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分或一英寸的经线根数 我们称为经密 原来经密就是一个标准单位内的根数呀? 没错 就是这么简单 还有还有 分辨率就是一英寸内屏幕的点数 比如我们扫描时的分辨率是300DPI 那也就是一英寸内300个点 今天说一下几个问题 1、上机门幅(筘幅)与成品门幅的关系? 2、上机经密与成品经密的关系? 3、上面纬密与成品纬密的关系? 正常情况下上机门幅肯定大于成品门幅 为什么? 因为上机的时候布是被撑开的 下机或者水洗后 布样就会自然回缩 机器门幅208CM 成品的门幅是170 CM 那么就缩了38Cm 问这布的缩率是多少? 缩率 = (上机门幅 - 成品门幅)/ 上机门幅 那么代入具体数值看看吧 (208-170)/208 = 约0.18(18%) 那么成品门幅,上机门幅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吧 中间就是差了一个缩率 成品门幅 = 上机门幅 X 得布率(即1 — 缩率) 208 X 0.82 = 170CM 上机门幅 = 成品门幅 / 得布率(即1-缩率) 170 / 0.82 = 207CM 这是关于上机与可成品门幅的一个关系 其实上机的纹针数是一样的 同的纹样数 上机的时候门幅大 下机后的门幅变小 其实就是经密变大了 因为布收缩了 一公分的经线根数肯定更多了呗 知道这台机器的是2640根 上机经密是76根/CM 那么我们可以知道单幅筘幅 (上机的时候的单个花回大小) 2640 / 76 = 34.7Cm 这里我们都能算出几花了 因为是208CM,一花是34.7,那自然是6花机了 208 / 34.7 = 6花 我们已经知道缩率 有了上机经密 那么可以轻易算出成品经密 或者说 我们根据这布分析出了成品经密 如果知道这缩率的话 上机经密就能安排正确了 成品密度= 上机密度 / 得布率(1—缩率) 76 / 0.82 = 92.7根/cm 上机密度 = 成品密度 X 得布率(1—缩率) 92.7 X 0.82 = 76根/cm 前面的计算对不对呢? 最后验证一下吧 上机经密 = 一花纹针数 / (上机门幅/花数) 2640 / (208 / 6) = 76根/cm 成品经密 = 一花纹针数 / (成品门幅/花数) 2640 / (170/ 6) =93根/cm 这个我只要讲一句话你就明白了 一个算胚布(机上)密度 另一个计算成品的密度 我们在意匠处理的时候 都是按成品的经纬密绘图 因为经缩率与纬缩率通常是不一样的 您按上机经纬密画的图 那么织出来看上去正的 但后处理后往往有点变型的 而按成品密度的话 在机器织造的时候可能看上去有点略变型 但是后处理以后就变成完全正的图案了 你如果不是太能理解 我给您的解释 那也不要紧 你就把这几个公式背下来好了 保证让你受用一杯子 一辈子太长 一杯子正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