮,王俭辛.SnZn系无铅钎料性能对比分析[J].焊接学报,2011,32(11):77-80,117.

[12] 张品,郭宏,杨福宝,等.Sn-Zn系无铅焊料合金的可靠性研究进展[J].金属功能材料,2007(2):41-45.

[13] 马俪. Sn8Zn3Bi-xCu无铅钎料的性能研究[D].北京: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硕士学位论文,2015.

[14] 赵快乐, 闫焉服, 刘占磊, 等. Cu含量对Zn20Sn钎料力学性能的影响[J]. 焊接技术, 2011, 40(11):49-51.

[15] 李双,胡小武,徐涛,等.Sn-9Zn/Cu焊点界面反应及其化合物生长行为[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7,36(11):60-67.

[16] Tikale S, Sona M, Prabhu K N. Wettability and bond shear strength of Sn-9Zn lead-free solder alloy reflowed on copper substrate[J]. Materials Science Forum, 2015, 830-831:215-21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