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被人欺负,咋办?最正确、最有效的方法是这样

 binghe1800 2019-10-27

一石激起千层浪。近日,全国的家长群一下子炸锅了!起因竟是中国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在做客《开讲啦》节目时被问及“如果孩子被打,您支持他打回去吗?”时,对这个问题所给出的肯定回答。

有人支持教孩子“打回去”,理由是如果父母不教孩子打回去的话,以后孩子还会继续被人欺负,有哪一个父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总是被人欺负的?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父母要教孩子学会隐忍,理由是孩子心智发育不成熟,如果父母教他打回去,以牙还牙、以暴制暴,容易在孩子心里种下暴力的因子,让孩子误以为暴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从而,学会不当的解决问题方式,遗害无穷。还有人持中立的观点,既不支持、也不反对教孩子打回去,理由是孩子的问题要让孩子自己解决。众说纷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执不下、似无定论。

毕竟,每个孩子都是从父母身上掉下的“心头肉”,当自家的宝贝被人欺负时,对于大部分的父母来说,都会很心疼、很着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纠结于“要不要教孩子打回去”。自己的孩子老是被人欺负,有的父母甚至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当初教导孩子“不能打人、不能打架、要跟其他小朋友好好相处”的教育理念出了错误?

的确,孩子被人欺负,很多父母都会在“要不要教孩子打回去”这个问题上纠结,却很少有父母会主动地去思考“为什么自己的孩子总是容易被人欺负”的深层原因。

那么,当孩子被人欺负时,父母究竟要怎么做,才能避免孩子以后不被人欺负呢?

孩子被人欺负时,父母教他“打回去”或“学会隐忍”都不是最恰当的,“孩子的问题要让孩子自己解决”这句话最多也只说对了一半,关键是父母要教会孩子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被人欺负最正确、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父母要抚慰孩子的情绪,并教孩子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方法。

首先,父母要抚慰孩子的情绪。孩子被人欺负,内心肯定会产生恐惧、害怕、伤心、委屈等多种负面情绪,父母见到孩子后,要深情地抱一抱孩子,并用手轻轻抚摸孩子的身体,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就是自己最强的靠山,不管自己遇到什么困难,父母都会跟他站在一起,给予他温暖和力量,帮助孩子释放负面情绪、平复心情。

其次,父母要教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方法。

第一步,父母要鼓励并教会孩子使用语言来为自己维权。当孩子被侵犯时,父母要教孩子在第一时间坚定而明确地用语言和手势震慑对方,对打人者大声喊出:“停!你不能打人!我不允许你打我!”,并配合使用“停”的手势,制止或推开打人者,让打人者意识到自己是不好惹的,避免受到打人者的进一步侵犯。

当然,这种面对打人者大声反击的方法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轻易做到的,需要孩子的自信和勇气,还需要父母从小对孩子进行教育,通过模拟、示范等,跟孩子一起反复练习,孩子才能具备这种反击的能力。否则,孩子肯定是喊不出来的,更不要说具备“打回去”的勇气和能力了。如果孩子连用语言反击的勇气和能力都没有,即使父母教他打回去,也是肯定做不到的。

事实证明,那些经常被父母呵斥、否定和控制,缺少父母肯定、鼓励和赞扬的孩子,他们往往因为自卑而缺乏自信,严重缺乏安全感,这样的孩子最容易成为被欺负的对象,他们被人欺负时,面对打人者是缺乏大声说“不”的勇气的。这就要求父母一方面要从小多尊重、信任,多关心、陪伴,多肯定、鼓励孩子,少控制、打压,少批评、否定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安全感,孩子从父母那里获得的安全感和自信心越足,就越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去面对成长路上的各种挫折。另一方面,从小就要跟孩子一起反复做拒绝侵犯的模拟练习,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用手势表达自己的底线,大胆对侵犯者说“不”,只有孩子平时练习多了、熟练了,才能在侵犯降临的关键时刻派上用场。

第二步,父母要教孩子设法远离打人者。就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父母要教导孩子:当使用语言和手势警告无法奏效时,就要想办法远离打人者,这并不丢脸,是避免遭受进一步侵犯的权宜之计。

第三步,父母要教孩子寻求他人帮助。父母要鼓励孩子,在凭借自己的力量和能力都无法阻止打人者的进一步侵犯时,就要果断地寻求老师、父母或朋友的帮助。比如把自己被欺负的事情和经过告诉老师,请老师出面主持公道,由老师去做打人者本人或其父母的工作。或把自己被欺负的事情和经过告诉父母,请父母去跟老师或打人者父母沟通,去做打人者本人或其父母的工作。或把自己被欺负的事情和经过告诉跟自己关系比较好的同学,请同学帮忙,跟自己一起共同阻止打人者的侵犯行为。

再次,父母要加强孩子的身体锻炼。恃强凌弱、欺软怕硬是打人者的本性,打人者往往喜欢欺负那些身体虚弱、内心懦弱、力量不如他的人,而对那些身体条件比他好的人,往往是有所顾忌、不敢轻易下手的。因此,孩子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是避免遭受他人侵犯的最好资本,这就要求父母要从小多带孩子参加运动和锻炼,增强孩子的体质和力量,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遭受他人的侵犯。

此外,针对打人者的侵犯行为,父母还要教会孩子区别对待。看看侵犯行为是经常的,还是偶然的?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是有针对的,还是没有针对的?然后,视情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如果打人者的侵犯行为是经常的、故意的、有针对的,就应该用上述方法来应对。如果只是偶然的、无意的、没有针对性的,比如开玩笑过了头可失误,父母就要教孩子学会包容。

退一万步说,如果孩子经常被欺负,父母真的心疼得不行,孩子本人又具有凭借自己的力量为自己“讨回公道”,父母实在气不过,要教孩子打回去的话,那也应该跟孩子说清楚:以暴制暴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最好办法,自己经常被人故意欺负,“打回去”的反击行为只是针对这种特殊情况迫不得已而采取的无奈之举,反击行为仅限于让打人者知道自己是不好惹,以后不敢再随便欺负自己就OK了。父母这么做既可避免孩子防卫过当、伤害到打人者,又可以避免冲突进一步升级、局面失控,还可避免使孩子误以为暴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从而,学会不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父母不可能保护孩子一辈子,孩子更不可能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真空中,终究要独自面对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既然如此,父母就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增强孩子的安全感,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的方法,只有从小不断地学习和磨炼,孩子的内心才会越来越强大,自我保护的能力才会不断地增强,当侵犯突然降临时,孩子才能有智慧和能力独自机智应对,将风险降到最低。


叶叔其人

心理学作家

亲子教育专家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厦门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

《海西晨报》“叶叔聊育儿”专栏作家

《养育孩子 父母不能不知道的那些事》一书的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