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卫生法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康泰wjr图书馆 2019-10-29

1.某县暴发传染病,县政府主要领导以稳定、发展经济为由,要求并指示有关机构隐瞒传染疫情,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该主要领导应依法承担的行政责任是

A.行政处分

B.行政处罚

C.行政赔偿

D.行政拘留

E.行政裁决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A.完善并建立监测与预警手段

B.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C.积极预防、认真报告

D.及时调查、认真处理

E.监测分析、综合评价

答案  A  B

第六单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细目一 概述

要点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

本条例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要点二 实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的方针及原则

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 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细目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与应急准备

要点一 实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定与预案的主要内容

1.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分类指导,快速反应的要求,制定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报请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1)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

(2)突发事件的监测与预警;

(3)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

(4)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技术和监测机构及其任务:

(5)突发事件的分级和应急处理工作方案;

(6)突发事件预防、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教治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

(7)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要点二 突发公共突发事件预防控制体系

1.国家建立统一的突发事件预防控制体系。

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监则与预警系统。

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指定构负责开展突发事件的日常监测。

细目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与信息发布

要点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制度报告情形

1.国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报告规范,建立重大、紧急疫情信息报告系统。

2.突发事件的报告情形和报告时限要求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有下列情形之-的,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间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1)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2)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3)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4)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说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要点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发布

国家建立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向社会发布突发事件的信息。必要时,可以在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发布本行政城内突发事件的信息。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全面。

细目四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要点一 应急预案的启动

在全国范围内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国内启动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由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省、自治区、直辖市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并向国务院报告。

要点二 应急预案的实施

1.医疗卫生机构、监测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应当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探。相互配合、协作。集中力最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

2.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突发事件应息处理指挥部有权紧急调集人员、销备的物资、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必要时,对人员进行疏散或者隔离。并可以依法对传病疫区实行封锁。

3.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预案的规定,采取卫生防护措施。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4.医疗卫生机构应采取的措施医疗生机构应当对固突发件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教护和现场救援对就诊病人必须接诊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接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的复印件转送至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内应当采取卫生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采取医学现察措施。医疗机构收治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成当依法报告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5.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

细目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的法律责任

要点一  医疗机构违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应追究的法律责任

医疗卫生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或者微职的纪律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隐瞒,缓报或者谎报的;

2.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及时采取控制措施的;

3.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突发事件监测职责的;

4.拒绝接诊病人的;

5.拒不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调度的。

要点二  在突发事件处理工作申有关单位和个人未展行职责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有关单位和个人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隐瞒,缓报或者谎报,阻碍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人员执行职务,拒绝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专业技术机构进人突发事件现场,或者不配合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的,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子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要点三 在突发事件发生期间扰乱公共秩序应追究的法律责任

在突发事件发生期间,散布谣言、哄抬物价,欺骗消费者,优乱社会秩序、市场秩序的,由公安机关或者[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烈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编辑:青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