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商隐最冷艳的一首诗,四个字评语:冷艳绝俗!

 江山携手 2019-10-28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李商隐的诗往往能将将含蓄、朦胧的表现手法运用到了极致,表现出迷离的意境,而又能寄托深远,表达出士人伤感悲苦的情绪或对爱情的执著。
比如其《锦瑟》一诗,朦胧迷离,至今都无人能完全解读。一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唯美至极,但读来却是惘然茫然。还有“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看似言情,实则寄托了无限身世之悲宦游之苦。

李商隐善于用恋情题材和秾丽的词句表达政治寄托和身世情感,因而他的很多诗作曾一度被当作艳情诗解读。比如下面这首经典绝句《霜月》,意境优美,冷艳绝俗,却曾被后世当作艳情诗: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南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这首诗所写的诗深秋之景,诗题《霜月》就极为优美,既指秋霜秋月两种意象,又似乎喻月华如霜、霜色如月,意蕴隽永。
此诗仅有四句,表面意思也很好理解。首句“初闻征雁已无蝉”通过雁鸣、蝉息来点出时节乃在深秋。一句“百尺楼南水接天”道出了诗人登楼赏夜,月白霜清、水色天色相接之景。
后两句“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则想象月宫之上青女素娥在寒冷月华中风姿绰约,相互斗美!

整首诗表面看不过是说秋意寒冷、月白霜清的景色,这般景色倒也令人心旷神怡,给人以美的享受。但回过头来细读,诗境却是如海市蜃楼,空灵而寄寓深远。
诗人写霜月,既不描写霜,也不刻画月,却从月宫上的青女素娥写起,将青女素娥的绰约风姿雾鬟风鬓之美摘出来代表清秋霜月。仿佛勾勒出了月之魂,秋之意。
同时这也似乎是诗人高标绝俗的表达和追求美好的体现,寓情寄兴于有意无意之间。朦胧迷离,高情远意,世谓李商隐绝句“寄托深而措辞婉”,从这首诗中就可见一斑!
《玉溪生诗集笺注》曾评价这首诗为“艳情也”,显然这是不全面的,其托兴幽渺,岂是一句“艳情”所能概括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