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传佛教造像系列之「转轮王坐莲花手观音菩萨」

 摩诃般若波羅蜜 2019-10-28

菩萨的思想是佛教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对大乘佛教而言,其意义尤为突出。菩萨Bodhisattva的梵文原意是求觉悟者。实际上,他是智慧和慈悲结合。智慧指他对佛果或涅架的追求,慈悲指他对众生的解救。

菩萨要达到佛果,需经历漫长而艰苦的过程。每位菩萨必须修行六度(param叩)或称六波罗密多,即:檀那、戒、忍辱、精进、禅、般若,也有经典称十度,另加上方便、愿、力、智,经过菩萨十地,即10个阶段.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圆满佛果,菩萨要经历无数的劫。

尽管如此,他们的抱负丝毫不减,达到佛果以后,他们的目标是帮助众生脱离轮回,离开苦海。

转轮王坐莲花手观音菩萨

藏传佛教造像系列之「转轮王坐莲花手观音菩萨」,难得请收藏

(西藏或内陆 15世纪晚期)

莲花手观音菩萨是观音菩萨中最常见的形象之一,双手牵莲花,右手扶膝盖,左手撑身后,转轮王从姿,神态闲适。其胸前挂三层璎珞,一层在胸以上,颈以下,二层在心际,三层在脐部。身体两侧的莲花上各有三朵花,一朵为花蕾,一朵完全开敷,一朵已经凋谢。 代表佛、法、僧三宝。

观音菩萨,又译为观自在菩萨、观世音菩萨。是佛教最爱欢迎的尊神,有佛教信仰的地区就有观音菩萨的崇拜。据传说,生于阿弥陀佛观想中的一道白光,以广大的慈悲胸怀救济众生,代表了菩萨神格里最核心的部分,而成为佛教最重要的神祇。在西藏古代王国的创立者松赞干布和历代达赖喇嘛,均被看作是观音的化现,足以证明观音在西藏信仰之深。

观音菩萨的变化身很多,无法说清楚到底有多少,因为观音的新形象不断出现,除有十一面观音外,更有千手千眼观音,还有108尊观镜的变化,以外相表面其法力之广大,慈悲救拔之无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