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关秦腔名老艺人董厚生的传说关于董厚生很...

 汉茂油桃 2019-10-28
相关秦腔名老艺人董厚生的传说

关于董厚生很少有翔实的资料,多是传言,较为确切的是他原名董生祥,出生于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县马午镇羊圈村,并一直生活在那里,多在乡村县镇演出,曾加入过兴平一民间木偶剧团,在兴平、武功一带很有名气,兴平县民每有厚生演出皆奔走相告,争相一睹。
他的一些优秀唱段常在兴平县、咸阳市等广播电台播出,其中《孙膑坐洞》、《朱春登哭坟》两段被收录入秦腔专辑磁带发行。90年代中期后因病,很少登台。
据说董厚生在十多年前因车祸造成心脏位移,长年积病在床,以致家贫如洗,为了看病也偶尔强撑登台挣点小钱贴补家用,2006年初终因不治去世。
他有两个儿子,据说大儿子对秦腔极有天赋,在十一岁时就在兴平县专业剧团司职打鼓,可以打很多本戏,可惜在二十年前的一天在钓鱼时跌入池塘溺死。二儿子董保平十六岁,自小就十分喜欢操琴打鼓,因家境贫寒在初一时便辍学在家务农,在家常用砖块作鼓,锅碗辅之,竟也能打出本戏。陕西戏曲电台著名主持人陈爱美于2006年登们采访披露了董厚后生生前希望儿子上戏校的愿望,在各界捐助下,董保平才进入了西安艺术学院秦腔培训中心学习。
网上流传商芳会是董厚生的弟子,实际不然,商芳会是自小喜欢董厚生的唱腔,跟着董厚生的磁带和广播录音学唱,并自称是董厚生的弟子,直到2005年早已声名远扬的商芳会才与垂垂年老的董厚生在陕西农村电台秦腔直播节目中首次也是最后一次相会尊称了他老人家一声师父。据商芳会说当时看到慕名已久的董厚生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老人憔粹体弱骨瘦如柴,看上去那个牺惶呀,商芳会当时还掏出了身上200块钱给了董老师。
较确切的董厚生嫡传弟子是杨红梅,据说杨红梅与董厚生同台演出了十年,深得老人家真传,多次在陕西电视台秦腔大奖赛上获得一等奖,被誉为"艺苑红梅,秦腔一绝",这两年大有名声鹊起的势头。遗憾的是师父董厚生却从未登过陕西电视台这样的省级媒体,也从未获得过任何官方大赛的奖项,甚至连个媒体的誉称都没有。
按说董厚生与戏曲研究院没有什么可比性,将他们放在一起PK显得十分突兀。董厚生当其时只是一介穷的叮当响的连儿子上戏校都供不起的在戏曲界根本没人知道的走街串巷的民间秦腔艺人,戏曲研究院是陕西省政府唯一强力财政支持的财大气粗的国营大型剧团。然而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董厚生所代表的粗俗艺术的平民秦腔和戏曲研究院所代表的高雅艺术的名门正派的象征性意义。
关于董厚生没有多少可查的资料,网上的也大多是他的几个比较知名的音频片段,如《孙膑坐洞》、《朱春登哭坟》、《放饭》、《祭灵》、《火烧连营》、《大报仇》之类,其中《朱春登哭坟》因商芳会的再度演绎最为著名。《朱春登哭坟》又称《祭母》,是秦腔传统剧《牧羊卷》中的唱段。根据剧情,此段应为《放饭》后一折的内容,盖因传统剧的长年禁演等原因,《牧羊卷》只流传下常演的《放饭》一折,哭坟一段在正式舞台上消失,但这段悲切的唱段因特别适合哭丧,便在民间流传下来。董厚生是一个在80年代至90年代活跃在兴平、武功一带的民间秦腔艺人,在当地很有名气,同时期较有名气的民间秦腔艺人还有活跃在凤翔、天水一带的马天虎和活跃在甘肃平凉一带的张喜魁。80年代至90年代初正是建国后戏曲专业剧团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名门正派拥有任哲中、李爱琴、郭明霞、马友仙这样的大腕压轴,董厚生、马天虎、张喜魁之类的民间艺人自然名不见经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