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家孩子,平时更听谁的话? 我的朋友July,是个很忙碌的职场妈妈。每天晚上到家,只来得及在睡前陪伴孩子半个小时。 但即便这么忙碌,孩子依然最信任、最依赖的还是她。有什么秘密都愿意和妈妈说,妈妈说的话也总是最管用。 外婆有时都会吃醋:“我可是从早忙到晚,恨不得整天陪着他的人啊。为什么明显孩子跟妈妈更亲?同样一件事情,孩子只听妈妈的,不听我的。” July听到唠叨,从没放在心上。她认为,这只是孩子跟妈妈的天然连接。 直到一次朋友们闲聊,发现事情并非如此。 发小莉莉家的孩子从小被奶奶带大,到现在5岁了都跟奶奶最亲,不肯跟妈妈睡;另一个朋友CC家的女娃,3岁就知道最爱爸爸,CC开玩笑吐槽:老娘一把屎一把尿带大你,结果你爸爸每天回家陪你玩一会,你就叛变了?小没良心的。 玩笑归玩笑。小孩子不会撒谎,他们之所以会选择一个“最爱”的人,一定有着某种神秘的决定因素。 一样都是妈妈和孩子,July的亲子关系为什么和莉莉、CC不一样呢? 秘密就藏在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半小时里。 看起来,半小时的陪伴时间很短,但每一分钟July都投入了自己所有的专注和感情。她会特别设计一些环节:比如和孩子看一本绘本,玩一个枕头大战之类的小游戏;每天还会很认真地和孩子睡前聊天,讲讲彼此这一天都做了什么,有什么开心和不开心的事情。 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孩子每天都很期待这段时光,即便妈妈不在身边,也和她最亲密。 用“亲子关系金字塔模型”来解释,就是July给予孩子的这半小时陪伴,都是高质量、高浓度的有效陪伴。 在这个模型里,生理需求的满足位于底层。是最基础的部分。 再往上一层,则是亲子关系的浓度。是决定亲子关系质量的关键。 这两层虽有递进关系,但是差别很大。 太多家庭把80%的关注都放在了生理层面。孩子饿不饿、冷不冷、有没有长高……前面朋友的案例,老人就是把关注集中在这部分。孩子的精神需求,有时会被忽视,或被认为不那么重要。 而显然,亲子关系的决定因素位于金字塔第二层。就像开头故事里的妈妈,虽然陪伴时间很少,但是确保了高浓度高质量的陪伴,一样可以跟孩子建立深厚的情感连接。 决定亲子关系质量的,不是时间长短,而是浓度高低! 即使你很忙、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孩子,也可以通过提高陪伴的浓度,来做一个好妈妈。 难怪美国著名的亲子沟通专家,“平和式教养法”创始人劳拉马卡博士曾说:养一个孩子,要把80%的力气,花在搞好亲子关系上。 被高质量亲子关系滋养的孩子,可以多优秀?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说过,一生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就是母亲。 奥巴马成长在一个单亲家庭,他的妈妈安·唐纳姆离过两次婚。拉扯着奥巴马和他妹妹,最苦的时候靠领救济金维生。 奥巴马刚出生时,还是个大学生的安白天上学读书,晚上回家照看孩子。哪怕是飞跃半个地球去研究人类学,都会把孩子带在身边。 更让奥巴马和妹妹铭记在心的是,妈妈从不吝惜向孩子表达爱。 奥巴马的妹妹曾说,妈妈是个特别喜欢拥抱孩子的人,一天会说上百次“孩子我爱你。”她喜欢把孩子抱在膝盖上,挠痒痒,或者和孩子们玩游戏,检查他们的手,努力找到骨腱和皮肤的奇妙之处,为找到的真相开心不已。 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奥巴马说:虽然颠沛流离,但是因为妈妈的陪伴,自己获得了十足的安全感。即使后来的分离焦虑期,也不怎么痛苦。 但这位伟大的母亲带给孩子的可不止于高浓度的亲子关系,即便经历过两次离婚、在养育两个孩子的压力下,她依然用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人类学博士学位。 20年间她飞往世界各地,进行人类学研究。孩子半夜醒来,看到的是凌晨两点还在读书的妈妈。 作为自己人生的榜样,奥巴马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对母亲的崇拜和感激。 在“亲子关系金字塔”中,奥巴马的妈妈已经登上了更高层次——第三层。 榜样的力量,是孩子一生取之不尽的财富。 但并不只是奥巴马妈妈,其实每一位平凡的父母都可能成为孩子的榜样。 浙江出过一个高考状元,叫王雷捷。他出生在诸暨农村,父母学识不高,以织布维生。 在他们老家的村子里,全村的妇女都喜欢打麻将。但是王雷捷的妈妈在别人打麻将的时候,却选择静静的读书。孩子也是受到妈妈影响爱上了读书。 王雷捷说,“只要学校老师推荐什么书,妈妈一定会给我去买来。” 王雷捷的家庭环境宁静和谐,让他在书香和织布声中成长起来。他在一篇作文中形容“父母是在平静的生活摸到了怎样的脉搏,而可以默然无语。” 父母的踏实、努力、爱读书为他做出了表率,给予他平静的力量,让他成为了一个小乡村里走出来的高考状元。 王雷捷的父母,没有给他多好的物质环境,也没给他创造什么社交环境,更没有给他报满培训班、买学区房。 言传身教,就是最好的学区房。 “亲子关系金字塔”的前三层已经说明:亲子关系的浓度、榜样的力量,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那么当我们尽力经营亲子关系,增加亲子关系的浓度;努力提升自己,给孩子良好的言传身教……然后呢? 这时必须把目光转向金字塔的最顶层——自驱力。 生活中不难发现,那些世俗意义上站在金字塔塔尖的人,往往有着惊人的自驱力。 NBA球员科比说:“我的成功并不是因为天赋或才能,而是来自每天凌晨四点开始的苦练。” 华人首富李嘉诚,连续工作78年,90高龄才宣布退休。 也许身为妈妈的你,还听过“别人家的孩子”许多故事:邻居家的学霸每天不用父母催促,就5点钟起床背书;同样学舞蹈,自己家的孩子喊苦喊累,同班却有个小女孩几年如一日刻苦练习…… 我们有时自我安慰说:“同人不同命”,“肚子不争气,生不出学霸啊”。 但是一个孩子乃至成年人的自驱力,真的是靠天赋决定吗? 用5年时间探索出“亲子关系金字塔”的浙江大学医学硕士李丹阳,并不同意这种说法。 她还有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年糕妈妈,母婴领域的第一KOL。 从2014年到今天,糕妈写了5年育儿文章,看了5年用户留言。了解无数中国妈妈细枝末节的困惑和痛苦,更经历了整整5年的学习、调研和思考。 她说:孩子自驱力的培养是有规律可循的,是有一套方法的。 “亲子关系金字塔”正是这套方法的核心。 揭示了我们可以通过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引导孩子成为拥有自驱力的人。 为此,糕妈用一本书的篇幅,将她5年来完整的亲子关系研究呈现出来。 书名《你的亲子关系价值千万》 这本书以“亲子关系金字塔”为主线,通过7大部分,带领父母们全面探索优质亲子关系的养成路径;找到每个家庭都会出现的亲子问题背后的原因,加以修正;并以系统的方法体系,助力父母们养育拥有强大自驱力的孩子! ● 如何读懂孩子各种情绪背后,真正的需求? ● 工作忙到飞起,怎样兼顾好妈妈的责任? ● 不爱看书的家长,能养出爱看书的孩子吗? ● 怎样把孩子的自驱力从偶然性变成必然性? ● 如何管理家庭,让全家人追随你的养育脚步? 几乎亲子关系里每个方面的问题,你都能在这本书里得到解答或启发。 书中许多妙趣巧思的方法,都在帮助我们与孩子建立良性关系,帮助他们找到想去的地方、做成想做的事、成为想成为的人…… 总有一天,孩子会离开我们,去寻找自己的人生。 那时我们再不能控制他的旅程,唯一能做的,只是交给他一件行李。 糕妈说,她想给孩子的行李,就是放在“亲子关系金字塔”顶层的三个字: “自驱力”——一个人不需要外界的推动,自发的要让自己变得更好的能力。 相信这也是无数中国父母的愿望。 这件行李,价值何止千万? 今天,我们就从一本书开始,准备这份送给孩子的终生礼物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