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周老师回到办公室后,发现郝老师已经平静下来了,而且已经沉浸在他那书的世界里。 她看着正埋头看书的郝老师,觉得他也像个难缠的孩子。而想着想着,她突然来了灵感,心想,书能让郝老师从狂躁中安静下来,而且安静得仿佛世界与他无关一样,那自己为什么不用书去对付那一群活蹦乱跳、无事生非的捣蛋虫们呢? 周珊老师所带的这个五年级,在所有老师包括校长眼中,是一个糟糕透顶的班级。全班28人,竟然有一半以上不省心,男生也有,女生也有,简直是一群没有王法的野孩子。除了孟秋是当之无愧的头号人物外,还有二号贾明、三号桂旺…… 在周老师心里,这个黑名单一直排到十八位,她还给写在了工作手册上,每天盘算着怎样管理这群野孩子。 在四年级时,这个班本来是学校另一位四十多岁的男老师带的,但校长发觉如果继续让那个老师继续带下去,继续让他以刚克刚的话,不仅是学生成绩提不上去的问题了,还很有可能出安全事故,所以他果断地走马换将。 让周珊老师接手这个班,校长是权衡再三的。他觉得周珊是女老师,和顺温柔,或许能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再说,他也看出,周珊老师在班级管理上,在他这个小学校里也是最好的了。还有,周老师毕竟是年轻人,肯动脑筋,思维灵活,不是那些老教师,思想固化,思维呆板,还又懒,总是千年不变的老一套,一弄就长吁短叹:“现在这些学生,唉,独生子女多,不好管……”叹着叹着,就开始呱嗒起十年前或者二十年前的学生是如何听话,叫干什么就干什么! 周珊老师在接手这个班时,是一百个不情愿。她等着评高级,急需考试成绩,而这个班成绩实在太差,即使不是全国最差,也肯定是全乡最差的了。这几年,每次考的结果她都是知道的。何况这又是个乱象丛生、大侠辈出的班级,她也怕出事故。但校长自有一套营销手段,送上高帽,许以好处,又加上领导的地位,所以最终,她还是带着一些好的幻想接受了。 可是,周老师接手近一个月来,校长并没有看到满意的变化,相反,这个班的学生似乎是因为升上了五年级,又长了一岁,活动能力和破坏能力显著增强了,比四年级时似乎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校长也知道,这个不能急,就像是治病一样,病去如抽丝,要一点一点来。所以,最近五年级出了几次乱子,打架斗殴、砸碎玻璃、上网什么的,他都没有批评周老师。 周珊老师接手这个班级,虽说不大乐意,但也是经过认真思考的。所以,尽管她能力有限,但态度是端正的,是严肃的,是积极的。 她知道,跟学生来硬的不行,前任班主任的做法她看过,结果怎样呢?就是学生没有管理好,老师倒被气生病了两回,一个劲地哀求校长来年千千万万别让他再带这个班了,说他有高血压,再带这个班,老命恐怕要交待了。老师气成这样,可学生呢?毫无感觉,相反还在背地里骂那个老师,给他起外号。 所以周老师想,我宁愿给学生松一些,也不能惹学生骂,反正成绩拿上去是没有指望了,即使有点进步,也难以进入能得奖的前列,故而安全是头等大事,是重中之重。 于是,她制定了一个宏观的方针:主抓安全,次抓成绩,而核心策略就是校长建议的以柔克刚。 可现在,不知为什么,这一招一点也不奏效。或许是学生不理解,或许是学生理解了但并不领情,反而越发地不像话了。也幸亏她脾气好,耐力强,又想得开,常能化解怒气和忧烦,因此,虽不能说是取得胜利,但也没有搞得一败涂地、两败俱伤,算是平局。 其实,周珊老师还是有进步的,只是这一点并不明显,以至于她自己并未察觉到。比如,她现在想到用书去收服班里的豪强,就是在困局中的智慧迸发。 人,总是在困境中才能成长得更好,这可不是一句空话。 今天的事,还有顾小燕的份。周老师回到办公室坐了一会儿,想起孟秋的同桌顾小燕来,便在下课放学时,把顾小燕留下了。 顾小燕虽然成绩也不好,但却不是很调皮,只是在纪律松弛时管不住自己,把学习置之脑后,而只顾着玩了。 小燕知道是美术课的事,所以怯生生地低着头,等着老师的“狂风暴雨”来袭。但是,她没有想到,周老师“风”也不狂,“雨”也不暴,并不是想象中的可怕,可以说,完全是一派“和风细雨”。 “小燕,今天的事虽然也有你的份,但也并不是什么大错,老师就不批评你了,我希望你以后能帮助老师劝导孟秋,她可能会听你的,即使不,但至少你可以不和她一块做不该做的事,好吗?”周珊老师和颜悦色地注视着小燕说。 小燕似乎是被感动得说不出话来了,只是机械地点头。也或许她是不敢说话,虽然她胆子也不小,但不知为什么,一到周老师面前,一看到周老师的亲切的面孔,她就变得呆板起来,自从进入五年级以来,她好几次单独站到周老师面前时都是这样。 小燕的好几次站到周老师面前,用她自己的话说,全都不是好事,两次是因为作业没有完成(有一次根本就没有写),两次是因为骂人,还有一次是因为连续三天迟到。 可是,每一次周老师都是轻声慢语地和她说话。 最初,小燕想,要不了多久,老师就会失去耐心,“暴风骤雨”距离自己不会太远的。 可是,直到今天,预期中的风暴依然没有到来,让她有些疑惑,当然也让她开始感动。 周老师见小燕不说话,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叮嘱她回家认真完成家庭作业,便让她回家了。 对于小燕的家庭,周老师也了解一些,也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实际上,周老师已经了解了班上每一个学生的家庭基本情况。 看着小燕瘦小纤弱的背景,周老师的心底泛起一阵酸楚,不禁在心中感叹道:真是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