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每位爸爸妈妈都学习过家庭教育的一些工具,方法,甚至思想。那么为什么孩子还是像之前并没有变化吗? 其实,作为爸爸妈妈要想真正的落地家庭教育必须要有三个力来保证, 第一个力是思想力,第二个力是觉察力,第三个力是地头力,也是行动力。 ![]() 思想力,觉察力和行动力是递进的。思想力是基础,没有思想力就不知道如何觉察和行动。只有思想,没有觉察和行动,思想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没有觉察就没有行动方向。所以,有觉有思想力,觉察力,和地头力才会真正的做到知行合一,最后做到家庭教育的成功。 思想力就是我们学到的思想和方法,思想力会让我们看得很远,看懂很多事情。 头脑里知道如何教育孩子。觉察力就是让我们知道如何走进孩子的世界,如何学会站在孩子的立场看问题,与孩子同频。这样就很容易处好亲子关系。地头力是最后的关键,即便思想再高超,也知道如何做。但是就是最后没有做到。这就好比“功亏一篑”一样,是比较可惜的 那么是什么在阻碍行动力呢? 阻碍一个人的行动力的因素很多,其中惰性和恐惧是主要因素。比如,小时候,在萤火虫飞舞的夏夜里,总会有大人故意讲些恐怖的故事吓唬我们。懵懵懂懂地听过的那些故事,一直长留在孩子的大脑里,直到长大成人,那些恐惧依然潜藏在孩子的心底,影响着孩子人格和人生的发展。孩子的心中一旦埋下一颗恐惧的种子,就会背负一个无形的枷锁束缚他的成长,对孩子未来的发展道路将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障碍。 非独立期的孩子,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都需要父母付出精力。 尤其是精神人格的形成非常重要,非独立期的孩子们需要父母花费更多的心力扶植其养成阳光、正面的心态,只有拥有健康的思想,未来的人生才会走在更加顺畅。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还必将遇到一个很大的敌人,那就是惰性。家庭教育中的关键一环就是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的目标就是为了让孩子一生幸福、成功和快乐,而惰性对于孩子的一生负面影响非常大,如果不能尽早有效地帮助孩子克服惰性,将对孩子以后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很大的障碍。帮助孩子克服惰性是教育孩子不可忽视的重点。惰性不是懒惰,懒惰指一个人不做任何事情,只想做寄生虫,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惰性就像惯性,局势人们保持原有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惰性表现为不思进取,不求改变,习惯于墨守成规。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清晰地知道,我们是在帮他克服惰性还是帮他克服懒惰。 以上是笔者给大家的一些建议,各位父母不妨也可以试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