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接地气三种备课新创意 1.邀请有经验教师指导单元备课 拿初二数学来说,单元授课前,我们会邀请去年教初二数学、本学期正教初三的有经验教师,对今年教初二数学全体教师进行单元教材、作业设计专题引领,因这些教师去年刚教过初二,对教材非常熟悉,对本单元重难点、易混点、易错点、常见考点了如指掌,同时他们对往届学生学习本单元共性问题叙述也有借鉴意义。这样新教师就可以不犯重复性错误,就可以站在同事肩膀上把课备的、上的更好。 2.以考定(教、学、练),问题前置的单元备课 一开学就将最近三年市县(区)期中卷调出来,以年级学科组为单位研讨:涉及到知识点,考到什么程度,怎么呈现,尤其是让教过该年级、用过该试卷老师谈上届学生考试遇到共性问题、典型问题,对本届教师教学建议。试想,这种问题前置,提前预防,同时围绕考什么,就讲什么、学什么、练什么,这样教学评相匹配,教学效果定会大大提升。 3.“三备一背'实用备课 在精读课本基础上实施三备一背系统实用备课。 读教参关注三个大问题:确定单元目标及课时目标;清晰该单元知识上挂下联,即明晰知识体系;积极思考教学建议要点。 写教案三步走:初步拟定教案流程、思路框架;查阅三份优秀教案设计;修订完善自己设计。 阅配套练习册,中招复习提纲,把握拓展知识点及题型。 将备好教案最好背下来,脱稿上课。 二、积分制备课检查 过去教案检查主要看谁写的工整、谁写的页数多、数量够不够,而我们现在从飞检结果、备课过程考核、备课超规定付出劳动量多少,教案改进、教案内容消化与技能训练等五项指标,以权重积分形式对教师备课进行全面系统评价。 1.设立动态随机抽查教案机制简称“飞检'。 把奥运会查处兴奋剂飞检机制引入对教案管理中来!针对教师课前抄教案,课堂上用不上;课后补教案,应付检查的现实,变固定时间检查教案为随即抽查教案。 具体方法如下:当天值日教师、值日领导、学科组长,分别随即抽查两个教师的教案,或问学生或与黑板上板书内容比照,看所授内容与教案是否基本相符(当然允许提倡课堂上动态生成,但预设还得充分),并在教案上签字,并注明该教案与所教的内容是否相符及相应的等级。为了避免领导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如果当天学校领导成员有课,应主动让值日教师检查(注:教师不好意思主动检查领导的教案),否则按无教案论处。 2.对教师备课过程阅读思考釆取痕迹复查及裸考形式进行。 一查课标、教参、教材分析是否勾画、批注;二查课本、练习册、试卷中习题是否提前做过;三查不带任何资料能否说出单元目标或课时目标。 3.备课结果消化与技能训练釆取随机抽查形式考评。 语文英语重点抽查朗读、书写;对政史地生重点考核对内容熟悉程度(脱稿);理化重点考核实验准备与操作,共同考核对目标把握、知识点层级要求理解、主干问题与活动设计等。 4.教案改进提升,实行'1 1'改进与落实加分激励 变月检查为以同学科年级组为单位互相研讨学习教案编写。第一步观察同事教案,填写观同事教案心得;向同事提一个急需改进地方,自己可以借鉴学习该同事的一个优点;推荐优秀教案人选。第二步学校汇总后,以反馈卡形式反馈给相应教师。第三步每个人从同事建议改进栏目中和学习别人长处栏目中各选择一项加以落实,即学习别人一个优点,改进自己一个缺点,简称1十1。第四步下个月检查1十1改进情况,落实到位加分奖励。核心理念:考核是为了改进。 这样优秀教案评选变暗箱操作为阳光操作,同时评选过程就是分享提高改进的过程,就是成长过程。 5.额外付出加分 除了撰写教案外,还编制有学案,制作有课件(微课程)、整理编写了资料(课程资源开发),对这些教师备课付出额外劳动实行加分激励。 6.凡是被选为校级优秀教案(学案)、课件的,学校购买知识产权,给予特殊津贴。 以权重积分形式对教师备课进行全面系统评价,有以下优点:从教案检查走向备课督查,从静态固定检查走向动态随机'飞检',从仅关注结果走向过程与结果兼顾,从仅为了考核走向了兼顾专业成长,从负面评价走向了引导激励正向评价。 需要说明是,这种方法仍然属于制度规范约束考评,随着教师对学校文化认同,逐步变“监督、检查”为“计划、帮助、提醒”。即提早制订好各项计划,提早公布要求,好让教师准备;如果有困难,则要及时给予帮助。行政与教师之间不再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是不同岗位间的相互合作关系。像原来的备课检查就改为备课指导,教务处会同教研组把原来放在检查上的精力都集中到如何帮助教师备好课上。变“违规扣分”为“友好提醒”。“友好提醒”比传统中的批评考核还要有效,教师会在管理者友好的提醒中掌握好分寸。 内容介绍 学校管理既需要宏观上的整体设计和思想指导,也涉及日常教学的点点滴滴。本书分六章,分别从行政管理、文化管理、活动管理、课程管理、教学管理、班级管理六个方面,对学校管理提出先进、新颖且行之有效的管理新法,并提供了详尽的示范案例。 本书既适用于学校的高层管理者,从管理理念、管理思路、管理制度上进行借鉴,也面向普通教师,为活动设计、课程设计和班级管理提供参考。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学校管理参考书。 |
|
来自: 张福涛lu70kpm9 > 《管理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