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管理着偌大的荣国府,日夜操劳,劳心劳力,最终得了血山崩。 对于这个病情,王熙凤采收了严格保密的方式,不让平儿对外人说。鸳鸯因为是贾母的贴身丫环,又是与平儿关系极好的人,上门探望时平儿私下里说漏了嘴,她才得到这一内幕消息。但奇怪的是,对于王熙凤的病情,贾蓉却早早的知道了。 ![]() 1.贾蓉两次说起王熙凤的病情 《红楼梦》第六十四回,贾琏看上水性杨花的尤二姐,被贾蓉窥破心思后,给他出了个馊主意,让他偷娶尤二姐,在劝贾琏时,是这样说的: “叔叔只说婶子总不生育,原是为子嗣起见,所以私自在外面作成此事。就是婶子,见生米做成熟饭,也只得罢了。” 他在向父亲贾珍回复此事时,也是同样一套说法: “此时总不过为的是子嗣艰难起见。为的是二姨是见过的,亲上做亲,比别处不知道的人家说了来的好。” 无论是对贾琏还是对贾珍,贾蓉的核心意思:王熙凤不能生育。王熙凤为何不能生育?因为得了血山崩。 贾蓉是怎么知道这一秘密的呢? ![]() 2.难道是王熙凤透露给他的吗? 王熙凤和贾蓉关系很密切。 《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第一次进荣国府打秋风,中午时分,正在向王熙凤诉说自己家庭困境时,贾蓉不待丫环通报完毕便直接闯了进来。他在向王熙凤借炕屏时,动作轻浮,语言花俏,完全没有一种侄子的模样。王熙凤也是如此,不顾身份,先假装不借逗他,后再同意借给他。贾蓉刚走又让人把他减回来,欲言又止,吃茶出神后又让他晚上回来再说。 《红楼梦》第十二回,贾瑞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被王熙凤使计戏耍,最后一次王熙凤派出的就是贾蓉带贾蔷,趁着晚上天黑,让贾瑞上当受骗,给王熙凤当了一回帮凶。 但是,除此之外王熙凤和贾蓉之间并没有更多亲密的交往,王熙凤怎么可能将自己的病情告诉他。 ![]() 3.难道是平儿透露给贾蓉的吗? 王熙凤的病情到什么程度,真正知道内情的除了她自己,也就是平儿了。 平儿是王熙凤从王家带进贾家的人,最初作为陪嫁丫头,后来王熙凤为了显自己的名声,便强她作了通房大丫头。平儿特别聪明,为处事也很有智慧,对王熙凤更是忠心耿耿,不仅平时帮王熙凤管家,还帮助她料理高利贷钱。更重要的事是,贾蓉眼里只有王熙凤,他与平儿素无交集,尤其是王熙凤的名声不好,贾蓉的名声更差,所以平儿不会告诉贾蓉。 ![]() 4.难道是贾琏告诉贾蓉的吗? 贾琏和贾蓉是叔侄关系,两人都有好色的毛病。但是两人的关系却没有达到无话不说的地步。 《红楼梦》第十六回,贾琏在筹办贾元春省亲时,贾蓉陪着贾蔷到贾琏面前请示差事,原来贾珍派了贾蔷牵头去买戏子。这是一份很有油水的差事,也是一份有猫腻的活儿,所以尽管是贾蓉陪着前来,贾琏也不太同意。贾蓉无法向贾琏亲自开口,所以私下里拉了王熙凤的袖口,让王熙凤开口帮忙,才得到了贾琏的认可。从此事中可以看出,叔侄两人的关系一般。 更重要的是,贾蓉和王熙凤的交往,贾琏其实是很不满意的。《红楼梦》第二十一回,贾琏与多姑娘鬼混后私留了一缕头发,被平儿发现后,两人争夺过后,平儿搬出王熙凤弹压贾琏,结果惹得贾琏直抱怨: “你不用怕他,等我性子上来,把这醋罐打个稀烂,他才认得我呢!他防我象防贼的,只许他同男人说话,不许我和女人说话,我和女人略近些,他就疑惑,他不论小叔子侄儿,大的小的,说说笑笑,就不怕我吃醋了。” 贾琏在这里所说的侄儿,其实就是贾蓉。两人这种关系,贾琏不可能将王熙凤的情况告诉贾蓉。 ![]() 5.贾蓉是怎么知道王熙凤的病情的呢? 其实,答案在贾府里的老家人焦大在醉骂中透露出来的。秦钟到宁国府,晚上管家派焦大送人时,焦大不服,说出了“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的丑闻。焦大是一个老奴,因为曾经跟着贾家第一代人浴血沙场,所以在宁国府里很身份,贾珍夫妻等管家之人根本不派他参与家事。但就是这样一个行将朽木的老头,竟然也知道了宁国府的丑事,这说明在贾府里,主人的事情时间久了其实是无密可保的。 王熙凤得了血山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红楼梦》第五十五回,刚将年事忙过,凤姐儿便小产了,在家一月,不能理事,天天两三个太医用药。一月之后,复添了下红之症。一直服药调养到八九月间,才渐渐的起复过来,下红也渐渐止了。第七十二回,鸳鸯向平儿打听王熙凤的病情,听完平儿所说之后,鸳鸯说出了“血山崩”这个病名。第七十四,抄检大观园的第二天,王熙凤便觉身体十分软弱,起来发晕,遂撑不住。这么长的时间,王熙凤三番两次请太医,她的病症平儿和鸳鸯有可能不清楚,但是不等于鸳鸯之母那样的老仆人、老婆子们不知道。王熙凤待下人狠毒,大家私下都咒她早死,鲍二家的曾经和贾琏在一起时,就说出这样的的话。所以王熙凤一旦生病,仆人们自然会传出她的病情,在这种情况下,贾蓉想不知道恐怕都难。 所以,从焦大醉骂的举动中和王熙凤平时对下人狠毒的情况看,贾蓉之所以能知道王熙凤得了血山崩,应该是从贾府里那些好嚼舌头,恨不得王熙凤早死的那些下人们嘴中得知的。 各位朋友,以上观点仅是自己个人读《红楼梦》的体会,其中难免会有失偏颇,若有不同意见,还请赐教!【文/小涵读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