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错过了北岛的时代,别错过他的诗、散文和摄影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19-10-29

北岛(1949年8月2日—),原名赵振开,“北岛”是诗人芒克给他取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湖州人,出生于北京。中国当代诗人、作家,为朦胧诗代表人物之一,是民间诗歌刊物《今天》的创办者,曾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北岛,作为一代人的精神偶像,他的诗歌恰好击中了从迷茫到觉醒的青年人,发出那一代人的信仰声音。

北岛自言,写散文是为了赚稿费,是诗歌之外的补充,但是,在中文的散文写作里,北岛必然占有一席之地。

其实,摄影曾作为北岛文字的庇护所,帮助他开启了自己的文学创作。并且,摄影与他的文学生涯几乎呈现一种同步的状态。

今日,小象整理了北岛的诗、散文、摄影,以飨读者。

北岛的诗——

北岛是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他最著名的诗歌如《回答》、《一切》、《宣告》、《结局或开始》等,曾经震撼了无数国人,表达了在文革中成长的一代人信仰失落后的批判与否定、怀疑与茫然。

1969年高中毕业,北岛到北京城建公司做一名工人,后来开始走上写诗这条路,也是有一段渊源的。
北岛曾回忆,1970年春天,当北岛和几个朋友在颐和园划船时,有位朋友在船头朗诵食指的诗,给他以强烈的震撼,随后就开始了写诗。
北岛的诗歌创作开始于十年动乱后期,反映了从迷惘到觉醒的一代青年的心声,十年动乱的荒诞现实,造成了诗人独特的“冷抒情”的方式——出奇的冷静和深刻的思辨性。
北岛曾说过:“诗人应该通过作品建立自己的世界,这是一个真诚独特的世界,正直的世界,正义和人性的世界。”

朦胧诗代表人物

左起:杨炼、顾城,西川,唐晓渡,钟文,北岛

1.波兰来客

作者:北岛

那时我们有梦,

关于文学,关于爱情,

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们深夜饮酒,

杯子碰到一起,

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2.过冬

作者:北岛

醒来:北方的松林——

大地紧迫的鼓声

树干中阳光的烈酒

激荡黑暗之冰

而心与狼群对喊

风偷走的是风

冬天因大雪的债务

大于它的隐喻

乡愁如亡国之君

寻找的是永远的迷失

大海为生者悲亡

星星轮流照亮爱情——

谁是全景证人

引领号角的河流

果园的暴动

听见了吗?我的爱人

让我们手挽手老去

和词语一起冬眠

重织的时光留下死结

或未完成的诗

3.回答

作者:北岛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4.期待

作者:北岛

没有长长的石阶通向
那最孤独的去处
没有不同时代的人
在同一打鞭子上行走
没有已被驯化的鹿
穿过梦的旷野
没有期待

只有一颗石化的种子

群山起伏的谎言
也不否认它的存在
而代表人类智慧
和凶猛的所有牙齿
都在耐心期待着
期待着花朵闪烁之后
那唯一的果实

它们等待了几千年
欲望的广场铺开了
无字的历史
一个盲人摸索着走来
我的手在白纸上移动
我是那盲人

5.《白日梦》之四
作者:北岛
你没有如期而来
而这正是离别的意义
一次爱的旅行
有时候就像抽烟那样
简单
地下室空守着你
内心的白银
水仙花在暗中灿然开放
你听凭所有的坏天气
发怒、哭喊
乞求你打开窗户
书页翻开
所有的文字四散
只留下一个数字
——我的座位号码
靠近窗户
本次列车的终点是你

北岛的摄影——

北岛开始摄影,是和文学生涯同步的。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北岛开始喜欢上摄影。给自己买的第一台照相机是捷克的爱好者牌双反,花了八十块钱,委托店的二手货。那时候北岛在北京六建三工区的特种钢厂工地干活,拍的是同学亲友聚会的场景,或是给师傅们拍全家照。


1974年秋,工地宣传科想搞一个“抓革命、促生产”的摄影展,就找到这个二十多岁、做铁匠的年轻人。但彼时,他“满脑子盘算的是怎么借这个机会完成构思中的一部中篇小说”。于是他提出要建一个暗房(事实上则是用来秘密写作),在日后的一个多月,他在这个独立的“黑匣子”里完成了中篇小说《波动》的初稿以及一些诗歌。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算是北岛身为摄影师与文学同步的起点,虽然他开玩笑地说:“(当时)我利用摄影做掩护,给自己的写作寻找便利的条件,可以说最初就动机不纯。”


自此之后,摄影的情结和实践伴随着北岛走过了四十多个春秋。

《水墨》| 作者:北岛

《平衡》| 作者:北岛

《家》| 作者:北岛

《梦中时刻》| 作者:北岛

《视野》| 作者:北岛

《无题》| 作者:北岛

北岛的散文——

从1997年开始,北岛陆续写起了散文,他说,漂泊正合适散文,“这些日子你都去哪了?干了什么?这是诗歌交代不清的”。那么,就交给散文吧。这些年,他的散文作品结集的有《蓝房子》《午夜之门》《青灯》以及《失败之书》《城门开》等。

北岛自言,写散文是为了赚稿费,是诗歌之外的补充,但是,在中文的散文写作里,北岛必然占有一席之地。
似乎诗人写散文,都驾轻就熟,不仅叙事不马虎,还总在纸页翻动的缝隙里留下几许诗意。
如果,你错过了北岛的时代和他的诗,请不要错过他的散文。

《失败之书》自序

文 | 北岛

写诗写久了总被人家斜眼,后来开始写散文似乎才得到宽恕。我堂妹事先声明:“你的诗集就免了,等散文集出来再送我。”

写诗的因诗歌的异端而受牵连,被认为神经有毛病;写散文的知书达理秉公天下,活得堂堂正正。  
中国是个现在进行时的散文大国,那浩浩荡荡的报纸专栏、休闲杂志、文化网站所造就的散文作家,何止千万。要说散文比较符合我们的国情,和广阔天地人口密度、信息交流、民族性格有关,和商业化有关。四川的茶馆是散文,北京的出租车是散文;学府师爷的宏论是散文,白领小姐的手机短信息也是散文。 

我小学写作文,常得到董静波老师的好评,并拿到班上宣读。记得当时我的心砰砰乱跳。那是一种公开发表的初级阶段,甚至可以说,董老师是我的第一位编辑与出版者。

近半个世纪后,我去看望董老师,她身体尚好,但由于腿脚不便终日卧床。我带去了我的台湾版的散文集。她眼镜后面那慈祥的笑容如旧。我像一个夕阳中的孩子,惶恐而温暖。  

散文往往是中年心态的折射,与荷尔蒙、血压及心跳速度等生理因素有关。就像一个下山的人,需要调节呼吸,放慢步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怀旧在所难免,那是对气喘嘘嘘的爬山过程的回顾,对山的高度以及风险的再认识。  

散文与漂泊之间,按时髦说法,有一种互文关系:散文是在文字中的漂泊,而漂泊是地理与社会意义上的书写。自1989年到1993年四年内,我住过七个国家,搬了15次家。这就是一种散文语境。这些日子你都去哪儿了?干了什么?这是诗歌交待不清的。

“我在语言中漂流,死亡的乐器充满了冰。”(《二月》)“必须修改背景,你才能够重返故乡。”(《背景》)

诗歌最多能点睛,而不能画龙,画龙非得靠只鳞片爪的勾勒连缀才成。  

我是因为生计开始写散文的,茫然中动笔,稀里糊涂写到第六篇《艾伦·金斯堡》,得到李陀的赞许,为之一振。那是我散文写作的起点。

金斯堡这个“跨掉一代”之父,在生活中是个挺好玩的怪人,恣意妄为,我行我素,完全没被美国主流意识形态中的“政治正确”匡正。我跟他1984年相识,萍水相逢而已,若没有后来的漂泊,就不可能成为朋友。
艾伦·金斯堡
意犹未尽,在他逝世周年,我又写了《诗人之死》,文章是这样结尾的:“诗人之死,并没为这大地增加或减少什么,虽然他的墓碑有碍观瞻,虽然他的书构成污染,虽然他的精神沙砾影响那庞大机器的正常运转。”

正是由于漂泊,我结识了施耐德、帕斯、特朗斯特罗姆、布莱顿巴赫等其他国际知名作家,也结识了象芥末和于泳这样随风浪沉浮的小人物。

孟悦在台湾版《午夜之门》的序言中写道:“细揣摩,这亲切的特殊之处来自那种流浪者与流浪者的相伴相随。也就是说,书写流浪者故事的过程成为一种与之为伴、与之相随、同饮同行的过程。”  

我得感谢这些年的漂泊,使我远离中心,脱离浮躁,让生命真正沉潜下来。在北欧的漫漫长夜,我一次次陷入绝望,默默祈祷,为了此刻也为了来生,为了战胜内心的软弱。

我在一次采访中说过:“漂泊是穿越虚无的没有终点的旅行。”经历无边的虚无才知道存在有限的意义。  

我女儿田田在这本书里扮演了个重要角色,虽然她并不常出现。她既是我漂泊之舟的锚,又是推动我写作的潜在读者。我有时给她读一些片断,她的中文正在退步,似懂非懂。但我相信有一天她会终有所悟。
我想给她讲一些我亲身经历的故事,其中有历史面具上一个人的泪,有权力破碎的神话及其敌人;而我们会超越这一切。在延伸到国家以外的道路上,有我和她,还有很多人。  

2004年2月29日于美国戴维斯

作者:三联书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