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青年:认识的人多,不代表人脉广

 繁星1 2019-10-29

躺在通讯录里的“人脉”?

很多人混迹于酒场,动辄见面扫个微信二维码,要么就是留个电话号码。

说自己认识某某领导,某某老板。

那么接下来呢?

可能大半年时间都是躺在通讯录里一动不动。

我想告诉大家但是,认识的人多,不代表人脉广,将这些资源变现,才叫人脉。

要让别人为你产生价值,要么是你们之间的情分足够,从小具有深情厚谊,或者成年后有够硬的交情,或者你曾经帮助过他,他欠你的人情。要么是你能给别人带来价值,因而值得别人的付出。

人脉不是你和多少人打过交道,而是有多少人愿意主动和你打交道!

人脉不是你利用了多少人,而是你帮了多少人!

人脉不是有多少人在面前吹捧你,而是有多少人在背后称赞你!


 02

认识人多

不代表人脉广

上大学的时候,班里有一位同学特别热衷于参加学生会和社团,我们在寝室看不到他的踪影,平时经常在我们面前,吹嘘自己认识哪个学院的学生会主席,昨天和哪个社团的大佬一起喝酒。

当时我们常常暗地里笑话他:

「年纪轻轻,官场上的手段都是摸得一清二楚。」

那哥们平时不好好学习,光是英语就挂科两次,毕业并没有找到如意的工作,毕业后,那些当年一起喝酒吹牛的主席部长们没一个搭理他,都是毕业就不联系。

我也是在那时就明白了:认识的人多,不代表人脉广。

很多人常常把社交等同于「混圈子」「找人脉」「跪舔」「拜码头」,其实不然。

混这种圈子得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做虚伪甚至是无用社交。

其实也可以这么理解,在你不够强大的时候,有些人选择用“强颜欢笑” “跪舔”来积累资本,期待有朝一日等自己强大起来,这些“沉睡资源”能够被激活。

但是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是“沉睡资源”。

在利益主导的社会,谁能给我带来利益我就联系谁,我甚至都不在乎他跟我的三观合不合,我只在乎他能不能帮我赚钱。

也就是说,「可交换价值」越大,你能够吸引的人就越多,愿意主动跟你打交道的人也越多。

俗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人」,穷的时候亲戚朋友在身边也很少来往,富有的时候就算远在在深山老林亲戚都会来找你。

在这个基础上,建立有效人脉关系的第一步,就是建立自身的价值和提升自身的价值。

这种价值,可以是专业价值,比如你具备很强的职业能力;也可以是链接价值,它指的是,你可以成为一个关系网络的结点,能够介绍对彼此有价值的人给对方;还可以是团结价值,提升本阶层的谈判地位。

既然这样,与其花费那么多时间去攀附关系强求链接,倒不如扎扎实实把基本功打好,很多时候,有目标的积累,往往强过无脑跪舔。

你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你更应该在以下方面努力:

如何在专业领域,提高个人影响力?

如何通过个人能力,在职场最大化加强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如何团结大家,提高谈判地位?

  03

最好的方法就是“利他”

有年轻人问过俞敏洪怎样才能和他变成朋友?

俞敏洪就问那人:你用什么来和我变成朋友?

那人回答说可以帮俞敏洪扫地拎包,俞敏洪的答案是什么?

当然是一口回绝,像他这样的人哪需要什么人来拎包和扫地。

有时候,常常看到很多人热衷于和各种大佬攀关系、做链接,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过:

你加了别人的微信之后,如何进行下一步的有效社交?

还是说就让对方在通讯录里继续睡大觉?

在加入圈子时,一定要注意,要减少无效的社交,而且你要明白,如果自己缺乏「可交换价值」,一切社交都没有用。

要想建立好的人脉,最好的方法其实就是利他,而不是在意短时间内的利益得失。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所有的社交核心都是从利他开始。

需要指出的是,寄希望于通过社交手段在本阶级内提升自己的阶层地位是有可能的,但是想要改变自己的阶级出身,难于上青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