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铜、硒、铬在人体中的生理作用

 小黑皮还在讲话 2019-10-28
铜在人体中的生理作用
铜对体内生化代谢影响功能正在日益被揭示,其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学作用。人体内铜含量为100~150mg。肝、肾、心、头发和脑组织中的铜含量最高。全血铜浓度为15. 74μmol/L,血清铜为16.53~18.89μmol/L。体内以铜蓝蛋白和铜酶形式存在,铜蓝蛋白能促进运铁蛋白、亚铁血红素和血红蛋白合成。铜维护骨骼、血管和皮肤正常功能,促进骨骼、血管和皮肤胶原生成。缺铜时骨质疏松易碎,大血管易发生动脉瘤和破裂,皮肤胶原含量降低且发生相应病变。细胞色素氧化酶等对保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缺铜可致脑组织萎缩。铜蓝蛋白有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保护细胞免受过氧化物危害,并与胆固醇代谢、心肌氧化代谢、机体防御功能、激素分泌等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有关。WHO提出每天供给量,婴儿为80μg/kg,较大儿童为40μg/kg,成人为30μg/kg。铜广泛分布于食物中,谷类、豆类、硬果,动物肝、肾,贝类等都是含铜丰富食物。成人每天可从食物获得2. 5~5. Omg,即可满足需要,而不致产生缺乏症状。
硒在人体中的生理作用
硒原文意思是“月亮”,在被确认为必需微量元素之前,曾一度被认为是毒性元素。这是因硒的需要量和中毒剂量非常相近的缘故。人体含硒总量为6~21mg,广泛分布于脂肪之外的所有组织,以肝、胰腺、肾、心等组织最高。血硒浓度受当地土壤、水和食物硒含量的影响。硒在小肠吸收,食物硒吸收率为60%~80%。硒参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组成,有抗氧化作用,是人类必需微量元素。硒能够保护心血管和心脏处于正常功能状态。硒和维生素E对心肌纤维、小动脉及微循环结构及功能均有协同保护作用。硒是天然对抗重金属中毒的解毒剂,还可降低致癌物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保护视觉器官功能,刺激免疫球蛋白及抗体产生,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等。成人最低需硒量每天为40μg。食物含硒量受产地土壤硒影响最大,海产品,动物肝、肾和肌肉及整粒谷类,都是硒的良好来源。
铬在人体中的生理作用
铬在元素周期表中是过渡性元素,所形成的配位化合物和螯合物,是其在体内能发生生物效应的形式。体内含铬甚微,约为6mg,人体组织中的铬含量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铬可促进胰岛素功能,有平衡血清胆固醇的作用。铬可促进蛋白质代谢和生长发育,在核酸代谢中也有重要作用,缺铬可导致生长发育停滞。美国营养标准建议每天应摄入50~200μg,国内尚无具体标准。铬的最好来源是整粒谷类、豆类、肉类和奶制品。谷类精制加工后铬含量明显减少,啤酒酵母和动物肝中铬含量丰富,且生物活性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