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 伏羲为什么在宛丘建都

 femtoyang 2019-10-28

宛丘(今淮阳)圣地、圣土,是中国人祖—— “上上圣人”太昊伏羲的故都,这儿是一片神奇、神秘、神圣的地方。

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在《中国古地理图》的序言里说:“在五亿七千万年前至十九亿年震旦纪期间,在中国境内大部分是海的情况下,就出现了大片的淮阳古陆。”

大约在距今一亿三千万年前的地质时期,强烈的燕山运动,使河北西部边境隆起形成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脉,东侧断层下陷,为海水所淹没,形成一个大海湾。到了新生代,喜玛拉雅山运动时期,河北西部的山地再次上升,东部继续下降。黄河从黄土高原上带来的大量泥沙,首先在山前河口一带,形成一系列大小不等的冲积扇,且不断伸展,逐渐与山东丘陵和淮阳丘陵相连接,终于形成了今日的豫东平原。而宛丘坐落在大陆架上,从没有大的地震发生过,这是伏羲建都于此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古地理学家研究,宛丘所在的黄淮平原,第四纪以来,没有受到大陆冰川的直接侵袭,中亚的干燥气候对这里影响不大。

宛丘位于北纬35°,这儿气候温和,空气湿润,河流纵横,雨量丰富,地势平坦,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气候条件适于动植物生存,所以,林木蔽日,各种野兽鸟类在这一带栖息繁衍。这是黄河下游区域,东至渤海岸,包括山东、安徽、河南等广大中原区域。这里不仅发现了数万年前的恐龙、古象、古鹿角、驼鸟蛋等化石,还发现了125处新石器时代古遗存。

淮阳位于北纬35°,适于人类生存。一年二十四节气,淮阳到霜降节必下霜,一天都不错。但南方与北方就难于准确在霜降节那天下霜了,要差多天,甚至差二十多天。气候是什么?是天。座位是什么?是地。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至今淮阳仍是全国长寿县,有很多百岁老人。

在中国远古时代,人太少了,人太宝贵了,野兽太多了,多一个人就多一份战胜野兽的力量。几十万年为什么是母系社会?因为母亲太伟大了。伏羲“都宛丘”的选择,太伟大了,中国子子孙孙受惠无穷!

《左传》言:“陈,太皞之墟也。”其中“之墟”,说的其实是“丘”,这句话的实意是“陈,太皞之丘也”,为什么这样说呢?甲骨文“丘”字的写法象山形,金文的“丘”字的写法也象山形,大同小异,象土丘而中间坳下。《说文》云:“丘,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从一,一地也……一曰四方高,中央下为丘,象形。”又说:“虚,大丘也,昆仑谓之昆仑虚。古者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丘谓之虚。”王国维在《观堂集林·说商》中说:“古之宋国,实名商丘,丘者墟也。宋之称丘,犹洹水南之称殷墟也。”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出,所谓“丘”有两种概念:

1.自然之丘,是非人为的高大土堆;

2.社会结构之丘,“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丘谓之虚。”这里“丘”的概念不再是自然的高土堆了,而是另外一种概念——社会结构概念。

在中国古籍中多有“丘”的记载,诸如:

《禹贡·兖州》记载:“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

孔安国传:“地高曰丘。大水去,民下丘,居平土,就桑蚕。”孔颖达疏:“洪水之时,民居丘土,于是得下丘陵,居平土矣。”

《墨子·辞过篇》记载:“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

《说文》云:“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丘,故曰九州。”

《淮南子·本经训》记载:“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民皆上丘陵,赴树木。”《齐俗训》记载:“禹之时,天下大雨,禹令民聚土积薪,择丘陵而处之。”“故江河决流,一乡父子兄弟相遣而走,争升丘陵阪土高丘。”

在中国古籍中不乏关于中国远古时代古人“丘居”的历史事实,这也证明了古人确实是居于“丘墟”之上,所以在《左传》里以“丘墟”命为地名的现象很多,有将近200个。

我们还是回到太昊伏羲时代,继续谈“丘墟”。关于“丘墟”,首先进行历史的定位,这就是伏羲处于中国远古的渔猎时代,其后伏羲与太昊部族融合成为太昊伏羲,仍为渔猎时代,但晚期已经产生了中国远古农业的萌芽。有了这个历史的定位,我们就容易把问题说清了。

伏羲发明了网罟,加长人类的手臂,改造了人类的生产工具,是中国人类史上的伟大发明。网,在天上可以捕飞鸟,在水里可以捕鱼虾,在地上可以捉野兽。从此之后,人类打猎有了剩余,开始豢养牛、马、羊、鸡、犬、豕,于是产生了牛圈、马厩、羊圈等。古人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过着狩猎时期的“饱则弃余”的生活了,不再像以前那样不定居游牧了,也就是说,由于网罟的广泛使用,古人结束了游牧生活,开始定居,于是乎出现了部落村。伏羲完成了人类史上的一场伟大革命。

人类定居在哪里?有两个要求:

1.人类自身离不开水,“六畜”的圈养需要水。

水是人类与万物的生命之源,所以人类的居所必须距离水源近,否则人类就无法生存。《东汉书·货殖传》记载,淮阳仍属兖州。而兖州在河济之间,即在黄河与济水之间,淮阳位于兖州最南端。那时候的黄河北从濮阳,经扶沟,经淮阳西流。至今淮阳西不到10公里有黄河故道。所以至今濮阳人与淮阳人说话有前齿音,发音相似,因为他们属于一个地方水土系列。

更重要的因素是人类文明史证明,凡是世界文明发源地无不与大河有关。中国远古帝王的居处,无不与水有关。蔡水,就是龟水;河,就是黄河。“河出图”所说的是“龙马负图”。“蔡水”就是远古的黄河支流。太昊伏羲与蔡水有关,炎帝神农氏与水有关,黄帝轩辕氏与水有关,《国语·晋语》记载:“昔少典娶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蚩尤与水有关,《归藏》记载:“蚩尤生自羊水。”帝颛顼与水有关,《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帝颛顼生自若水。”这说明中国远古帝王不论哪一位其居处无不是在水附近。

2.人类离不开水,但是水多了泛滥成灾,又构成了对人类生命的威胁。

古时人类没有治理洪水的能力,需要防御洪水。人类必须居住在离水源不远的高地上,防止洪水威胁,保证人类的生存。居于高地,是人类生存的一种自然选择。这个高地就是典籍记载的“丘”或者“墟”。 

伏羲开中国远古人类居住“丘墟”之先河,居于“丘墟”之上,故有“陈,太皞之墟”的记载。太昊伏羲结束了中国远古渔猎社会,开创了中国远古的原始畜牧时代;结束了母系社会,开创了中国远古的父系社会。人类开始定居,居于高地“丘墟”,这与太昊伏羲的时代特点相吻合。这也就是说,定都宛丘也是符合当时历史环境的选择。

关于“丘”,春秋战国时的典籍多有解释,诸如:

《周礼·地官·稍人》记载:“掌令丘乘之政令。”

《周礼·地官·小司徒》记载:“四井为邑,四邑为丘。”

《庄子·则阳篇》记载:“何谓丘里之言,曰:丘里者,合十姓百名而以为风俗也。”

《孟子·尽心篇》记载:“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从上述记载可知,“丘墟”的概念也渗入了社会组织概念的代名词,反映了社会结构。

太昊伏羲始定居于“丘墟”,伏羲制嫁娶,正姓氏,太昊伏羲时代男子在生产中起了主要作用,已进入父系社会。所谓的“正姓氏”中的“正氏”,就是“正男子”“正居地”,故男子称“氏”,如“太昊伏羲氏”“炎神农氏”“黄帝轩辕氏”等,这些都是在太昊伏羲正居地以后发生的事。太昊伏羲定居的“丘墟”,遂成“天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时没有“都”的称呼,后来的称呼是“社”。虽然成为“天下”“社会”的中心,但其称谓还是“丘墟”。“丘”的概念具有一社群的宗教性能,成为社会结构的总和。每一个部族,都要有丘、墟要居,称“丘墟”。每一个方国,其中心也称“丘墟”,甚至每一个部落也称“丘墟”。

各式各样的氏族聚居“丘墟”之上,共同生活成为一个社会。

人类是高级动物,当人类不能解释自然的某些现象时,对宇宙上天便产生了敬畏崇拜,这种崇拜是人类的信仰,这种信仰是人类的生存支柱。“丘墟”是最高处,距天最近,便于与上帝沟通,便于酋长与上帝通话。在“丘墟”上有许多事情发生,部族首领需要管理、处理部落事务,需要与天沟通、与人沟通以解决矛盾。正如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释祖妣》中所说:“凡祷、祀、盟、会、过、次、奔、焚、田、死、葬……之事,无不有某丘某虚者焉。”从这里可知,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个超越实物“丘墟”的社会结构的概念——“社”,产生了。

《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晋人、宋人、卫人、曹人,同盟于清丘。”《左传· 昭公十一年》记载:“盟于清丘之社。”晋、宋、卫、曹为什么盟于“社”?“社”本身是“神丘”,是“神坛”,盟后要兑现诺言,这就给“社”赋予了“神味”与“权威”。但从这两篇文章记载的是同一事我们可知,“丘”同“社”,二字其意相通。“社”的内容包括很多,人类的生活大多尽在其内“凡祷、祀、盟、会、过、次、奔、焚、田、死、葬……之事”都属于“社”。

《易大传》说:“冢土,大社也。起大事,动大众,必先有事乎社而后出,谓之宜。”《尚书·泰誓》说得更严厉:“类于上帝,宜于冢土。”“冢土”是祖先的坟墓,是对已故祖先之谓,这里把祖先的冢墓,视为“类于上帝”,上帝是古代人类存亡的“大社”。古人把“社”视为人类生存和意识形态的决定因素,关乎人类的生存。可见对“冢土”的看重,不是一般的事。

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说:“周显王四十二年,宋大丘社亡。”“丘社”亡了,宋也亡了,国家也亡了。司马迁干脆把“丘”“社”连用作“丘社”,所说的“丘社”就是指“政权”。有“丘社”则有土,有土则有国;无“丘社”则无土,无土则无国。“丘社”是“都”“政权”的另一种称谓了。

《淮南子·汜论训》记载:“向禹劳下,死而为社。”高诱注:“劳力天下,谓治水之功也,托祀于后土之神。”

《汉书·郊祀志》记载:“圣汉兴,礼仪稍定,已有官社,未立官稷,遂于官社后立官稷。以夏禹配食官社,以稷配食官稷。”

《考工记·匠人》说:“左祖右社,社祖同一物也,祀于内者为祖,祀于外者为社,在古未有宗庙之时其祀殊无内外。此云燕之祖,当齐之社稷,正祖社为一之证。”

我们从上述记载可知,虚社同祖先异名,丘社不仅是人类居住的处所,还与祖先崇拜、与祭祀休戚相关。这就是“丘→虚→丘墟→社→丘社→政权象征→故都”的内涵。

是什么形状呢?是圆形、长方形或者是方形?

《周礼·春宫·大司乐》记载:“冬至日,于地上之圜丘奏之,若乐六度,则天神皆降……则夏至日,于泽中方丘奏之,若乐八变,则地示皆出。”

《广雅·释天》记载:“圆丘,大坛,祭天也。方泽,大折,祭地也。”

从以上两典可知,在春秋战国时,丘有两种形状:

1.圆形,祭天之所;

2.方形,祭地之在。

正如《汉书·礼乐志》所云:“至五帝定祭祀之礼……祭后土于汾阳,泽中方丘也。”颜师古注:“汾水之阳,土特堆起,是泽中方丘也。祭地,以方象地形。”

《吕氏春秋·圆道篇》记载:“天道圆,地道方。”

《大戴礼·曾子天圆》记载:“天道曰圆,地道曰方。”

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道如张盖,地道如棋局。“泽中方丘”,方形像地。天、地、人是统一的,地承天命,大地上的一切是上天创造的,地生万物,古人崇拜大地,所以“丘墟”呈方形,这是“丘墟”的形状定位。太昊伏羲故都宛丘在1983年被发掘出来,是一个百亩的正方形,也证明了“地道曰方”。

宛丘是一个方形之丘,但它具体是什么形状?

《诗经·陈风·宛丘》朱熹释曰:“四方高,中央下,曰宛丘。”

《释名》云:“中央下曰宛丘,宛宛如偃器也。”

《尔雅·释丘》说:“天下有名丘五,其三在河南,”又说,“陈有宛丘。” 

宛丘,是对一个高地的形容,形状像倒扣着的碗一样的高土丘。至今淮阳的形状仍像倒扣着的碗,中间高,四周低。淮阳城无需排水,每当大雨来临,雨水自然向四周流淌,流入城四周围的龙湖。古人选址时,不仅考虑地理条件、气候条件、,更重要的还考虑与天相通的信仰条件。

 “虚社”之丘都是方形,但其上有的平,有的洼,不同的上顶形状古人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宛丘是中国人祖太昊伏羲的故都,所以宛丘不同于一般的“虚社”之丘,有着特殊的顶,宛丘的顶部是洼。宛丘的特殊性,造成了宛丘命名的特殊性,成为中国古史帝王之居、之都的特殊称谓——宛丘。

宛丘为什么不同于其他之丘社?这个问题的答案与昆仑神话、昆仑山有关。在中国远古时期,昆仑山并不称“昆仑山”,而称“昆仑丘”或“昆仑虚”。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海内西经》记载:“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成书汉代的《淮南子·地形训》曰:“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县圃,登之乃天。”

我们从《山海经》等典籍的记载可知,在战国,或者在汉之前,对昆仑山的称谓,或“丘”,或“虚”, 是以“丘墟”称呼,并没有“昆仑山”的称谓,也就是说不存在“昆仑山”的称谓。

 “昆仑山”的称谓是怎样来的呢?中国神话有两大系统:一是昆仑系统,二是蓬莱系统。昆仑神话是中国最亮丽的神话,是中国神话的主体部分,堪为“金色神话”。《山海经》记载:“西海之南,流沙之滨,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豹尾,穴处,名西王母。”

《穆天子传》不但言昆仑,言西王母,即与昆仑有关之河水,如黑水、赤水、洋水,还有悬圃、群玉之山,亦无不有之。盐泽潜行地下,其南则河源出焉。多玉石,河注中国……而汉使穷河源。昆仑山传说有一至九重天,能上至九重天者,是大神、大圣。西王母、九天玄女均是九重天的大神。典籍记载,西王母在昆仑山的宫阙十分富丽壮观,如“阆风巅”“天墉城”“瑶池”“碧玉堂”“琼华宫”“紫翠丹房”“悬圃宫”“玉英宫”等。在《山海经》中,昆仑是一个有着特殊地位的神话中心,很多古代的神话,如夸父逐日、西王母与三青鸟等故事都起源于昆仑山。昆仑神话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

昆仑山在哪里?哪座山是昆仑山?历史上的答案是含糊的,也是各式各样的,诸如泰山、阆山、天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以及今日的昆仑山等。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置,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从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出,“昆仑山”的名号出自汉武帝刘彻的钦定。这里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在汉武帝之前并无昆仑山的定论。

汉武帝之所以定在此处,他认为黄河之水关系中国人的繁衍,是中国人的母亲,黄河水是圣水,哺育了中华儿女。这儿是遥远的西方,是与天堂相接之处,是王母娘娘的瑶池之圣地。瑶池当然是四周高,中间低,否则,何以称“池”,何能盛水、储水?昆仑神话说得具体一点,就是发生在昆仑之丘的“西王母”的神话,“西王母”就是大家所熟悉的王母娘娘,在中国家喻户晓。而“王母娘娘的瑶池”简直就是“西王母”,是最重要的。瑶池在昆仑山之顶,位于中间,因此,昆仑山顶当然是低洼的。

在中国远古史时代,人类对大自然无法完全认知,部落酋长承担着与上帝通话的重大任务,各部族首领都是巫人。

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等是天下部落联盟的首领,是“王”,同样是大巫。他们也是人世间的上帝。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曰:“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宓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云云。”这些远古帝王登上泰山,认为泰山是天下最高地方,是离天堂里的上帝最近的地方,所以他们到泰山顶上“封禅”,与上帝直接对话沟通。从这里可知,在中国远古时期,黄河下游的泰山就是他们心目中《山海经》里所描述的“昆仑之丘”。

在中国远古时代,童年人类始定居,宛丘是太昊伏羲居住的地方,也是太昊伏羲之“昆仑之丘”,故也是丘顶中间低洼,四方高。后来的古帝王之所之都,或者其他部落酋长之居之丘,不能模仿太昊伏羲之丘顶平顶,以突出“王”者之居之都风范,这就是《毛传》与《释名》所说“四方高,中央下,曰宛丘。”的原因。

此节,我们可知伏羲为什么选择宛丘建都:

1.宛丘坐落在大陆架上,防止“天塌地陷”;

2.宛丘位于北纬35°,适于动植物生存,适于人类生存;

3.黄河畔,有水才有人类文明;

4.高地之丘,丘社,与天近,宜于与上帝通话。

太昊伏羲在6000多年前,一统了天下部落方国,铸造了中华民族的雏形,筑就了以蛇部族为主体,以与鸟、鹿、鱼、虎部族等为融合部落联盟的龙崇拜的龙天下,这是中国远古时代的第一个原始政权,太昊伏羲“教而不诛”,“以卦治天下”。这个原始政权宛丘就是后世所称的太昊伏羲之“都”。 

《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记载:“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大皞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邾人灭须句。须句子来奔,因成风也。成风为之言于公曰:‘崇明祀,保小寡,周礼也;蛮夷猾夏,周祸也。若封须句,是崇 皞、济而修祀纾祸也。’”这里叙述了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太昊伏羲后裔还建设了“任、宿、须句、颛臾”四个方国,不过,方国在战国末期也与华夏族彻底融合,由于历史的原因、文化的原因已散为“编户”了。这些都是太昊伏羲后裔的遗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