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林禅宗武学“武势玉环桩”:夜练拳脚趁星斗,日拜佛祖颂经文

 九天凌霄阁 2019-10-29

少林禅宗武学的“武势玉环桩”是当年三丰祖师于少林所学到的功夫,此功夫神勇非常,当年不轻易传人,是护法僧人专习的功夫。

后来三丰祖师出少林而创武当,也把“武势玉环桩”等少林神功绝技带到了武当,所以说武当的功夫里既有阴阳平和,刚柔并济的修行,也有威猛阳刚的绝学,其中很多都是从少林带过来的。

三丰祖师创派武当之时,改易“武势玉环桩”冷脆快急的风格,化为舒缓柔和的循经玉环桩,从此玉环桩就有文武、刚柔之两法。文武合参,刚柔并用,则可使功夫更快成就。

武势玉环桩:铁马弯弓

功谱里所说的“夜练拳脚趁星斗,日拜佛祖颂经文”场景,是少林护法武僧们的日常操修,并不是如同现在社会上的武林人士一般,只知操练拳脚,而是要同时参修佛法,以求禅武合一。

因为少林功夫刚猛绝伦,气机多走阳经,少行阴脉,如果只是单独的练武,人就容易变得粗鲁冲动,不合于佛法,所以必须要参禅,以定心性,以化燥气。“武道合禅权神勇,日练武法岁延年”,这是习练少林武功的人所必须知道的:少林的武功当合于禅道,以益寿延年,才可以进一步参真。

武势玉环桩的修炼与循经玉环桩的练法不同,不可以混练。循经玉环桩的修行是以推拉提按之法行功,风格和缓柔顺,刚柔相间;武势玉环桩则是以收放冲撞之法为用,风格刚脆稳狠,迅猛快急。因此有人提到练武势玉环桩也提推多少个,是有点不合适的。

放是要此法之精要,我看到不少同道,习练武势玉环桩时,执着用力,肌肉纠结,这样怎么能放出来力量呢?

按我习练此功的经验,是只要按照动作要求去做,不需要刻意去用力的。自然地去练即可,力量自然“刷”地就出去了,这就是“放”,不要绷紧肌肉,久练之,真力自然出焉。

当你能把动作放出去后,则会有力量来回冲撞的感受,这是因为身中的气血随着动作来回的运行,因为速度快,力量大,所以在四肢百骸,特别是四肢的手、肘、足、膝、头有特殊的感受,有一身备五弓之体验。

这个一身备五弓,是指身体的各个位置,前后左右上下都要像弓一样前后有相争之力。那么这样一来就会使得身中的气血沿着冲撞的轨迹形成脉道。修习内功能无脉道修持乎?

“收”是指在动作大开大合之时的过渡,这时的动作相对柔和一些,是一个蓄力的过程,然后顺力而自然放出,使力道不散不丢,从而更猛更烈。

当然武势玉环桩是少林的内功修习之法,也是需要有收敛的,这主要是体现在“红炉点雪”一势,功谱云:“浑站身姿撑天地,手捧丹田一团火”,久习之,则丹田内壮矣。

按余师李真阳所言:“少林武学并非以拳打天下,而是因为它是一个武禅的体现,武学中融汇了禅机,在习武练功、操拳演绎,一直贯彻着禅机的司化,明心见真如,真如智慧舍利生光。”

武功要与禅机相合,必要是内家方可,否则不可同参。因为禅机的参悟与内家武学都是以心性,元气为用,两者均是同源而出,故才能做到禅武合一,此非世俗武术能为也。

如喜欢此文,敬请关注,收藏,点赞,评论!

丹经武学第一代学子

真元修真法传人 凌霄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