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通讯录里的“人脉”? 很多人混迹于酒场,动辄见面扫个微信二维码,要么就是留个电话号码。 说自己认识某某领导,某某老板。 那么接下来呢? 可能大半年时间都是躺在通讯录里一动不动。 我想告诉大家但是,认识的人多,不代表人脉广,将这些资源变现,才叫人脉。 要让别人为你产生价值,要么是你们之间的情分足够,从小具有深情厚谊,或者成年后有够硬的交情,或者你曾经帮助过他,他欠你的人情。要么是你能给别人带来价值,因而值得别人的付出。 人脉不是你和多少人打过交道,而是有多少人愿意主动和你打交道! 人脉不是你利用了多少人,而是你帮了多少人! 人脉不是有多少人在面前吹捧你,而是有多少人在背后称赞你! | 02 认识人多 不代表人脉广 上大学的时候,班里有一位同学特别热衷于参加学生会和社团,我们在寝室看不到他的踪影,平时经常在我们面前,吹嘘自己认识哪个学院的学生会主席,昨天和哪个社团的大佬一起喝酒。 当时我们常常暗地里笑话他: 「年纪轻轻,官场上的手段都是摸得一清二楚。」 那哥们平时不好好学习,光是英语就挂科两次,毕业并没有找到如意的工作,毕业后,那些当年一起喝酒吹牛的主席部长们没一个搭理他,都是毕业就不联系。 我也是在那时就明白了:认识的人多,不代表人脉广。 很多人常常把社交等同于「混圈子」「找人脉」「跪舔」「拜码头」,其实不然。 混这种圈子得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做虚伪甚至是无用社交。 其实也可以这么理解,在你不够强大的时候,有些人选择用“强颜欢笑” “跪舔”来积累资本,期待有朝一日等自己强大起来,这些“沉睡资源”能够被激活。 但是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是“沉睡资源”。 在利益主导的社会,谁能给我带来利益我就联系谁,我甚至都不在乎他跟我的三观合不合,我只在乎他能不能帮我赚钱。 也就是说,「可交换价值」越大,你能够吸引的人就越多,愿意主动跟你打交道的人也越多。 俗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人」,穷的时候亲戚朋友在身边也很少来往,富有的时候就算远在在深山老林亲戚都会来找你。 在这个基础上,建立有效人脉关系的第一步,就是建立自身的价值和提升自身的价值。 这种价值,可以是专业价值,比如你具备很强的职业能力;也可以是链接价值,它指的是,你可以成为一个关系网络的结点,能够介绍对彼此有价值的人给对方;还可以是团结价值,提升本阶层的谈判地位。 既然这样,与其花费那么多时间去攀附关系强求链接,倒不如扎扎实实把基本功打好,很多时候,有目标的积累,往往强过无脑跪舔。 你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你更应该在以下方面努力:
| 03 最好的方法就是“利他” 有年轻人问过俞敏洪怎样才能和他变成朋友? 俞敏洪就问那人:你用什么来和我变成朋友? 那人回答说可以帮俞敏洪扫地拎包,俞敏洪的答案是什么? 当然是一口回绝,像他这样的人哪需要什么人来拎包和扫地。 有时候,常常看到很多人热衷于和各种大佬攀关系、做链接,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过: 你加了别人的微信之后,如何进行下一步的有效社交? 还是说就让对方在通讯录里继续睡大觉? 在加入圈子时,一定要注意,要减少无效的社交,而且你要明白,如果自己缺乏「可交换价值」,一切社交都没有用。 要想建立好的人脉,最好的方法其实就是利他,而不是在意短时间内的利益得失。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所有的社交核心都是从利他开始。 需要指出的是,寄希望于通过社交手段在本阶级内提升自己的阶层地位是有可能的,但是想要改变自己的阶级出身,难于上青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