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是西域三十六国中七大强国之一,它的地理位置极为特殊,恰好位于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上,又是匈奴和汉朝势力的缓冲地带,这也造就了它极为尴尬的外交局面。
楼兰国西南通且末、精绝、拘弥、于阗,北通车师,西北通焉耆,东当白龙堆,通敦煌,处于丝绸之路的要冲上。虽然它本国的实力在西域众国中可以称雄,但和匈奴和汉朝相比起来,人口、军事力量都不是一个层级。楼兰古国在汉匈之间“不两属,无以自安”,所以,楼兰国的做法就是往两个国家都派遣人质,谁强就臣服于谁。 楼兰遗址 一、辉煌的楼兰文明 如今的罗布泊是一片沙漠,但在当时却是绿树环绕,水源丰富的那种,甚至还可以在上面划船游玩。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有限的人口,造就了这个国家商业发达、农牧渔共同发展的情况。
除了担当商路之外,他们还要负责“负水担粮,送迎汉史”,但由于其摇摆不定的特性,汉朝对于楼兰人的信任程度并不高。 楼兰美女复原图 作为一座富饶的商业城市,楼兰人本土的特产品包括陶器、牛羊、胡杨木、兽角工艺品和草编产品。遇到想要通过沙漠,又不熟悉路的商旅,楼兰人还可以提供骆驼并担当向导业务。楼兰人的官方语言是中亚卢文,而他们的民族语言却是“吐火罗语”,吐火罗语是一门号称全世界都不超过两位数的人能够读懂的古语言,我国吐火罗语的最高成就者是季羡林先生。 吐火罗语 二、楼兰古国的灭亡之谜 楼兰古国的突然消失并不突兀,而是一个缓慢持续地过程,这其中楼兰人和大自然都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来自大自然的因素有两方面:1、塔克拉玛干沙漠干旱气候的影响和地质运动时期的遗留问题,导致罗布泊整体环境还是“地沙卤少田”;2、塔里木河河道的变迁,这个问题导致丝绸之路上许多古国因为缺水而消亡。 太阳墓遗址 人为因素:1、楼兰人过度开垦,加上本身缺少完善的水利设施用于灌溉,土地的沙漠化现象越来越严重;2、楼兰人对太阳墓(用木头叠七层类似太阳的外观,一座墓小的需要几百棵树木)的热衷,导致大量树木被砍伐;3、公元448年,北魏进攻楼兰,楼兰亡国。 东晋的法显大师在《佛国记》记载自己看到的楼兰古国遗址: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 楼兰遗址 这座屹立于沙漠中的绿洲文明,就这样在内外因共同作用下,消失在了历史的河流中。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