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包青天》里,包青天大人为何不可能拿出“尚方宝剑”?

 脑洞趣味历史 2019-10-29

《包青天》一剧刚播出的时候非常热门,每当看到包大人拿出尚方宝剑的时候,都一阵热血,因为这往往意味着一个小人即将倒台。

长大后,才发现自己对于包公究竟有多大的误会。首先,包公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一脸黑黑的,其次,他也不可能拿出“尚方宝剑”来斩杀昏臣。

提到肤色,只是想说明一个概念,这也是我们和古人之间总是产生理解偏差的重要原因。由于古今认识事物的程度不同,出现的新生事物种类繁多,我们和古人之间产生了文化差异。这种情况下,我们依然按照现在的思维去考虑古人的话,就很容易产生误差。

包公所用的“尚方宝剑”,在汉代就已经有了。只是一开始,“尚方宝剑”的含义指的是“尚方”存放的宝剑罢了。因为“尚方”这是指的为宫廷制造和存放饮食器物的官署,所以汉代还有“尚方宝刀”“尚方宝剑”之类。

“尚方宝剑”指代皇权是之后历朝历代的皇帝加强集权政治时期的事情了,皇帝将“尚方宝剑”赐给大臣,表示自己对他们的欣赏,这是尚方宝剑一开始的用法。

如果像电视剧那样拿着尚方宝剑就可以算作钦差大臣的话,是万万不可能的,在宋朝以前,除非皇帝特别声明,否则并不存在谁拿把皇帝赐予的剑就拥有特别的权利了。

尚方宝剑在宋代出现转变,和他们重文轻武有关,因为赵匡胤本人就是黄袍加身发动兵变起的家,所以他非常忌讳手下握有兵权的大将,还专门发动了“杯酒释兵权”的事件来收拢大臣们手中的兵权。赵匡胤的行为被他后代继承,像一官多职、文臣领兵、文臣监视兵权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

《武经备要》记载:“本朝之制,大将每出讨,皆给御剑自随,有犯令者,听其专杀。”

从此处,我们看到,宋代的时候,出现了皇帝为了让大将在征讨敌人时,能够安心指挥,还会送出“尚方宝剑”供其指挥军队用。

但宋代的“尚方宝剑”使用领域却有局限,并不是谁都可以拿着用的,只有行军打仗时,皇帝才会给大臣赐予宝剑,让其便宜行事。也就是说,在宋代的时候,大家还是将尚方宝剑用在军事领域,所以,像《包青天》中,包公用来判案,逮捕位高权重的犯人,显然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宝剑的作用从军事领域到政治领域的使用,有明确记载是在明代的事情了,明代刘伯温说过:“先封尚方剑,按法诛奸赃。”

在此处,就明确指明持有尚方宝剑的人,可以”诛奸赃“。

剧中给包公“尚方宝剑”,显然是为了彰显正义的力度,让包公遇到抵抗的罪犯时,有应对的措施。正是这种述求,导致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对于尚方宝剑的印象便总是和铲除奸邪的职能联系在一起。

与其说是皇帝赋予了尚方宝剑生杀大权,不如说是皇帝、百姓对于治理朝政,渴望建立一个美好社会的共同述求,催生出了这样一把具备着美好气质的兵器。尚方宝剑在演变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忽略了它宝剑的属性,而是将其当作心中对正义的期待。也正因为它,让古代的百姓们敢于在遭遇不公时,像朝廷伸冤,因为百姓们相信,一定会有一柄宝剑去扫除阴霾,恢复朗朗乾坤。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参考资料:《武经备要》《宋史》《明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