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28 -------- 西周的月相没有统一标准: (-)西周诸侯青铜器已经有王年、月份,但是没有人以天数纪日,人人用月相标记日期。天子家谱的《今本竹书纪年》就完全不使用月相(日食月相很明显是后人推算改写的,太科学、太整齐了)。既然天子不用,我以为诸侯家就是各自发明,没有标准。 (-)西周天子为了保护自己的天机,不会出手干涉诸侯如何纪月纪日,所以西周诸侯青铜器上的月相用词,其定义都是各玩各的,没有统一标准! (-)例如西周诸侯们打从开始都是用新月日(朏日)为月始日,或许到春秋时代才发现不同纬度观新月,会发生朏日前后差一日、月头变成月尾的情况,然后才改用昏旦皆无月、整夜无月之日(朔日)做月始日。 (-)实际上,月份加日干支已经足够计日,为什么诸侯着书(周书尚书)或诸侯青铜器铭文就非加上月相不可?为什么天子家谱的《今本竹书纪年》就完全不采用月相呢?到现在一直想不通,唯一想到的是:除非干支计日是写给天子看,月相是写给贵族人看的,或者说诸侯贵族根本就不知道干支计日可以连续到无限远久,这才比较说得通。 (-)再看一遍:为什么西周纪日这么模糊不清?我以为真去纪日就会发现360日之外还有5.25日无法归类的问题,360日已经套住物候节气、深植民心,更也套牢八卦阴阳的算计,改?可是兹事体大,已经到了天子才能回答的高度,如再深究,梅雨天机恐怕就藏不住了,所以乾脆不倡导诸侯纪日:诸侯卑不得观天文,说穿了就是不准观日象算阳历,大家看月亮用阴历过日子就算了。 (-)历法与民间无关,因为民间不识字。尤有甚者,诸侯贵族谈月相几乎不用最容易辨别的朔望日,也不用简单明瞭的数字,十卄卅卌青铜器铭文上都有,就是不用来纪日,很是奇怪。或许当时不了解进位,只晓得一到十重复计数不知进位,十一到三十就不会进位了? (-)以上,西周诸侯金文的月相辞没有统一的标准,即便我们找到了合乎理性的解释,也不代表诸侯之间当即就产生了共识。想从月相归纳出西周的历法?建议各位不必考虑。 -------- 西周金文月相的合理解 (1)月相指的是月盈亏的影像。以下是我的看法: (-)吉: 新月到上弦月前一日,月球内侧面的光影界面是“一条内凹的明确弧线”,古人将这段时间的月相称作“吉”。注意吉字下面的口,金文的笔划就是个横躺的新月。 (-)霸: 上弦月当日到满月,月球内侧面的光影界面改变了,是“一长条外凸的模糊光影区”,我以为古人将这片模糊光影区称做“霸”,上弦月到满月、满月到下弦月,都看得到霸。 (-)魄: 下弦月后一日到月晦,月球内侧面的光影界面变成“一条外凹的明确弧线”,这段时间的月相称作“魄”。魄大约是光亮区越来越小、即将消失这样的意思吧。所谓魂飞魄散:魂打不碎的、只会整个飞走离开,魄就能拆分、还能逐渐散去,“生魄”就是月的光亮区逐渐在缩小之意。相对于“霸”,“魄”的使用次数是不合理的少。 (2)月相是随时在变动的,从夕昏到辰旦,无时不变异,只有无月和满月这两个月相可以维持超过一个晚上不变,其他都是分秒在变,甚难形容。 (-)月相可以分成(无月=朔,新月=朏,盈四分一,盈半月,盈四分三,圆月=望,亏四分一,亏半月,亏四分三,月尽=晦,无月=朔) (-)也可以写成(朔日、朏日、望日、晦日)【定点】 (-)古人喜用(初吉、既生霸、既望、既死霸)这类月相辞。【时区】 | 初八上弦 |(初吉、哉生明) →→ (既生霸) | ○ ○ | 初二朏 ↑ ↓十五望 |三十、初一朔↑ ↓ | 二九晦 ↑ ↓十六望 | ○ ○ | (既生魄) ←← (既死霸) | 二三下弦 (3)弦的形状是装在弓上的一条直线。 (-)地月遮影线: 初八上弦之日,我们刚好看到半个月亮,状似绷上了弦的弓,古人称之为“吉”或者“明”,这是象形造字的笔划问题,其实要表达的都一样,(士,日)指明亮,(口,月)指上弦半月的形状。“初”表示尚未形成,则初二到初七可称为“初吉”或者“生明”。 (-)日夜交界线: 从初八开始,地月遮影线落入月球本身的黑夜区,我们看不到了,看得到的是月球本身的日夜交界线,由于月球表面坑疤凹凸不平,造成交界线之处光影同生、形成一片相当模糊的光影区,古人称之为“霸”,初九到十四称为“生霸(模糊光影带来亮区)”,十五到十六满月称为“望”,十七到二十二称为“死霸(模糊光影带走亮区)”,二十三下弦之日,改称为“魄(魄=散,光亮区日去一片逐渐减小)”,是以二十四到二十八月称“生魄(光亮散失、暗区逐渐增加)”。 (4)定点定时混用: (-)四个定点:朔=无月,吉=上弦半月,望=满月,魄=下弦半月。 (-)四个时区:初吉=朔到吉,生霸=吉到望,死霸=望到魄,生魄=魄到朔。 (-)另外加上两个月相:朏=初二月出之日,是夜月牙突然露出。晦=二十九月尽之日,是夜月牙瞬间消失。 (-)朔=三十到初一无月之日,大月有三十、小月没有三十,实际上月相变化周期是29.53日,无论大小月,无月朔跟满月望都是1.75日=42小时,看是如何分配在前后36小时的两个夜晚而已,连续两个夜晚完全无月、或者只有一个夜晚完全无月,都有可能,而且是渐次发生。只是月相周期是无穷小数,也就是说:渐次发生偶尔还是要出现连续发生的状况。天文学上无穷小数带来的麻烦、多少史官因此被砍头,真是数不清了。 (5)后记 西周金文的月相记录似乎都偏向四时区月相,几乎不曾直接记录四定点月相,也就是说很可能时区就包括定点,例如:生魄包含无月朔,初吉包含上弦吉,生霸包含满月望,死霸包含下弦魄。还是老话一句:西周月相没有统一标准,金文显示诸侯月相都是各玩各的,根据这些不精确的青铜器铭文想要将记事精确到日?那是找自己麻烦而已,还是看月份加日干支比较准确,要记得诸侯记事的日干支是写给王看的,必定准确,月相是写给底下人看的,达意就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