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人馆|《少年的你》里,没有人本色出演

 昵称65829145 2019-10-28

(有剧透)

看完《少年的你》和朋友交流感受,开玩笑地说天啊觉得周冬雨在电影院哭了2个小时,易烊千玺被打了2个小时,而我被绑在椅子上活生生目睹了2小时太痛苦了。

这是开玩笑,真心话是在《少年的你》里,没有一刻觉得陈念是周冬雨,也没有一刻觉得小北是易烊千玺。他们就是角色本身,这是一个好电影的第一要素。

“这次不是熟悉的周冬雨。”导演曾国祥也这么说。

之前的熟悉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灵”,机灵、灵动、飘忽,是安生也是顾胜男。但《少年的你》里的陈念,是一个被校园暴力的高三女生,样子是单薄瘦弱,内里是不屈、柔善,面对妈妈是无比的知事,坐在审查室质问警察时甚至是凶狠的。

故事开头是这样,陈念是一个17岁的高中女生,因为为跳楼死去的同学胡小蝶盖上校服,从而被警察作为了解案情的对象。害死胡小蝶的是同班的女生三人组,她们担心被告发于是组起团来折磨陈念。

放学后拳打脚踢;

上排球课为首的魏莱直接用排球打她,陈念敢反抗一次就当着同学的面被推下了楼梯;

后来班级群里有了她们印刷的陈念妈妈被追债的广告单。从肉体到精神,简直无孔不入。陈念一开始想要忍,忍不过报了警,结果还是要忍。因为她们得到了惩戒报复变本加厉。

一天晚上,陈念甚至被堵到肮脏的路上,被一群人殴打完,扯破衣服,剪烂头发,拍了视频。

这样的角色太沉重了,顽皮飘忽不起来,所以演员必须翻新自己,周冬雨做到了。17岁的少女,被孤立的无助,被伤害的绝望,对未来的渴望和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式的忍受,每一种都非常刻骨。

甚至把哭,变成了属于一种独特的台词和节奏。

跟妈妈打电话,她在外边做一本赔钱生意也没想影响她,哭到鼻涕流出来但说的话是轻松的。

坐在警察的车里,他说长大就是跳水你就闭着眼跳吧,缓解不了陈念的迷茫和痛楚。她悄悄侧过身去流下眼泪。

坐在小北的车后座上,没有台词就是哭,万语千言如鲠在喉。

常常说有人说自己演技好往往就会先营销哭戏片段,因为痛苦是最直接的最感性和最能引发共情的;但周冬雨的哭戏要技高很多筹,就答高考题一样,她把眼泪的每一种成分演得明明白白,理性的控制和感性的沆瀣完美地统一。

其实看《少年的你》过程中最偏题的念头就是,周冬雨你要再拿一个影后。

《少年的你》另一灵魂人物,小北,由易烊千玺饰演。无论易烊千玺之前给人的印象是爱豆是舞者还是顶级流量,这一次他都可以堂堂正正说自己是个演员。

因为现役的演员里,应该没有更好的刘北山了。

如果说周冬雨是折叠光阴27岁演17岁,那易烊千玺跟小北差不多就是同龄人。刘北山13岁辍学,妈妈扔下他跑了,靠挨打和倒腾点手艺挣钱吃饭,小混混一个,跟警察局挺熟。

陈念偶然救了他,他们渐渐地形成了一个保护条约。

“你保护我好不好”

“记上,陈念欠小北一次。”

而后小北走在陈念背后。他没有上学,孤光自照;但凭着自己的莽撞和骨血,成为了庇佑陈念的唯一的人。两人生活在矮小的破烂屋里,镜头往上抬是华丽的立交桥和光洁如镜的建筑。荒诞又真实。

易烊千玺在电影里没有脂粉气。这源于导演对他“形”的修饰,有颗粒感的皮肤,脸上带伤要么就是流血,背上被踢得青肿,关键的时候真打;也有他自己对“神”的揣摩,小北的眼神大多时候是攻击性强且有戾气的,有豁出命来的敢。也有一层是剧情的功力,小北的虎话一箩筐,野得像模像样。

但面对真正的成人世界,他是弱势的。无论是被揍,还是藏起一身伤把陈念挡在帘子外,还是回忆起妈妈离去的那一天或是傻子般地问陈念,“你们老师押题压中了没有”,都是弱势的。

他对很多事尚有渴望,很多时候都是没办法强装,这一点微妙的凹陷,易烊千玺把握住了。这是属于小北的少年质感,而他的原声台词很出色,和这些强弱明暗贴得严丝合缝。

太精致了。

也许精致这个词也并不恰当,但《少年的你》就像一张精雕细琢的高中考卷,周冬雨和易烊千玺的表演是娟秀的印刷体。

《少年的你》的导演曾国祥非常擅长讲这样的电影,他、监制许月珍和几位编剧结合起来,把这杂乱、天真、很容易产生伦理探讨而变得不合理的故事,讲的合情合理。

那句台词,“你和我不会,但他们是少年。”就是一句典型的合理化情节的台词。

因为少年心性,千金一诺。所以他们为对方做到什么地步,大人难以预设。

这涉及到人命的故事,首先要讲得通。

剧情周密,也是结合主线加辅线结合好几个小支线的走势。

主线是校园暴力,辅线是陈念与小北的相互庇佑,成人线来自年轻警官对案件的侦破,高考线操控着时间节奏和矛盾冲突,还有一支母亲线,是陈念忍下去的动力之一。两代班主任变化都在其中有颇有笔墨。交织在一起,就像头顶的天气一样,成了陈念与小北相依时的危险和安全。

其实它间接点名了一场校园暴力里所有有责任的人。学校、老师、社会(警察)、父母、旁观者。

谁都不是无辜的。

它的感受力的也是精准捕捉和定点释放的,校园暴力当事人的感受用什么来传达?

无数种眼神、耳边嘈杂的声音、欲扬先抑的手段、沾了水的卫生纸团从墙壁上滑下去以及晃动的手持镜头。

细腻到可怖。而所有的技巧和表演,都是像高考作文一样,写什么都是为了最初的立意。陈念第一次高考在考卷上写的作文是《写给二十年后的自己》,充满希冀;而《少年的你》真实地点出了校园暴力、少年保护、原生家庭、应试教育的痛点,它写给世界的话都是一些问题。在角落里。

如果没有妈妈,陈念会不会也会轻生?

陈念在审问室问警察的话,有谁能确切地回答吗?

暴力别人的人自己也承受着暴力,那么到底如何消弭暴力?

电影里,小北和陈念给出了他们的答案,“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那么电影之外呢?

我们已经不是少年了。少年时光已去。但《少年的你》给我们的回答是,那意味着我们终将逐渐拥有保护他人的能力。

“保护世界,保护少年。”这是电影最后千玺VCR里说的一句话,听完这句话就觉得似乎在这个故事里,我们应该找到一个角色。

图片来源

新浪微博 / 豆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