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很容易导致自己变蠢的4大疑凶

 九州君子好人 2019-10-29

①“一心多用”很容易造成大脑受损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自己能够一心多用而沾沾自喜,并标签定义为这是智慧聪明的象征,听着音乐写作业,看着电视剧加班敢文案都是常有的事情,也有很多人一边办公,一边打开购物或者新闻网页两不耽误,觉得既能娱乐,又能赚钱是件皆大欢喜事情,然而生活中或许兼顾多个问题不是坏事,却不等同于同时应用开启,这是不同的两个概念问题。

神经系统科学家Loh&Kanai发现,经常同时使用多种电子设备的人,其大脑中与认知和情感控制相关的区域灰质(脑、脊髓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聚集的地方,是中枢神经系统对信息进行深入处理的部位)密度较低,“一心多用”极有可能会给我们的大脑带来损伤。

人其实就是一部机器,从出产就会有相近的使用日期,而最终它的真正寿命却会因自己的保养程度而定。大脑这部设备同时启用,很容易造成“设备损伤”

②网络搜索和打字功能让人开始思维衰退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拿起笔写字的时候,明明再熟悉不过的字,却莫名竟然忘记了它的样子?结果打开输入法,敲出这个字临摹才可以,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遇到任何问题,不是思考而是本能打开网页,输入XX问题,然后回车查看提问解决方案如何处理?网络的发达时代,的确成为了我们充实和生活最佳的武器,可凡事利弊同体,当习惯依赖于工具,人的大脑反而开始消极怠工,变得很多事一旦没有了互联网都无法开始。

通过便捷的互联网搜索信息,的确会让人最为快速的知道一些未知的知识,也往往会给人一个错误的信息,让我们觉得自己真的很行,其实事实上人们并没有通过网络记住实际有用的信息,而是娱乐性的东西占据了更高比例。

不要以为都是学历太低惹的祸,不乏一些高知人群也经常遇到雷同的问题,因而常常感慨一句自己难道不经意间格式化了自己多年积累的知识?所以不要故步自封,记得鞭策自己不断的充值学习,这样才能不断让大脑进行实时的更新。

③专家综合征

如今有些所谓的权威,有些所谓的专家,一些是噱头,而有些只是针对个例的观点进行单一事件的剖析,没有关联性,也缺少更为综合的总结,甚至可以说一些打着专家幌子的宣传缺少了最基本的科学性,就会有人偏听偏信,在未作出自己分析判断以及验证的情况下就遵循“专家说”最终离真相越来越远,吃亏的还是自己。而那个伪“专家”的论点也终将成为“砖家”专门砸这些盲目信名誉品牌的人。

④身体过度消耗

不管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还是为让家人和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我们大多都是近乎于极限消耗着自己的体力,健康的消耗凭借着自己还年轻,暂时或许还未出现明显的问题。但据研究发现,身体和心理的压力可以相互作用,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疾病,在疲劳状态下,个体的任务能力表现降低。

所以看似励志正能量的行为,一方面埋下了健康的隐患,另一方面在人极度疲惫的情况下效率会更低,出错的概率也会相对提高,所以记得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它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本钱。机器都有停机或维护的时候,何况我们只是人,执拗的坚持反而会让我们的反应速度减慢,应变能力变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