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承恩 中毉師 (笔者霜降节气教学)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的血管通畅水平下降,疾病增多。“病”,包括了所有身心失衡之症; “疾”,属于病中的急症。 梗 “证 ”,是气血瘀阻,尚未达到当下医学划定的梗病 “症” 标准。 大部分中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梗证,例如:脱发,听力与视力下降,反应迟钝,血压高,以及身心的其他不适,等等。“百病在瘀,通则不病。” 气血所到之处,疾病不治自愈。 当下已经不仅仅是中老年人易发梗证,青年人梗证和梗病症发生率逐年提高。主要是饮食起居逆自然规律所致。 综上所述,从梗证入手,预防梗症的发生,符合《黄帝内經》讲的原则:不治已病,治未病。 (道地川花椒大红袍) 为此,时令养生人在遵守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借助食物蕴藏的阳气通畅身心,一举多得。针对因虚湿寒引\的梗证,以日常饮食调料川花椒 “大红袍” 芳香化浊,驱风燥湿,可以改善诸多不适。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尊師,在《本草纲目》中讲:蜀花椒诸多功能,其中椒红(大红袍‘)是也。椒红其味辛而麻,其气温以热,禀南方之阳受西方之阴,故能入肺散寒也。 川椒 ‘’大红袍‘’ 道地产区主要分为:汶川、 金川、平武三地。用道地的大红袍花椒贴,粘于因风湿寒引起的不适处,可以改善循环,利于气血流通。 (用于贴大红袍的卫生白帽) 一、粘于 “头” 部 百脉通于腦。脑髓为髓之海。众多关键穴位决定着人的身心健康乃至七情六欲。将大红袍花椒贴,粘在 “卫生白帽” 外面,与相关不适之处的穴位对应,如后脑的天柱、玉枕,头顶的百汇,前额的印堂,等等。有助于醒目开窍,改善身心诸多不适。 (项部图) (头部玉枕穴图) 二、粘于 “项” 处 脖子统称之为 “颈项” ,左右侧与喉咙一面为 “颈” ,后面为 “项” ,项为阳气上升通道,故在部首 “页” 字左侧加一个 “工” 字,臣工之意,寓意人体12官员通达朝庭之道。如果 “项” 之阻塞,头中缺阳,气血迟滞,面无光彩,久之邪盛,非青即浊,甚则昏沉,太过梗症。 穿高领内衣,花椒贴置于内衣外面脖项处,花椒味道透过内衣温熏项部,助力气血运行。 (天柱穴图) (脊柱相关六位图) 三、粘于 “脊柱” 处 脊柱是人的脊梁。脊髓是难以数计的神经传导细丝组合,统帅身心,无所不包。脊柱受寒湿邪气或者风邪侵害,万病不请自来。项下的 “大椎” 到尾部的 “腰俞” ,粘上大红袍贴,后背温暖,脸色渐白润泽。诸多不适得以改善。 (髋关节部位) 四、腰腿下部 风、湿、寒三邪,一旦侵入下部各处,可形成腿脚不便。 1、髋关节长期受上述三邪困扰,轻则行走疼痛,重则行走萎软倒地,太甚股骨头坏死。将大红袍花椒贴置于内裤外侧,熏香髋关节处,可改善不适。 (膝盖图) 2、膝关节最为辛苦,行走即磨。大腿骨与小腿骨之间的滑膜和半月板,一是起润滑作用;二是可以减震,保护头脑和十一脏腑。如果受 “三邪” 困扰,导致行走不便,甚者需要置换人工膝盖关节。 膝盖滑膜炎,主要是老人因软骨退变与骨质增生导致的机械性生物化学性刺激,继而引发膝关节滑膜水肿、渗出和积液等。 青壮年人受外邪侵害,容易发生:膝关节扭伤、半月板损伤、侧副韧带或交叉韧带损伤,关节内积液或有时积血,表现为急性膝关节外伤性滑膜炎。有时也可因单纯膝关节滑膜损伤所致,如外伤较轻,或长期慢性膝关节劳损,形成慢性膝关节滑膜炎。 在内裤外面膝盖处粘上大红袍贴,可以改善不适。有些老年人在不适消失后身高提升1--3厘米,那是自然修复后的回归。膝盖受邪,筋膜、半月板因气血不足而萎缩,故人老了身高会减少1--3厘米。驱除邪气,血液浇灌,枯木逢春,恢复身长 (少腹“中极”穴) 五、男女腺体 腺体指动物机体和或人体能够产生特殊物质的组织,这种物质主要为激素(旧称荷尔蒙),激素通过血液输送到体内或者外分泌腺。'腺体'的归类方式很多,可以依照组织所在部位、功能(作用)划分,解剖学和生理学上归类不完全相同。 1、前列腺 男性小便不畅等诸多不适之证,可将大红袍花椒贴置于短裤前面外侧少腹“中极穴” 处,有助于芳香化浊,通畅男科。 2、乳腺增生 女性中老年之后,气血渐亏,胸部萎垂。长久贫困,乳腺增生,甚者成瘤。可早晚用调和油揉搓双乳,在文胸外面粘贴大红袍,芳香化浊,驱除诸邪。 3、女阴湿寒 男阳女阴。女性素体虚寒,或者阳气太亏,可能出现私处淋漓不尽、异味等证。可以将大红袍花椒贴置于内裤外面阴埠(小腹底端)和内裤底部,有助于改善不适。 ![]() (川花椒大红袍) 大红袍花椒贴依靠气味的挥发改善不适,使用时间以3日为宜,之后更换。3为“离卦”,离为虚,阳香已尽。 如果不适之证消失,即可停用;再不适再用。时令养生的起点,过程乃至目的,三位一体,皆为平衡。 ![]() 附录: 一、印堂穴 印堂穴,经外穴名,隶属:经外奇穴。出自《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别名:曲眉(唐代《千金翼方》);。 印堂穴是人体三大经络的汇集之地。分别是:起于内眼角的足太阳膀胱经,起于鼻旁的足阳明胃经,从印堂正中穿过的任脉。 膀胱经主宰人体的阳气,胃经主宰血气,任脉则主宰人一身之阴。印堂汇集了人的阳气、血气、阴气所以它的状况好坏与我们的健康有莫大的关联。 ![]() 二、百汇穴 百会的 “百” 字,指多的意思,百会又是三阳五会之所,即足太阳、手足少阳、督脉、足厥阴俱会于此,故名百会。 位于头顶正中线上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主治:中风、昏迷、脱肛、头痛、子宫脱垂等。 三、玉枕穴 玉,金性器物,肺金之气也;枕,头与枕接触之部位,所言穴所在的位置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化为凉湿水气。 本穴物质为络。胳却穴传来的寒湿水气与天柱穴传来的强劲风气,至本穴后汇合而成天部的凉湿水气,其性表现出肺金的秋凉特征,故以此取名。 ![]() 四、天柱穴 天柱穴,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阳膀胱经。《穴名释义》载:人体以头为天,颈项犹擎天之柱,穴在项部方肌起始部,天柱骨之两旁,故名天柱。 天,一指穴内物质为天部阳气,二指穴内气血作用于人的头颈天部;柱,支柱也,支承重物的坚实之物,在此喻意穴内气血饱满坚实也。 该穴名意指膀胱经的气血在此为坚实饱满之状。本穴气血乃汇聚膀胱经背部各俞穴上行的阳气所成,其气强劲,充盈头颈交接之处,颈项受其气乃可承受头部重量,如头之支柱一般,故名“天柱穴”。 五、大椎穴 大椎:大,多也。椎,锤击之器也,指穴内的气血物质为实而非虚也。大椎名意指手足三阳的阳热之气由此汇入本穴并与督脉的阳气上行头颈。本穴物质一为督脉陶道穴传来的充足阳气,二是手足三阳经外散于背部阳面的阳气,穴内的阳气充足满盛如椎般坚实,故名大椎。 ![]() 六、中极穴 任脉气血在此达到了天部中的最高点。 中极穴募集膀胱经水湿,中极穴有益肾兴阳,通经止带,助气化,调胞宫,利湿热作用。 中极穴气血瘀滞,可涉及小腹、泌尿及生殖系统等疾患:如小腹热痛、疝气、遗尿、尿频、尿闭、肾炎、尿路感染、水肿、遗精、阳痿、早泄、月经不调、崩漏、阴痒、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子宫脱垂、产后宫缩痛、胞衣不下等。 中极穴所辖范围畅通,可以改善遗精,阳痿,遗尿,小腹痛,月经不调,带下,崩漏,痛经,胎衣不下,产后恶露不止,外阴瘙痒;以及子宫脱垂,盆腔炎,尿潴留,尿失禁,等等。 ![]() (照片源于网络)
|
|
来自: 大庆84zgryupen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