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朔母子间为什么会产生“爱”的诡异现象,什么样的家庭会产生?

 一个普通读书者 2019-10-28
王朔母子间为什么会产生“爱”的诡异现象,什么样的家庭会产生?

所谓“爱”的诡异现象, 就是当父母全身心对孩子付出满满的“爱”的时候, 而孩子却并没有接收到相同分量的“爱” , 也就是说父母付出的“爱”与孩子接收到的“爱”这一对力是不对等的.

我们在中学里都学过牛顿第三定律: 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也就是说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生、同灭、同变化的.

根据这一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应该是相等的, 可是在亲子关系中母亲给出的的“爱”这个力, 与孩子收到的这个力却是不相等的. 这一对“爱”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却不符合牛顿第三定律, 是不是很诡异?

王朔母子的亲子关系就能很好地诠释这一诡异现象.

王朔母子间为什么会产生“爱”的诡异现象,什么样的家庭会产生?

01

王朔与他的妈妈长期关系紧张. 他在写给女儿的《致女儿书》这本书里写道:“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小的时候是怕他们,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再后来是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一方面觉得对他们有责任,应该对他们好一点,但就是做不出来,装都装不出来;再后来,一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

显然从小妈妈给予王朔的爱, 他没有接收到, 所以他才会说:“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

可是他的妈妈在自传《一家人》中写到:在这里,我想对儿子说:“妈妈永远爱你。”

注意! 这里爱的诡异现象就出现了.

妈妈在自传里向儿子喊话: “妈妈永远爱你。”

而儿子王朔却说: “小的时候是怕他们,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王朔从小对父母的怨气从来没有因为长大而消失, 不然他不会用: “怕他们——烦他们——见面吵”, 这些字眼形容自己的父母. 他的父母到底对他做了什么让他成年之后还不能释怀呢?

王朔母子间为什么会产生“爱”的诡异现象,什么样的家庭会产生?

02

我们来看看王朔的成长过程:

王朔从小在大院里的保育院中长大,到了上学的年龄也寄居在保育院中,直到十岁才离开保育院。

他对自己从小的经历在《致女儿书》中有一段很心酸的描述: “我是在群宿环境中长大的。一岁半送进保育院,和小朋友们在一起,两个礼拜回一次家,有时四个礼拜.”…… “很长时间,我不知道人是爸爸妈妈生的,以为是国家生的,有个工厂,专门生小孩,生下来放在保育院一起养着。”

他们母子的关系之所以成为现在这样, 关键信息来了: 王朔是一岁半被送进保育院的, 这个年龄段刚好是孩子自我意识觉醒的关键期, 在这个最关键时期他离开了妈妈,他与妈妈内在的依恋关系还没有来得及建立就断裂了.

幼小的孩子在这个时期对妈妈产生的情感依恋关系直接影响到成年后的母子关系和爱的能力. 而这种情感依恋包括对母亲的信任、感激、尊敬和爱等等. 孩子3岁前正是与妈妈建立这种关系的最佳时期, 错过了终身不可逆.

王朔与妈妈的亲子关系之所以疏远就是因为他1岁半—10岁都不与妈妈在一起, 尤其是6岁以前没有妈妈的陪伴, 人生中许行为习惯都没有培养和建立起来.

比如:6岁前, 孩子需要学习怎样与人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 引导孩子建立家庭意识;培养感恩和爱的能力以及挫折教育、品德意志力培养等.而这些王朔从小没有得到过, 所以成年后他的行为不羁, 是从小埋下的种子, 在这里找到了答案.

埃里克森曾说过: 母亲与孩子的亲密关系构成了孩子对所生存世界最初的信任感。

所以王朔是无法相信自己的妈妈, 也无法爱自己的妈妈的, 这里深层的心理原因是因为他们母子间从来没有产生心理的情感依恋关系.

王朔母子间为什么会产生“爱”的诡异现象,什么样的家庭会产生?

03

常言道一个巴掌拍不响, 王朔为什么这么讨厌自己的母亲, 他的母亲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

王朔的母亲是个走出家庭经济独立女性,俗称新中国的新女性。为了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她们那一辈人付出了比常人更大的代价,王朔母亲就是为了革命理想,以放弃家庭为代价的新女性。

这样的妈妈对孩子的要求喜欢采取政治正确和权威式的教育方式。妈妈固执的认为她是支配者, 孩子是服从者, 妈妈说的都是正确的, 孩子必须照做, 妈妈的这种强势的支配行为让王朔无法从妈妈那里得到包容的无条件的爱, 所以他与妈妈之间无法和平相处, 这就是他们见面就吵的原因, 因为王朔内心对妈妈的怨恨从来没有消失, 证据是:

王朔曾说他妈妈的字典里根本没有“爱”:“那是我妈理解范围之外的事,要一个孩子永远正确就是她的爱。”

王朔母子之间对“爱”的理解也是有偏差的.他的妈妈认为她很爱自己的儿子, 她用自己的方式全身心地爱着自己的儿子, 可是儿子王朔却认为她的妈妈根本不爱他.以至于王朔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这种爱的补偿.

2007年王朔和妈妈一起参加了央视的《心理访谈》节目。在节目中,王朔反复地问妈妈一个问题:“我是杀人犯你还爱我吗?”妈妈的回答是:“我会举报你”。

妈妈的这句充满革命乐观主义情怀, 政治正确、大公无私的话, 又一次在王朔还未愈合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 他本渴望妈妈会说出: “无论你做了什么事妈妈都爱你, 因为我是你的妈妈.”

如果此刻他的妈妈说出这样的话, 也许他内在的小孩就找到了曾经遗失的母爱, 内心得到爱的滋养, 对母亲的各种要求和怨气就会逐渐消去, 他与母亲的关系可能就此改善.

但是他的妈妈又一次让他失望了.他意识到今生他无法从母亲那里获得亲子关系中最伟大、最无私的母爱.

所以王朔在《致女儿书》中说:“她就不能招我,一招我我就特别歹毒。好几次我跟她通话,旁边有人都会问我,你跟谁打电话呢这么凶。她是特别能激起我恶的一面的那种人。”

注意这一句话:“ …她是特别能激起我恶的一面的那种人。”王朔的心理有多讨厌自己的母亲才会说出这样的话啊.

王朔的内心从未有母爱的滋养一片荒芜, 越是缺失越想找到, 他不断寻找不断失望, 就像一个无助的孩子, 内心充满伤痛, 他用表面上的“流氓”方式来掩盖真实的自己. 于是王朔成年后越发飞扬跋扈, 变成了“逮谁骂谁的高能疯子.”

至此, 王朔与母亲的亲子关系中诡异的“爱”的现象露出了端倪.

王朔母子间为什么会产生“爱”的诡异现象,什么样的家庭会产生?

04

像这种“爱”的诡异现象的亲子关系不是个案, 有许多类似的事件还在我们现在的亲子关系中不断地发生着, 那么哪种亲子关系容易产生“爱”的诡异现象呢?

1、 对孩子的爱有条件的父母——这样的父母往往是这样的: 如果要想父母爱孩子, 孩子必须什么事情都要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 而且要做的很好, 让父母满意才行. 否则父母就收回对孩子的爱. 像这样的家庭孩子与父母的亲子关系容易产生“爱”的诡异现象.

王朔母子间为什么会产生“爱”的诡异现象,什么样的家庭会产生?

2、对幼小的孩子用成人的思维方法严格管教的父母——如果父母常用自己成人的思维去管教孩子, 期望通过严厉的方法让孩子屈就, 让孩子成才, 这种看似为孩子好的做法实则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 父母这样的爱再多, 孩子也是无法接收到的,这种亲子关系很容易出现“爱”的诡异现象.

王朔母子间为什么会产生“爱”的诡异现象,什么样的家庭会产生?

3、以工作忙为借口把孩子扔给祖辈、保姆或早教机构的父母——这类父母多半是用钱来表达对孩子的爱, 而幼小的孩子更本接收不到这种爱的表达, 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呵护, 给孩子再多的钱也无法取代父母的陪伴而给孩子带来的安全感. 所以这样的亲子关系也容易产生“爱”的诡异现象.

王朔母子间为什么会产生“爱”的诡异现象,什么样的家庭会产生?

4、用侵入性的爱对待孩子的父母——这类父母对孩子喜欢紧握不放,对孩子的事情事无巨细地要插一手, 用自己的权威去镇住孩子, 让孩子过父母设定的人生, 这种亲子关系也容易产生“爱”的诡异现象.

王朔母子间为什么会产生“爱”的诡异现象,什么样的家庭会产生?

还有多少父母正在重蹈覆辙? 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父母们的成长过程, 如果父母们不学习怎样去爱自己孩子, 那么在亲子关系中发生“爱”的诡异现象, 就不奇怪了.

最后用阿德勒很精辟的一句话做结束语: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王朔母子间为什么会产生“爱”的诡异现象,什么样的家庭会产生?

(备注: 图片来自网络, 如侵权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