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这种就是用计算机二进制的 10 次方,也就是以 1024 为进制的换算方式。 差友们可能会觉得这个换算方式很对没错呀,挺贴合计算机的二进制系统的特点,另外,考试的时候不也是要求这么算的吗? 但如果脱离计算机范畴,将它和生活中其他几个单位一比较,很多对电脑不了解的人来说,就很难理解 1024 这个换算数值是怎么来的了。 毕竟像其他诸如 1A = 1000mA、1kg = 100g、1m = 100cm 等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单位,差不多都是拿十进制的几次方来作为换算方式。
所以为了照顾到计算机外的行业,除了之前提到以 1024 的换算,世界上还存在着以十进制作为数据换算的规范:
尽管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已经在后来的规范中提到,用于二进制存储单位的标准命名建议在中间“ 加个 i ”( 其实是更改了命名 )以示区分:
总之,现在的标准是:逢 1000 进位的就是 KB 、MB 、 GB 等单位;逢 1024 进位则是 KiB 、 MiB 、GiB 等。 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不同领域仍然存在着两种换算方式混用的现象。
同样是 500GB 的硬盘,如果按照 1024 换算,需要 500*1024MB 的空间,但以 1000 换算,只需要500*1000MB 的空间,整整少了 12000MB,也就是 12GB 左右。 但操作系统里读取硬盘时,则是按照 1024 进位的,所以你拿到手的硬盘在电脑上显示会比厂商标示的要少。 显而易见的,硬盘的容量越大厂商们省的越多,但谁叫它就是有这么一个换算规范,你也不好说它是在偷工减料。 ![]() 另外,如果差友同时拥有 Mac 和 Win 电脑,可能还会发现在两台电脑之间转移文件时,同个文件在两台电脑上显示的大小是不同的。
至于运营商在宽带办理中宣传的 100M、1000M 实际使用时却没有那么快的网速,纯粹就是具体单位没有标清楚从而造成的误会。 100M 宽带里的 M 是 Mbps,而 100M/s 下载速度里的 M 是 MBps,摆在一起差友们就很容易发现它们的区别:
前面 Mbps 是兆比特每秒,指的是每秒传输的位数量;MBps 则是兆字节每秒,指的是指每秒传输的字节数量。 别小看了这个 b,就因为存在着大小写的区别,两者之间就有了 8 倍的转换关系( 8bit = 1B ),这样一来,100 Mbps 的宽带,满打满算下载速度也只有 100/8 Mbps= 12.5M/s。
虽然数据单位之间有着不同的转换规范,但差友们平时也不必太过纠结。。。因为厂商们也坑不了你: 毕竟做硬盘的,提供宽带服务的都不止一家,除了单位上有些让人头大以外,现在硬盘和宽带的价格多半已经是经过市场竞争稳定下来了,换个单位也不能让人家亏本卖对吧? 说到底,下载不够快,电影不够装,还是钱没给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