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谈硕贝德的多重量价齐升逻辑

 Lwhyoj7u64mnrk 2019-10-28

硕贝德这支票,从15块开始做,持续加仓,持续在写文章说他的逻辑,相信很多人其实都看得很明白了。但是最近发生了几件事情,很多人开始动摇了,很多人抛弃了他,很多人不信任他了。虽然我知道现在这种情况,无论我再写什么,他们也不会信的,这些人天生就是来追涨杀跌,供养市场的,等他再涨起来的时候,不用你说,他马上比谁都兴奋。现在割硕贝德追信维的人,跟之前割信维追硕贝德的其实是同一批人。最近一阵子我都没写文章了,只在朋友圈分享观点,实在看不下去,周五说了要写,算是欠大家的,虽然我忙了一天现在累得半死,还是先给大家先补上了再睡吧。

先说说最近发生的几件事吧。

第一件事,是硕贝德三季度预告净利润不及预期,这个确实大家都预期错了5G业绩的爆发节点,但是过后再想,其实只影响了爆发的时间节点,丝毫不影响逻辑,反而更加证实了他再5G上的布局领先。一部分进来博短线的人,很自然在这次大杀跌中出局了,二板的大换手几乎已经把这批人赶尽杀绝了。

第二件事,是信维通信发了三季报后开了一个电话沟通会,很多人听了之后立马就叛变了,认为非此即彼,觉得信维会碾压硕贝德了。这部分人完全缺乏罗辑思维能力,卖了硕贝德去追信维的人基本会因小失大,得不偿失,后面我会详细比较一下这两者的增长逻辑,告诉你们谁才是增长之王。

第三件事,是周末大大带大家学习了一下区块链知识,然后整个周末都沸腾了,觉得所有资金都会去追区块链,硕贝德要跌停了。这部人,基本会被市场收割,这种事件驱动型的,基本是从哪来回哪去,被游资割韭菜,看看浙江龙胜,基本常年靠化工厂爆炸来支撑股价。

讲硕贝德的逻辑之前,先讲一下我的底层逻辑:量价齐升,这个量价齐升不是K线的量价,而是指的一家公司出售的产品,量升价涨。为什么?很简单的逻辑,销售收入 = 销售量 * 销售单价,这是世界上最简单的公式,在销售量和销售单价一个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另外一个增长,即会带来销售收入的增长,进而提高公司收入,在毛利率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公司利润也会提升,通常利润的涨幅比收入要大一些。这其实是推动任何公司股价上升的真理,不信你们去找,任何一家长期趋势牛股的公司,他的产品,要么销量涨了,要么销售单价涨了,要么两个都涨了。当然了,乱炒的垃圾除外。

知道了这一点,就知道了我为什么一直讲量价齐升了吧,量和价,有一个涨就能催生牛股,如果销售量和销售单价同时增长呢?当然是黑马大牛股了啊!通常我都只找量价齐升的股票,这种票实际上最安全,因为如果实在有什么不幸,有一个不达标,还有另一个条件也能保证他做不了黑马大牛股还能做支牛股。题外话,量的因子大于价,如果找不到量价起升的,次优应该找量升的,也就是:量价起升 > 量升 > 价涨。

另外说明一下,股价的变化来源于公司的内在变化,是要拿公司的现在跟公司的过去、跟公司的未来比,所以你拿硕贝德跟信维通信来比,首先思路就错了,毫无逻辑,不可能得出什么靠谱结论来。拿硕贝德换信维的人,好好把这段话多读几遍,也好好捋捋自己的逻辑思维,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了解了以上我的底层逻辑,我们可以来看看,硕贝德有没有量价齐升逻辑了。

硕贝德跟量价相关的增长逻辑,起码有三个:

1、华为在售手机渗透率提升

2、华为5G手机渗透率提升

3、手机换机潮带来的手机出货量下滑趋势扭转甚至提升

4、华为天线份额提升

下面我们来逐条解释

1、华为在售手机渗透率提升,这是硕贝德增长的最主要逻辑,这个在上一篇文章重点讲过,核心逻辑是硕贝德切入换位产业链后的渗透率爬坡,需要一段时间达到顶点,现在还在爬坡增长过程中,这跟手机的生命周期有关。比如今年华为已经出货2亿台手机了,这2一台手机中,可能有相当数量是2018年前投产的旧机型,那时候,硕贝德还没有切入华为产业链,这些出货量,实际上跟硕贝德没有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旧机型逐步退场,硕贝德在华为在售手机渗透率会逐步提升到跟他的在华为手机天线的市占率相当。这会带来一个神奇的累计效应,就是即使没有5G,硕贝德的手机天线这块业绩都会持续增长,月复一月的增长,时间站在硕贝德这边,量越来越大吧。

2、华为5G手机渗透率提升,抛开华为5G手机21根天线价值量多少钱不说,有说2美金的,有说10美金的,其实我不是很关心他绝对值多少,我只关心他比4G手机的价值量提升比例多少,这个问题大家要重视,没有必要陷入具体数据中,那个不重要,目前市场共识,5G手机天线价值量比4G手机增长100%,如果5G手机天线价值量是2美金,那么以前4G手机就只有1美金呗,1美金支撑了市值80亿,2美金支撑市值多少亿?这样去算,你会陷入到牛角尖里去了,股价是看涨幅的,不是看涨几块钱的。划重点:5G手机天线价值量比4G手机多一倍,这个信维的电话沟通会上又证实了一遍。现在知道了怎么思考这个问题了,然后再来看,华为5G渗透率提升,会带来什么?是不是硕贝德销售商品的平均单价提升了价涨!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在华为5G产品上,硕贝德明显走在了信维的前面,从mate20pro硕贝德供货比例超过80%,到mate20X5G独供,前面这两个都是公告过的不用怀疑,到现在mate30 5G系列目前已经证代答复是'主要供货商',最终很可能也会重复mate20pro的故事,供货比例超过80%可期,等后面看看会不会披露把。而信维通信的说法是,明年大概率拿到一些订单,好好体会这个说法。从大环境上,5G市场看中国,5G技术看华为,而且华为海外市场受阻,一定会猛攻5G带节奏,通过5G的领先优势狂打友商,基本上华为和5G要划等号了。华为5G天线的最大受益者,就是硕贝德。不要信什么硕贝德亏本给华为做的鬼话,这毫无逻辑,怎么可能,顶多毛利率比信维低一些,比如信维接近40%的毛利,硕贝德35%以下,接近30%,这对他来说已经足够了,因为他以前就是个垃圾,指纹和封装才10的毛利率。

3、手机换机潮带来的手机出货量下滑趋势扭转甚至提升,5G的到来可能会带来换机潮,这个不用说,整个手机产业链都共同受益。量增。

4、华为天线份额提升,这也是硕贝德的一个趋势,从切入华为产业链就迅速提升到主供位置,份额提升非常快,同时因为实体清单的原因,安费诺必然退出,这部分份额会被分食,份额还会更进一步提升。量增。

以上4点只说了手机天线部分,实际上基站天线,这块是纯增量,四季度放量大家可以根据任正非讲话就可以算出来了,明年基本有个大几亿的收入,净利润大几千万基本是没问题的。车载天线也是要放量,具体会放多少,不知道,明年个把亿有吧,先不算他了。

做一个非常保守的预估,明年硕贝德的扣非净利润,至少2亿,后年至少4亿。今年多少呢?估计在7000万-8000万吧。这个业绩,能支撑现在的估值吗?很多人说贵,贵吗?2亿/8000万 = 2.5,明年150%的增长,4亿/2亿=2,后年100%增长。明年150%增长,今年年底给150倍贵吗?8000万 * 150 = 120亿,后年100%增长,明年年底给100倍贵吗?2亿 * 100 = 200亿。今年年底120亿,明年年底200亿,这个估值,可以说,极其保守。实际上今年的股价是看的明年的业绩,这叫预期,你用120亿/2亿 = 60预期pe,200亿/4亿 = 40预期pe,这其实很合理。

再来看看信维通信,以上4个逻辑,他有几个?第1个明显没有,他说参与了华为所有机型,这是他的优势吗?辩证来看,他这块没有增量了。第2个,他也会受益,第3个,他也会受益,第4个,他受益有限。还有就是,对于信维通信来说,相比硕贝德有两个不利因素:1、天线收入占比不如硕贝德高,他的收入构成里,无线充电、EMI/EMC、连接器占了50%,这些产品的增长量应该不如天线,会导致他整体增长比例不高。2、华为收入占比不高,华为是信维的第三大客户,这会造成他受益5G明显不如硕贝德。当然了他有苹果,但主要是无线充电,5G没苹果啥事。硕贝德毫无疑问是华为占比第一,我估计他年底华为占比超过50%,而且硕贝德的天线收入占比中报就超过50%了,年报起码70%了。这说明硕贝德充分受益5G、受益华为、受益天线。所以我们看到市场给信维的估值不高,才40多倍,why?增长不高啊。按照官方的预测,今年50亿,明年70亿营收,也就是收入增长40%。净利润增长不知道多少,他们的股权激励是按营收达成的,管理层会不会为了达成目标降低毛利率?不知道。给多少倍估值?按照公司电话沟通说法,4季度还会有一个下降,想想都害怕啊。

很多人说信维通信的确定性比硕贝德高的,真是捏把汗啊。上面提到的4个因素,应该是乘数关系,硕贝德4个变量都是增长,即使有个把意外,也影响不大。信维有几个?他万一碰上了个把意外,会不会很惨?所以我的结论可能跟大部分人相反,我认为硕贝德的确定性远高于信维,所以我选择了硕贝德,而不是信维。拿他俩直接比没有意义,让他们自己跟自己比,然后看他们各自的变化,谁的变化大,这是我的方法(所以那些比他俩收入的,比他俩专利的,不知道你们怎么想的)。我认为硕贝德变化巨大,正在从10分变60分再变100分的路上,目前大概20分。而信维是从90分跌到60分目前奋力重回90分的路上,目前大概70分。所以,那些想硕贝德换信维通信的,可以好好想想。也许,过不了多久,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对于区块链,还是那句话,不要跟人比傻,跟人比聪明。

最后,延伸一下,可以想想下面几个:

同花顺有没有量价齐升逻辑?

汇顶科技有没有量价齐升逻辑?

浙江龙盛有没有量价齐升逻辑?

猪肉有没有量价齐升逻辑?

区块链有没有量价齐升逻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