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瑜伽正位(顺位)的世界里,为什么说你可以不同?

 瑜伽干货 2019-10-27

大多数人对瑜伽的认知是一定要柔韧性很好,才能练得好,我承认我以前也是这么想的。可是后来,当我了解了之后才发现,瑜伽和柔韧性强弱并没有多大的关系,有时候看着一个人的身体很柔韧,体式很漂亮,可是体式究竟做正位没有是一个极大的问题。

例如:一个人身体的柔韧性很好,在做体式的时候却往往越容易忘记去在意体式正位与否。与此相反,一个身体僵硬的人身体有拮抗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习练的过程中往往会更加去注意力的方向和身体的摆放。

因此,在做体式的时候,习练者除了观察这个体式好不好看,有没有做成和老师“一样”的时候,还必须知道身体每一个部分、每一块的肌肉、每一块骨骼应该摆放在哪个位置,应该怎么调整位置,应该怎么使其正位。


我不知道瑜伽经典有没有和顺位(正位)对应的梵文词,就我粗浅的了解,我们大多数人使用的顺位(正位)这个词都是源自英文单词alignment。我翻了一下韦伯斯特大词典,alignment的意思是“the state of being arranged in a line or proper position.” - 被安排成一条线或者被安排至合适位置的状态。如果我们说这就是我们瑜伽练习中体式顺位的定义,那么瑜伽界的大半壁江山应该都会点头认同吧。而且瑜伽界的大半壁江山同时还会认同的是顺位是瑜伽练习的基石。

如果顺位(正位)对于瑜伽练习这么重要,我们做的又几乎是同样的那些体式,为什么同样考题没有标准答案呢?大家为什么不能紧密地团结在一个瑜伽半壁江山的领军大咖周围而认同一个顺位(正位)标准呢? 如果顺位(正位)是可以不同的,那么一个练习者怎么才能在瑜伽垫上找到适合自己的线和合适的位置呢?

要想跑,先学会走。学草书,你得先从楷书开始; 要用一个一个字一笔一划地临摹; 一开始,你怎么写怎么难看,手抖字歪;但你慢慢练习,有一天你不用临摹可以照着字帖写了,经过长时间地练习,你越写越好,说不定你都能练成和书法家。你的字被别人拿去临摹,成了书法的“顺位”标准。

瑜伽和这个上面讲的书法练习的例子没有区别。 你肯定刚开始要学习最基础的东西,手放在这里,脚放在这里,眼睛看哪里... 没有顺位(正位)这些最基本的限定,你的练习就没有参照的法则。 没有这些“顺位”的标准,大多数练习者也不可能在瑜伽之路上精进,因为他们的练习就会超级依赖老师的当面指导和调整而不能自我练习精进。


在瑜伽课上,老师都是根据平均水平做课程指导,而老师必须给出一定的指导 (你有没有上过一个课,老师说怎么感觉好就怎么做吧)。这样的课是合理的,但是这个”顺位“指导,就是线和合适的位置指令不是对每一个人都是最完美的,甚至可以说对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因为没有一个人是“平均水平”。

那么究竟什么是正位?正位就是一个体式理想的样子。每个人身体不一样,每个人不同时间不同状态的正位也应该不一样,所以正位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结果。

不同的瑜伽体系对于身体在空间中位置的安排有不同的着重。 不同的老师根据她们受到的不同传承的影响会对这些顺位原则有不同的解读。一些体系和老师比较严谨另外的体系可能在顺位要求上相对不那么严格。就某种程度而言, 这些体系和老师都是对的,同时也都是错的。

可能会有一些在技术层面上比另外一些更合理点,但是没有一个顺位准则是没有问题的, 这个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根本就不可能找到两个身体是一模一样的, 甚至同一个身体的昨天和今天也是不一样的。


你可以在各种地方的瑜伽馆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师告诉课上的所有人脚要平行站立,但是你环顾一下教室就会看到教室中一半的人从膝盖开始看上去都很不舒服。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有人的脚跟向外偏,有人向内偏,有人膝盖超伸,有人腘绳肌紧,有人松,有人胯向左歪,有人胯向右歪,有人罗圈腿,有人腿有各种不直,总之是每个人都造物主赐予的各种光荣。

如果我是个罗圈腿,我瑜伽的时候双脚要平行站立,我顺了位一切都会OK了对吗?错! 那么我罗圈腿我就按照我的舒服的方式去做,过段时间我就不会那么罗圈了对吗?错!

到底要肿么办!!

顺位(正位)的原则是有用的,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如何在一个空间中操作自己的身体,它给我们动作方向上的指导。 比如在罗圈腿案例中,你需要把脚向腿转圈的方向侧一点点,不要双脚完全平行。

这就是说,顺位(正位)的原则要能够帮助缓解因为基因和习惯造成的关节自然损伤,不是强迫身体必须呈现标准位置,而是慢慢地从缺陷的方向向标准的方向过渡。


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样的身体。永远记住:体式给你带来的感觉,比它看起来的样子重要多了。

都说做瑜伽不要和别人比,或者很费力去做一个更加完美的体式。另外一个声音说,理想的正位就是书中展现的样子、描述的样子、努力的目标、正确的蓝本。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权衡?

你怎么做体式才是最重要的!

正位不仅仅是把体式做得很漂亮。应该是说,正位可以让体式做起来更加安全。通常涉及到骨头的正位,为了身体的稳定和减少关节的受伤。

瑜伽教学和习练中一个最容易被忽视然而又是最有趣的事情是:没有什么是静态的。 但是人们特别容易根据习惯行事,改变又特别的难。

顺位(正位)原则不是教条,有句话说: rules are made to broken 规则就是为了给打破用的。 在瑜伽练习中,我们根据口令提示来摆出身体造型,好有一个体式的基本概念从而能够进入体式并且找到感觉。但是听老师的同时还要听自己的, listen to your body,这也是练习中的最重要的一个层面。


也许你可以模仿一个高难度(或者简单)的体式,但是没有正位就容易受伤。学瑜伽要学会接纳,接纳的一部分就是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就接受帮助。在现代瑜伽中,意味着正确使用辅具,比如艾扬格瑜伽。用辅具,可以做到安全的正位。

我们要有足够的分辨力去明白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正位。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的身体,没有人能感受你身体的感觉。

当我们看到老师做一个体式,要有勇气去尝试,不要被高难度的体式吓到了。我们去模仿、练习时,要感受体式带给我们的感觉,去感受一下是否需要帮助,然后去接纳帮助。

最后我还要讲一下现代瑜伽之父克里希那玛查亚的故事,他教了很多学生;其中就有艾杨格派的艾杨格大师,和阿斯汤加开山人Pattabhi Jois; 当然那个时候都是师徒传承,没有什么教“平均水平”的问题;肯定的是这两个人都是克上师亲授的学生,但是他们两个人最后没有都成为克里希那瑜伽学派大师,而是各开一派传承,而且风格如此迥异。这个故事就说明瑜伽的顺位顺的是独特的个体,每一块料有其独特的用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