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诺医院三年迈上一个新台阶,所有设备款项分3年付清。”谈及醴陵市二医院的蜕变,大家首先都会想到院长巫飞虹。 1993年至今,巫飞虹已经扎根基层卫生院26年。2013年,他临危受命接任醴陵市二医院院长。位于白兔潭镇的醴陵市二医院,当时面临医疗技术不优、队伍人心不稳、设备更新不及时、技术人员外流等困境。 为了让医院走出困境,巫飞虹从医院设施建设、人才培养、优化服务等方面“破局”着手改革。 巫飞虹把重心放在医院建设上,让辖区内患者享受到先进医疗设备,先后添置了16排螺旋CT、钬激光碎石系统、四维彩超、电子胃肠镜、腹腔镜等高端医疗设施设备。6年时间,医院共投入4000多万购买先进医疗设备。 对人才的挖掘和培养也是他的重心。 “能有机会去心血管科方面很优秀的医院学习,让我收获颇丰,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都有很大提高。” 这是医院职工何如的感慨。 何如介绍,她从2000年来医院工作,2016年被医院外派至北京阜外医院进修,学习回来后成为了医院的顶梁柱。 而何如只是巫飞虹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个缩影。巫飞虹还常赴高校“招兵买马”,选送技术人员到北京或省市级三级以上医院学习培训,聘请省市级医院各领域知名专家教授来院坐诊,采取与省市级医院建立专科联盟等方式强化技术人员的培训培养。 与医院建设和人才培养一样,巫飞虹同样看重群众看病就医的问题。 “对待患者要像待自己家人、亲人一样呵护照顾。” 这是巫飞虹经常要求医护人员的。他常说,要做有良心的医院、老百姓信任的医院。 73岁的贫困户张淑军,因为消化系统不舒服来医院住院检查。以前,大病小病她都不敢来医院。 “在家里吃药吃了一个疗程都没好,家门口就有这家医院,还为我减轻了大部分负担,所以才敢来医院。” 张淑军说。 张淑军的担忧是巫飞虹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农村的留守老人和小孩很多,大部分人有病拖着不治疗。” 巫飞虹说,除医疗费外,交通费、伙食费、陪护费都是很大一笔钱,如果当地有一所好的医院,就能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 2014年,巫飞虹落实健康扶贫政策。第一年,医院就为贫困户免去医疗费用40多万。同时,他还为家庭条件较差的患者免去伙食费,按照每天13元的食堂伙食标准,仅精神科的患者,每月就免去3万多元。 ![]() 醴陵市二医院党支部书记丁香玲评价巫飞虹如是说: ![]() “他有着一双犀利发现问题的眼睛,一股不达目标不收兵的韧劲,正是这样医院才走出重重困境,发展蒸蒸日上。”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醴陵市二医院作为一家乡镇卫生院,年门诊量达到了15万人次,这样的流量显然不一般;本地患者就诊率高达95.1%,看病不出镇,成为了当地人的共识;成为株洲地区乡镇首家二级综合医院,并成功创建了“全国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开创了片区医疗服务“醴陵模式”。 ![]() 面对这样成绩的取得,巫飞虹抵挡住了外院高薪挖走的诱惑,始终不忘初心要实现自己心中的“小目标”: “我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乡亲们花最少的钱,在家门口就治好病。” 审稿:湖南省医院协会 杨晓芳 编辑:湖南医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