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孩经常偷拿家里钱怎么办?

 晦峰廊 2019-10-29

  小孩经常偷拿家里钱的话,家长首先反思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特别是涉及经济问题的时候,是否尊重孩子的消费理念?是否满足了孩子的需求?是否满足了孩子的某些夙愿?如若没有及时改变教育方法,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孩子虽小,但在生活当中,孩子也有自己的交际圈,对物质的要求只要合理,家长应该支持,就会避免在家偷拿钱的坏习惯。

  1.孩子喜欢零食、玩具是孩子的天性。无论在学校同学面前还是在朋友面前,零食、玩具就是孩子增加友谊的纽带,同时通过分享,也培养了孩子与人和谐共处的局面,有时候吃、玩不是主题,关键在于通过零食、玩具这个媒介找到了兴趣爱好相同的朋友,所以孩子就需要有支配钱的权利,囊中羞涩的时候就像大人一样出门没有安全感。

  所以,家长可以在孩子小学的时候,1到3年级可以考虑一月给孩子二三十元零用钱,但前提条件不能乱花,虽有支配的自由同时也有支配的合理规划;在孩子4到6年级,由于孩子年龄渐长,可以把零花钱涨到50元,可以买零食、玩具、学习用品,还可以偶尔给同学买生日礼物,或者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买个小礼品来表达心意,既是对爱心的培养也是对正确使用货币的培养,同时还满足了孩子是钱的主人的心愿,何乐而不为呢?

  钱只是获得需求的手段,家长正常看待、理解、使用,孩子就正常对待,越不遮掩就越没有神秘感。

  当孩子能独自支配钱的时候,出门购物不妨让孩子当总管,感受一下被爸爸妈妈信任的感觉,感受一下小大人的感觉;体验一下用钱的舒畅以及身上装钱的满足感。我女儿小学的时候,每次出门购物,我都会说我们需要去买什么,女儿就写一个清单,进了超市,我在特定地点闲逛,女儿拿着纸条就去独自购物,购物结束我俩去收银处买单,我会给女儿我预算的大致的钱数让她去结算,我在外面等待,付款结束,我收拾东西,她算好需要找回的钱数如数交给我,这样做既培养了女儿熟悉超市物品的归类,又帮助妈妈分担家事,又亲自体验购物的乐趣,还了解了物价以及家里的开销,我总认为优秀的孩子不仅仅是成绩好,而是在日常生活当中能独当一面,做生活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总之,家人就是孩子的镜子,家人面对生活坚强自信,对待他人平易近人,对待工做兢兢业业,孩子从父母的身上看见了曙光和希望,看见了榜样和未来,孩子就会是坚强的,淡定的,幸福的,从小就会懂得钱只是身外之物,要想得到唯有努力。无论是情商、智商、逆商,还是财商教育没有年龄大小之分,有的只是在合适的年纪做合适的事,健康的孩子应该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更是情商智商逆商财商的共存在、齐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