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举世罕见的历史文化名桥一一广济桥

 JM湾湾 2019-10-28


       潮州广济桥,俗称湘子桥,始建于南宋淳熙元年间(1174年),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又是世界上第一座开关式的古桥,集浮桥、梁桥、拱桥为一体,在中国桥梁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广济桥位于潮州市古城东门外,横卧在滚滚的韩江之上,东临笔架山,西接东门闹市,南眺凤凰洲,北仰金城山,景色壮丽迷人。为古代广东通向闽、赣交通要津,它是建筑和艺术融为一体的艺术品,是一座底蕴深厚的文化桥梁。

     2019年10月23日,我由厦门、泉州访友返粤途中,特意在潮汕动车站停留,一来潮洲是历史文化名城、又是我璠璠和玙玙的老家;二来参观闻名已久的广济桥以了夙愿!

      夜色斓珊、灯火璀璨,波光粼粼、微风习习。站在韩江大堤之上,远眺横卧大江的广济桥,更觉其气势磅礴、明艳夺目!

        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解放前残破不堪;2003年10月开始按明代风格进行全面维修,2007年建成。

       广济桥桥墩用韩山的大青麻条石砌成,大小不一,石条叠合很有规律,石与石之间没有勾灰,全部卯榫。因为桥墩先后损坏,桥墩的高度不同,形态各异。桥墩有二种造型,一种是六边型的船型墩,一种是五边型的半船型墩。所有的桥墩上游都做成尖型,有效地分解径流的冲击力。

   广济桥全长518米,东边梁桥长283.35米,有桥墩12个和桥台一座,桥孔12个;西边梁桥长137.3米,有桥墩8个,桥孔7个,石梁宽5米。中间浮桥长97.3米,由十八只木船连接而成,  江面水位保持在十二点八米左右,  桥亭都建在桥墩上,全部为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形态多种多样,空间大小不一。

     广济桥一大特色便是中间段是浮桥,浮桥可启可闭,闭合可连接二边梁桥,开启能通行大型船舶和快速排洪。

      梁舟结合,刚柔相济,有动有静,起伏变化,是广济桥的最大特色。中国古桥中,浮桥本不多,两边是梁桥,中间是浮桥的更是罕见,这正是广济桥的独特之处。


 广济桥原是全粤东境,闽、粤、豫章的枢纽所在,桥上又有众多的楼台,因此,很快便成为交通、贸易的中心,成为热闹非凡的桥市。

      天刚破晓,江雾尚未散尽,桥上已是“人语乱鱼床”了。待到晨曦初露,店铺竞先开启,茶亭酒肆,各色旗幡迎风招展,登桥者抱布贸丝,问卦占卜,摩肩接踵,车水马龙。

     正如《广济桥赋》所描写的:'诺夫殷雷动地,轮蹄轰也;怒风搏浪,行人声也;浮云翳日,扬沙尘也;向遏行云,声报林木,游人歌而驿客吟也;凤啸高冈,龙吟瘴海,士女嬉而萧鼓鸣也;楼台动摇,云影散乱,冲风起而波浪惊也……”活脱脱地就像一幅活动的《清明上河图》。



       古时广济桥的夜色又别有一番情趣:“吹角城头新月白,卖鱼市上晚灯红。猜拳蛋艇犹呼酒,挂席盐船恰驶风。”明月初上的广济桥,酒肆中灯笼高悬,蛋艇里猜拳行令,妓篷中丝竹细语,真是“万家连舸一溪横,深夜如闻鼙鼓鸣”,待到“遥指渔灯相照静”,已是“海氛远去正三更”。


      韩江古无桥。《潮州三阳志·桥道》载:"由东以入广者,至潮有一江之阻。沙平水落,一苇可航;雨积江涨,则波急而岸远。老于操舟者且自恐,阅一日不能四五济,来往者两病之。"为渡江,人们往往"日夜野宿,以伺其便"。可见无桥之苦,摆渡之难。

     

       浮桥二端用铁链固定在梁桥的矶头墩,随水位涨落而高低变化。矶头墩各有一段石阶梯供行人上下浮桥


     宋乾道七年(1171),潮州太守曾汪"乃造舟为梁,八十有六,以接江之东西岸,且峙石于中,以绳其势、根其址,凡三越月而就,名曰康济桥"。这便是最早的广济桥。

       潮州广济桥东段,有一座“民不能忘”的牌坊,落款是:“为太守刘浔、分司吴均建”。石坊所以建于桥上,原因是在于表彰他们修复桥墩的功绩。吴均在太守刘浔升迁调动之后,慨然以修桥为己任。“捐廉五千金”(清制,官吏于常俸之外,按职务等级每年另给银钱,称“養廉银”。(光绪《海阳县志》),在他的带动下,盐商、米行等商界人士特成立“子来局”  以主持桥墩修缮事宜,至道光二十九年告竣,因建“民不能忘”坊于桥上以志德。

    2009.11.16《广济桥》特种邮票发行,该套邮票采用多种印制工艺,将广济桥的日景和夜景巧妙地融合在同一方寸间,从邮票上不但可以观赏广济桥白天的景色,还可欣赏其美丽的夜景。具有较高的鉴赏价值和收藏纪念价值。

      登楼四望,但见韩水北下,长桥卧波,远山如黛。如遇夏秋,水涨潮急,舟帆点点,随波而下。时见江涛拍墩,时见浪花溅岸,画意诗情,殊足欣赏。楼内有联云:“万峰当户立,一水接天来”,正是这一景观的大写意。

     广济桥上的亭台廊阁,有许多名家撰写的楹联,既有表现超逸、空灵、旷远的禅家气象,又有恬静淡雅、秀敏灵动的艺术风格,还有苍劲浑厚,潇洒豪放的书风。

      各种书法风格迥异,其神采意象之玄妙,令观赏者生发出欣悦的共鸣,引发出不同层次的审美感受。整座桥梁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形态、技术上的惊叹,更是艺术、文化上的熏陶。

     广济桥有着800多年漫长的建桥修桥史,这在中外桥梁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她是一座底蕴深厚的文化之桥。漫步桥上,不仅能欣赏到桥身独特的建筑风格、一江两岸的秀丽景色,还能品评桥上楼阁楹联匾额的意蕴之美。

      这些装点在楼台亭屋的楹联匾额丰富了古桥的诗画意境。飞腾的线条,雄浑的气势,幽深的情韵,与广济桥古朴的风格浑然一体,为古桥增添别具一格的文学韵味。

     云绕瀛州,江流天外; 衢通蓬岛,阁耸日边。

     亭前叠嶂飞千绿;  江上流波起两虹。

      楹联就像是一幅写意小品,把各具特色的风景浓缩于尺幅之中,把人们的思绪引入自然,给人以游目骋怀的美感。            

      广济桥以一条纵轴线展开建筑空间序列的布置,布局均衡,方向明确。亭台楼阁依次镶嵌在这条线上,并层层递进,组成有层次,有深度的空间。各个桥墩远观为一条线,近看则错落有致,高低不同,构成了不齐而齐之美。

      云里三峰迎槛出;烟中一水抱城来。

   海月人千里;云天鹤一声。

      楼亭内部大多没有砌起墙壁,这种空间开放是容纳外部风景的所在。桥外的佳景,通过精心选择和剪裁,收纳到楼亭中来。四周若围有墙壁的,墙上则开有漏窗,信步间透过一个个窗洞,就能“步移景异”地欣赏到一幅幅不同的风景画。建筑内部空间的围与透,使桥梁外部的景观更丰富,层次更深远。  

       观影舟从梁上过;赏心云在水中飞。

      亭台倒影波上,舟像从樑上过;云彩令人賞心,真如在水中飞。

《湘子桥怀古》
                               清·彭廷梅

缥缈遥闻紫玉箫,碧空云尽水迢迢。
不知跨鹤人何去?犹说仙踪在此桥。

      传说韩愈侄孙,也就是八仙之一的韩湘子,善吹箫,曾协力修建广济桥。故广济桥又名湘子桥。

   鸢飞影拂东山树;鱼跃波摇北阁灯。

    上联写山景,是仰观,一个“拂”字,将微风轻拂的山林景色渲染得出神入化。下联写水景,是俯视,一个“摇”字,将水波动态描摹出来。

     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两只鉎牛一只溜。

      广济桥上原来有二头鉎牛,分立东西梁桥头墩,后一只被洪水冲走,下落不明。现今剩一只独立西桥第八墩。广济桥鉎牛是广济桥重要的组成部分,韩江水患频繁,大桥屡屡受损,人们期望鉎牛镇水减少水患。

手攀星斗近;目接海天苍。

气势宏大深远,波澜壮阔!

沧海月明吹笛去;

瀛洲景美赋诗来。

     此联情景交融,既有对潮州风物的一番赞叹,抒发了对眼前良辰美景的感慨,又表达出赏景时那种怡然自得的心情。弥漫着一派轻灵静丽的气韵。

    广济桥边水,迢迢去更来。古今同落日,天地一浮杯。

    古今未变,同看桥畔斜阳;天地悠悠,且尽身前杯酒。

垒洲廿四水西东,十八梭船铁索中。

                                   清·丘逢甲

          《湘桥晚眺》
                                清·杨少山

板桥人去屐声哗,万树榕阴噪暮鸦。
惊散游鱼波底影,一钩新月动芦花。

      首句提到“屐声哗”,因当时潮人有穿屐的习俗。第二句可知当时湘桥两岸多榕树,至今滨江长廊和东兴路还有不少几百年的老榕树,这也是潮州历史的见证。

      后二句意境极美,充满神韵,江风吹过,波中的月影与芦花都动起来,是绝句中的佳品。

      桥上亭台楼阁的建筑式样或富丽,或质朴,或朗阔,或幽曲,或精致,或清雅,风格各异,既显示了明代建筑简洁、大气的风格,隐约之中又透露出汉唐雄风,有着非笔墨可以形容的仙山楼阁的动人形象。

      桥上的空间忽大忽小、忽宽忽窄,配合着建筑体形的起、承、转、合的变化,形成强烈的节奏感,这种动态变化之美在建筑群之中随处可见。随着人们的走动,景物就不断的变换,人们对群体建筑的疏密错落、远近衬托、高低呼应、隐现更迭产生审美情调的变化。 

      桥上的楼亭从广济楼逐渐上升,至朝仙楼最高,之后又逐渐下降至梁舟连接处。轴线上配置坊、廊、门、栏杆等小建筑,兼起联系和隔断的作用。楼亭之间层层叠叠,或隐或现,藏与漏的安排使人们产生无尽的美感。

         狂澜人作中流柱,瘴海春回八月风。

      此联高度赞扬韩愈处狂澜之中,能成为中流砥柱;到潮州之后,八个月便扭转风气。

      在潮州,韩愈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潮州有韩山、韩江、韩文公祠、韩山师院……"崇韩文化"是潮州特有的人文奇观。
       韩愈被贬潮州,写下“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诗句,表达了自己忠心进谏、一心为国为民的情怀。背负着个人命运的巨大苦痛。他不甘沉沦,志在造福一方。面对贫穷落后的潮州,他驱除鳄害、释放奴隶、扶助农桑、兴学育才,施政理念始终是开民智,去愚昧。虽然受到诽谤和攻击,但他爱民如子,百折不挠,短短八个月,惠及潮人子孙万代。

      仰韩阁位于桥梁最东端的楼阁,因其毗邻韩山与韩文公祠,同时为了表达潮州人对韩愈的敬仰之情,故命名为仰韩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