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详情

 谢保安 2019-10-29

王光照先生新书“这里,那里,潮起潮落”首发式所想到的......


二零一三年六月九日上午九十三十分,如梦轩文化沙龙召集了王光照先生的新作“这里,那里,潮起潮落”发布会。到会的有武汉地区四十六年前著名叱咤风云人士,有如梦轩部分朋友,有武汉一中,实验中学,东湖中学,二十九中学及其他中学的老三届朋友,有从事文革研究的现代学者,有王光照先生的老同事及亲属,特别提到的,还有当年百万雄师的两个举足轻重的首席人物,刘敬胜(作战部长),张迪杰(联络部长)。共计六十余人。
王光照先生是原武汉锅炉厂的职工。而武汉锅炉厂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在武汉的重点基建投资项目。因此,在武汉具有相当的份量与影响。文革开始后,武汉锅炉厂即成为武汉地区造反工人运动的摇篮之一。武汉地区造反派“钢工总”的部分领军人物均来自于该厂。王光照先生即是该厂文革领导层革委会委员之一。
岁月流逝了四十六年。当年的叱咤风云的豪气与改天换地的壮志随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早已变得依稀模糊。唯有留在心底的忧国忧民的悲壮情怀,还伴随着时代进程的步伐,不时地掀起阵阵痛楚的涟漪。因此,王光照先生依然感觉到,自己还有一份责任,还有未了的情,这就是,用自己的笔,真实地记下那曾经在中华大地上,自己亲历演绎过的地覆天翻的悲烈大剧。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文化断裂的文明史。但,因为战乱,朝代更替后而对前朝辉煌的人为抹杀,导致文史的失真或缺失,从而使后来人难以明辨是非而争执不休。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华大地发生的那次轰轰烈烈的“文革”运动,无论这个运动被后人认同或反对,都不能影响中华历史为它留下一页重要篇章。那么,这重要的一章,是由后来人杜撰呢?还是由亲历者记述?答案是显然的。
武汉,这个长江中下游的特大都会,在“文革”这段特殊历史时期,展现出了它的非常风貌。后人只要想研究“文革”,就绝对绕不开武汉,绕不开武汉的“七二零”事件。就必须面对武汉的“造反派”及“保守派”这两大实力派别。
王光照先生的新书“这里,那里,潮起潮落”,以及吴焱金先生,曹承义先生,杨道远先生等亲历者的著述,还原了武汉“造反派”真实的历史,让真实的历史起到了“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的正面作用。
假若,当年所有的“造反派”及“保守派”的亲历者,都能将他们的文革中的经历如实地记录下来,写出来,那么,我们的后代,不就能对中华民族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所发生的一次影响深远的政治大动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么?
王光照先生及吴焱金先生,曹承义先,生杨道远先生等已先行了一步。
希望我们这些早已迈过六十岁,七十岁的“文革”亲历者,赶快拿起自己的笔,抢救中华民族的这段真实的历史。这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宝贵而厚重的历史财富。
好在,当年所谓的“保守派”“百万雄师”的领军人物,已经参入到其中了。否则,仅靠所谓“造反派”的记叙,终究是缺失的全貌。
请抓紧时间,我们能够记述的日子不多了。

浏览11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