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愿心常逸,身常健,意常安。

 昵称32901809 2019-10-28

兵法天下诗词丨愿心常逸,身常健,意常安。

兵法天下诗词丨愿心常逸,身常健,意常安。

兵法天下诗词丨愿心常逸,身常健,意常安。

行香子/“寒衣节”寄怀(应景作品)

文/@兵法天下

月隐星回,祭祖城桓。

堆堆火、焚寄衣冠。

青烟飘渺,旋卷冥钱。

望纸花飞,素花舞,泪花溅。

阴阳两界,寒装相挂。

遇初冬、凄冷情牵。

双亲吉幸,康宁椿萱。

愿心常逸,身常健,意常安。

备注:钦定词谱,词林正韵,步晁补之体。

后记

“寒衣节”,中国民间一个重要的习俗,时间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通常在这一天,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

兵法天下诗词丨愿心常逸,身常健,意常安。

其另一个含义,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为父母爱人等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又到一年寒衣节,天渐寒,送寒衣。

《诗经·豳风·七月》最为重要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从九月开始天逐渐要冷了,人们该添置御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称“授衣节”不过,前代授衣多在夏历九月。

兵法天下诗词丨愿心常逸,身常健,意常安。

以“农耕文化”为代表的华夏民族,春播夏收,秋收冬藏。秋天,农作物新收后为缅怀先人,祈求来年五谷丰登,民间有祭祀祖宗的习俗,这一习俗与秋天的很多民俗节日均有联系。

古人在十月初一,用黍等农作物祭祀祖先,后演变为家祭、墓祭等多种形式。现今江南部分地区,犹存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十月初一烧送寒衣,祭祀亲人的风俗,现多见于北方民间。

兵法天下诗词丨愿心常逸,身常健,意常安。

民间习俗

  • 祭奠祖宗: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奠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农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许多地区,还有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

  • 烧寒衣

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焚烧寒衣,有的地方在亡者坟前进行,讲究在太阳出山前上坟。后来,有的地方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

  • 准备过冬

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

  • 吃面条

过去到了这一天,民间改善生活,中原一些地区兴吃荞面、莜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