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炮廓装甲无用,副炮裸奔有理

 不沉俾斯麦 2019-10-29
炮廓的存在意义,是保护副炮,但从实战案例来看,炮廓的价值很有限
根据一战时期的实战案例来看:
1、德国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全部都有炮廓装甲,但由于厚度问题(150-170mm),根本不足以抵挡同级别对手的主炮炮弹,不仅被英国炮弹多次击穿,而且还被毛子的前无畏打穿过。并且,在这些案例中,不乏炮弹击穿炮廓装甲后点燃待用发射药的例子,甚至还有一个引爆了弹药架上的待用高爆弹的案例。
2、英国所有无畏型战列舰与战列巡洋舰都没有炮廓装甲,超无畏型则部分有炮廓装甲、部分没有(4寸副炮的舰型没有、或者没有完善的炮廓装甲,6寸副炮的舰型都有炮廓装甲)。但是有炮廓装甲的舰型,其厚度也只有6英寸,防护效果并不比德舰更好,一样挡不住大口径炮弹。
3、炮廓装甲只能阻挡侧面射来的炮弹,却挡不住吊射击中甲板的炮弹。然而以一战时期的交战距离,炮弹击中甲板的案例并不罕见,例如日德兰海战时,巴勒姆、厌战、马来亚这三艘舰(都有炮廓装甲),都有被吊射炮弹打穿甲板,随后点燃副炮发射药的案例。
4、由于炮廓一般都设置在露天甲板下方,且露天甲板难以重装甲化,因此难以阻挡吊射炮弹,因此这个漏洞无法解决。
5、即便是副炮裸奔的军舰,被击中后也没有出现很严重的结果。例如,狮号的副炮就是裸奔的,也的确被德国炮弹击中,并引燃了待用发射药,但并未出现严重后果。
6、从实战案例来看,只要避免在副炮炮位过度堆积待用弹药,并做好弹药提升井的防火工作,副炮(无论有没有装甲)被击中并不会产生严重后果。反之,如果火焰沿着弹药提升机进入了弹药库,那就不妙了。
7、无论是什么口径、什么类型的炮弹,一次最多也就摧毁2门副炮(排除点燃大量待用弹药的特殊案例)。日德兰海战中中弹10余发(大口径炮弹)的狮号、虎号,打完海战后大部分副炮还是能开火的。即便是日德兰海战时中弹累累的德国战巡,也不至于所有副炮都哑火。
结论,一战环境下炮廓没有多大保护作用,胡德、标准战列舰那种副炮裸奔的设计,在做好防火工作的前提下,没啥问题。

此外,由于英德的无畏和超无畏型主力舰的炮廓内部,都没有设置足以抵挡弹片的装甲舱壁(德国无畏舰的每个炮廓之间的纵舱壁和横舱壁厚度大多只有15-20mm),因此被炮弹击中后,连将损害范围限制在单个炮廓的能力都没有,经常出现相邻的两个炮廓同时受损。
炮塔式副炮的最大优点,就是其待用弹药架和弹药提升井都可以用轻装甲保护,这些装甲完全可以做到抵挡炮弹弹片,因此除非被炮弹直击,否则不太容易受损。而炮廓式火炮的待用弹药架及弹药提升井都依赖炮廓装甲与甲板保护,可是炮廓装甲和甲板却挡不住炮弹,因此即便没有直接击中这些设备,弹片和火焰也很容易引燃这些区域/设备里的发射药。两种设计的安全性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驱逐舰猪突,威胁只是鱼雷,炮的威胁是微乎其微的。
一战时英国主力舰都是德雷尔系统(所谓的玛丽王后有坡伦系统,指的是玛丽王后的德雷尔Mark II系统里搭配的计算机是Argo Clock,但是绘图仪还是德雷尔的),不足以应对猪突这种大变距率的交战情况。
而德国人,只有类似变距率盘的设备(德国人叫EU/SV Anzeiger),没有绘图仪(绘图仪是德雷尔和坡伦系统里最关键的设备),面对大变距率的情况下更困难,更多的需要依靠炮术官的判断。相比之下,就算是德雷尔的绘图仪,都可以输出可视化的结果,比起德国佬的设备高出不知多少个Wallace
至于驱逐舰嘛,无论是英国的还是德国的,都没什么高级火控设备,猪突的时候用火炮打中对面军舰的难度,比二战坦克在动对动环境下击中对面的难度还大

既然有人提到长门,那么在此强调一下!
长门作为皇国最早的后日德兰型主力舰,是吸收了日德兰海战的经验教训的。在改正后的设计(即实际建造的设计)中,为了强化弹药库和水平防护,去掉了炮廓装甲带  
平贺让纪念站上的原版图纸


石桥孝夫书里的装甲图(这是日本原版书!!!不是网上流传的盗版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