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宋间谍活动为何相当活跃?到底有何深层次的原因?

 真情感恩要真武 2019-10-29

间谍,属于一种特殊职业,也属于一种高危职业。间谍,能够收集地方情报,为己方战略部署提供参考和依据。在古代很多次大战中,都能看到间谍的身影。

有时,在某些特殊的战役中,一场战役的成败往往取决于间谍的情报,在南宋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为何南宋的间谍活跃程度,大大超出此前各个朝代?到底有何深层次的原因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南宋间谍活动为何相当活跃?到底有何深层次的原因?

女间谍

一、南宋战争多

南宋的战争多是南宋间谍活动相当活跃的一个主要原因

南宋的立国就是在纷乱的战争中完成的,“靖康之难”后,赵构作为唯一逃脱的宋徽宗子嗣,在1127年建国,史称“南宋”。

从1127年开始,一直到宋金“绍兴和议”的签订,宋朝的战争几乎未曾中断。立国之时,赵构大元帅府的兵力仅有八万人,而发展到绍兴五年后,岳飞、韩世忠、张俊等几大帅的兵力,都已经超过了八万人,南宋的各将帅在战火中不断成长。

岳飞的崛起历程正好能反应南宋立国到稳定的过程。北宋灭亡后,岳飞加入到宗泽的东京留守司。在宗泽麾下,岳飞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受到宗泽器重。宗泽死后,岳飞归属到继任的杜充属下,继续在前线抵抗金人的进攻。杜充南逃后,岳飞开始组建自己的军队。从初建时的几千人,开始平叛境内的各股盗匪、溃兵及起义军。短短几年间,发展到几万人。到1134年,成为襄阳一路的中流砥柱,和“韩世忠、刘光世、张俊”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将”,其后灭伪齐,挫金军,岳飞成为南宋第一名将。这些,都与南宋所处的国际环境有关,战争相当多。

南宋初期的战争多,间谍的生存空间就大,诸大帅也都重视间谍的作用。因此,间谍活动在南宋前期就相当活跃

南宋后期,是中国古代间谍活动最为活跃的一个时期,从公元1234年的“端平入洛”开始,直到南宋灭亡,持续四十多年的战争,给了间谍活动充分的土壤

南宋间谍活动为何相当活跃?到底有何深层次的原因?

战争多

二、将领们的战术丰富,重用间谍

南宋一百多年的历史,战争频仍,超过了任何一个统一王朝。战争多并不一定说明间谍活动会活跃。如果南宋的将领在战争中都不重视间谍的使用,间谍活动也不可能活跃起来。因此,将领们对于间谍的运用,是间谍活动相当活跃的一个重要原因。

南宋的著名将领都留下过用间谍的战役,如:韩世忠、岳飞、刘锜、孟珙等。

1、韩世忠用间

韩世忠是南宋初期最有名的将领之一,几次救宋高宗赵构于生死存亡之际。“黄天荡之役”“大仪镇大捷”等,他还是一位相当会用间谍的主将。

绍兴四年,金和伪齐联军南下,惊恐的宋高宗急忙派遣工部侍郎魏良臣前往金国议和。岳飞、韩世忠等主战派皆不满魏良臣使金。恰好魏良臣使金路线金国韩世忠防区,韩世忠将魏良臣硬生生的当成自己的“间谍”,史书记载韩世忠用间过程:

“良臣等至扬州东门外,遇先锋军自城中还,问之,云:‘相公令往江头把溢’。入城,见世忠坐谯门上,顷之,流星庚牌沓至。世忠出示良臣等,乃得旨,令移屯守江”。

也就是说,韩世忠向魏良臣透露了假消息,表示皇帝让他屯兵长江一线,防守镇江。

魏良臣到达金营后,果然恐金症犯了,将韩世忠透露的假消息全都说了出来,正中韩世忠下怀。金人经过一番侦查,发现确实不见韩世忠军队踪影,未加防范,结果在大仪镇遇韩世忠埋伏,死伤惨重。

韩世忠将深度恐金的魏良臣当成“间谍”,正是利用了魏良臣的人物性格,完成了这一用间行为,可见,韩世忠用间之高明。

2、岳飞用间

岳飞是“南宋中兴四将”中最年轻的将领,其崛起速度相当之快,打过很多次以少胜多的战役。这些战役都离不开间谍和用间的行为

南宋初年,金和伪齐联军多次南下,无一日得安宁。岳飞探知伪齐皇帝刘豫与粘罕交好,而与兀术不和,岳飞针对此,用了一招离间计:

会军中得兀术谍者,飞阳责之曰:“汝非吾军中人张斌耶?吾向遣汝至齐,约诱至四太子(指兀术),汝往不复来。”谍冀缓死,即诡服。乃作蜡书,言与刘豫同谋诛兀术事,因谓谍曰:“吾今货汝。”复遣至齐,问举兵期,卦股纳书,戒勿泄。谍归,以书示兀术,兀术大惊,驰白其主,遂废豫。

大意是说:岳飞抓住兀术的间谍(可见,金人也相当重视间谍的使用),故意错认,说他本是岳飞派出去与刘豫通消息的使者,两方准备合谋,一起诛杀共同的敌人兀术,以利用刘豫和兀术不和的关系,以假乱真,就此用间。这样,就加速了伪齐刘豫被废的过程。

岳飞的用兵之术:“阵而后战,兵之常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其注重探知敌情,知己知彼,充分准备,应对各种复杂的军事环境。这些,都需要间谍来收集情报。所以岳飞是一个相当重视运用间谍的战场指挥官

南宋间谍活动为何相当活跃?到底有何深层次的原因?

3、刘锜用间

刘锜是在绍兴第一次和议后崛起的军事将领,其一生最辉煌的战役要属“顺昌大捷”,这一战充分展现了刘锜的军事才能,整个战役的过程,也体现了刘锜对“用间行为”的重视。

绍兴十年五月,刘锜在赴任东京副留守的途中,遭遇金军南下。刘锜进驻顺昌,准备与金军打遭遇战。进驻顺昌后,刘锜动员全城百姓,一起参与到顺昌城的防御中来。然后,“明斥猴,及募土人做乡导间探”,用本地人为间谍,探知金军消息。得知金军主帅将小小的顺昌城根本没放在眼里后,顺势用计。

针对金朝将领狂妄自大的性格,刘锜派遣间谍前往金国死间:

募得曹成等二人,请之曰:“遣汝作间,事捷重赏,策如我言,敌必不杀汝。今置汝缚路骑中,汝遇敌则佯马,为敌所得。敌帅问我何如人,则曰:太平边帅子,喜声伎,朝廷以两国讲好,使守东京图逸乐耳”。

刘锜让间谍传递假消息,以此迷惑敌人,让间谍说自己(刘锜)是一个太平浪子,这样就更加助长了金帅的嚣张气焰。果然,兀术得到间谍消息后,大喜曰:

“刘锜何敢与我战,以吾力破尔城,直用靴尖趋倒耳。即置鵝车炮具不用。”

最终,兀术因为得到假的情报,舍弃金军优势而不用。刘锜军以逸待劳,取得了“顺昌大捷”,迫使金国不得不议和。可见,间谍在此战中的作用。

小结:

1、南宋的著名将领都在不同程度上用过间谍,并且重视间谍的使用;

2、南宋诸将领有着丰富的间谍战术,有因地制宜的间谍术,有离间计、反间计等等,充分反应了南宋间谍之活跃。

3、诸将领利用间谍,往往能够将战略劣势转化为优势,取得胜利。这也是南宋诸将领重视间谍运用的原因。

南宋间谍活动为何相当活跃?到底有何深层次的原因?

三、宋朝政府重视间谍

宋朝政府重视间谍的工作,甚至还设有专门的机构,来管理间谍相关事宜

尤其是在南宋晚期,朝廷更加重视间谍的使用,因为朝野上下都意识到,蒙古会是一个比金国更强大的敌人,朝臣李鸣复就上书说:

“蒙古势力崛起,万一占有中原,与我为邻,则无异于‘景德之契丹’,‘建炎之女真’”

为了防范蒙古崛起对南宋的威胁应该怎么做呢?真德秀就提出:宋朝应该“内固国防,外精间谍”。在巩固自身边防,加强军队战斗力的同时,要用间谍更广泛地收集对外情报。

南宋重臣余玠分析利用间谍掌控敌情的重要性:

“古人临敌,必审其将之智愚勇怯,兵之强弱多寡。动辄取胜者,间谍精明故也......”

朝臣袁甫甚至对宋朝内部某些将领不重视间谍,对外情报探查不明的情况提出了批判。

在南宋朝野都重视间谍工作的氛围中,连宰相贾似道也无比看重间谍的使用,他就使用间谍去招降蒙古地方将领

“宋贾似道遣杨琳赍空名告身及蜡书、金币,诱大获山杨大渊南归。大渊部将执琳,诏诛之。”

由此可见,宋朝内部相当重视间谍的使用,运用间谍探知情报,为国家的防御策略提供必要的参考;也利用间谍策反地方大将。正是因为有了宋朝中央对间谍的重视,才有了南宋间谍活动活跃现象的出现。

南宋间谍活动为何相当活跃?到底有何深层次的原因?

四、臣民夷狄观念,甘愿为间谍

北宋、南宋一直与少数民族政权并存,契丹、女真、党项、蒙古等民族相继建立过政权。北宋与契丹为兄弟之国,南宋向金称臣,都是出于本国国力、军力层面的考虑。但宋代并未出现“和亲”案例,强如汉朝、唐朝都有和少数民族政权和亲的例子,但是宋朝没有。正是因为宋人深厚的夷狄观念,尤其是接受过儒家思想熏陶的知识分子。

1、宋汝为

南宋建立后,宋高宗为了坐稳江山,不惜一切代价与金求和,多次派遣使臣前往金国。建炎三年,宋汝为作为副使使金,被扣押在金国。其面对金国君臣的恐吓,并没有屈服,一直在金国收集情报,通过各种方式传到南宋朝廷,为南宋中央的军事部署,政府运作提供有利的参考。

“久之,有告汝为于金人以蜡书言其机事者,大索不获,寻知南归。”

亦可见宋汝为间谍行为之高明。

2、洪皓

洪皓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士大夫,其以身为间谍,为南宋政府收集了许多有用的情报。洪皓也是在建炎年间使金,被金国扣押的宋人之一。金人看重其才学,将其扣押,因此,他的这种扣押相较于宋汝为更加自由,这也为洪皓收集情报提供了方便。

“方二帝迁居五国城,皓在云中密遣人奏书,以桃、梨、粟、面献,二帝始知帝即位。”

赵构继位的消息,最早就是通过洪皓用秘密的方式告知宋徽宗和宋钦宗的。

“绍兴十年,因谍者赵德,书机事数万言,藏故絮中,归达于帝。”

洪皓利用其身份,替南宋做间谍,将金国境内的一切有用消息都传递到南宋,正是其夷狄观念和忠心观念。

总之,像宋汝为、洪皓这样的宋代士大夫做间谍的例子还有很多,他们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在夷狄观念的冲击下,舍身忘死,忠于宋廷,为宋廷收集情报、传递情报,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的出现,南宋的间谍活动才愈演愈烈

南宋间谍活动为何相当活跃?到底有何深层次的原因?

南宋臣子在金国

五、金国臣民怀恨蒙古、甘愿做宋间谍

存在了一百多年的金国在蒙古一次次的打击和蚕食下灭国,蒙古是灭金的元凶。因此,金国臣民对蒙古多怀恨在心,甘愿为南宋收集情报,打击报复蒙古。

在金国刚刚灭亡之时,宋臣吴潜就上书要利用金国臣民探知蒙古军情报:

“或有金之旧臣,土之豪杰以接境,州郡若县镇,来者惟当密用羁縻之术,以通河南之气脉,觇鞑人之情伪而已。”

正是想利用金国旧臣、地方豪杰和人民来做间谍,为南宋朝廷服务,达到“用间谍、严边备”的目的。这一政策确实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关于蒙古大军的消息纷至沓来。

“且闻间谍之报、降卒之供与夫逃归之言,皆谓敌人不归草地,分驻河南造舰、治兵,期以八月大举南下。”

这些原来是金国臣民、士卒或百姓,因国家灭亡南归,给南宋带来了最新的蒙古军消息,为南宋提前做好准备,提供了一定的有用价值。这些人也丰富了南宋的间谍活动,构成了南宋活跃的间谍活动的一部分。

南宋间谍活动为何相当活跃?到底有何深层次的原因?

六、总结

综上所述:南宋的间谍活动之所以活跃,是由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具体概括为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南宋的战争多,为间谍活动提供了发展的土壤;

第二:南宋的诸大将领战术丰富,重用间谍;南宋的著名将领都有过使用间谍的案例,而且都相当成功,也使得南宋的间谍活动更加活跃;

第三:宋朝中央重视间谍,间谍活动让南宋中央得到了足够的重视,连宰相贾似道都用间谍去诱降蒙古地方将领;

第四:臣民的夷狄观念,甘愿做间谍;宋朝一直有使金、使蒙的使臣,这些使臣都忠心于南宋,在北方给南宋政府收集情报;

第五:金国臣民怨恨蒙古,甘愿做宋间谍;这些金国遗民,为南宋提供了不少有用的情报。

因此,在这五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南宋的间谍活动相当活跃,超出了此前各个朝代,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道奇观。

参考文献:

(元)脱脱等:《宋史》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