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子鲇的生物学特性

 鱼大大光山水产 2019-10-29

我国目前养殖的胡子鲇主要有三种,即本地胡子鲇、泰国胡子鲇(又称蟾胡子鲇、两栖胡子鲇)、革胡子鲇(又称埃及胡子鲇)。以上胡子鲇同隶属于鲇形目、胡子鲇科、胡子鲇属。本地胡子鲇俗称塘虱、涂塘虱等,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各省区;泰国胡子鲇广泛分布和养殖于东南亚国家;革胡子鲇原产于非洲的尼罗河流域,是当地常见的池塘和野生捕捞鲇之一。

形态特征:

本地胡子鲇体形长,后部侧扁,体表光滑无鳞、富有黏液。头扁平、眼细小。口下位,口周围有4对须,颇发达。胸鳍有一根粗壮的硬棘,背鳍和臀鳍特别延长。体色呈棕黄色或灰色,腹部灰色或白色,体侧背部具有大而浅的斑纹和横行成行的小白点。鳃耙数位15-18。泰国胡子鲇的形态特征与本地胡子鲇相似,但个体较大,体色深黑,腹部灰白色,生殖乳突较细长,个性更活跃。革胡子鲇体体色较浅,呈灰褐色,体侧有黑斑点和灰白色云斑块,胸部白色。头相对较长,吻较尖细,口裂宽,有须4对,以上颌口角触须最长。胸鳍硬棘短钝,鳃耙52-90。

生活习性:

胡子鲇为底栖生活的鱼类,本地胡子鲇和泰国胡子鲇具有明显穴居习性,常生活在池塘边的管道、缝隙和洞穴中,常昼伏夜出。革胡子鲇没有明显的穴居习性,性情较温顺,跳跃和逃跑能力均低于蟾胡子鲇。由于胡子鲇具有辅助呼吸器官和皮肤呼吸机能,能短暂离开水体在湿地上爬行,具有非常强的迁徙能力。当水中溶氧不足时,常窜到水面呼吸空气。视觉退化,主要利用口须、侧线系统和嗅囊完成对外界食物、刺激、敌害等感觉。

胡子鲇为热带和亚热带性鱼类,对低温的忍受能力较差。本地胡子鲇在温度为5-6℃时便出现冻伤,生活的适宜水温为25-33℃,水温14℃开始觅食和活动。革胡子鲇生活的水温为20-35℃。

胡子鲇可以生活在其他鱼类不能生存的低氧环境中,本地胡子鲇能在溶解氧含量为0.8mg/L以上的环境中较好的生长发育,对外界不良的环境条件适应能力极强,溶解氧达到0.8mg/L和pH为4.8,甚至可以生活在腐败发臭的水体中。

食性:

在天然水域中,本地胡子鲇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主要摄食水生昆虫的幼虫或陆生昆虫的成虫,也摄食水生和陆生的环节动物、枝角类、桡足类、轮虫、小型贝类、鱼苗、植物碎片等。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以很好地利用配合饲料。革胡子鲇的食性较本地胡子鲇更粗杂、食量大,每次摄食量可达体重的10%-15%。成鱼阶段,动物性饵料包括水生昆虫、软体动物、蚯蚓、蝇蛆、蚕蛹、小鱼、小虾以及各种动物尸体和屠宰下脚料;也能很好地摄食植物性饲料,如豆饼、花生麸、米糠、玉米粉、人工配合颗粒饲料等。值得注意的是胡子鲇在规格较小时(体长小于10cm)存在自相残食的现象,在苗种培育时应引起重视。水温16℃以上时开始摄食。水温为25-30℃时,本地胡子鲇的日摄食量为体重的5%-10%,泰国胡子鲇可达10%-20%。

生长:

本地胡子鲇成鱼常见体重为100-300g,体长为20-35cm,最大个体体长为47.5cm,体重为938g,年龄为4龄;泰国胡子鲇较本地胡子鲇生长快,常见成鱼体重为500-1500g,最大个体体重可达3500g。

繁殖习性:

在华南地区本地胡子鲇1冬龄达到性成熟,性成熟个体体长为17-23cm,体重为65-135g。在水温超过20℃时开始产卵,产卵季节为4-9月份,盛期为5-7月份。泰国胡子鲇性成熟的体重一般为350kg以上。繁殖季节为4-10月份,产卵的适宜水温为24-28℃。革胡子鲇性成熟年龄约为5-7个月,最小性成熟个体体重为100g,一般为250g以上,产卵的适宜水温为22-32℃,繁殖季节为4-10月份。

三种胡子鲇均为多次产卵类型,本地胡子鲇和泰国胡子鲇每次产卵的间隔时间为30-45天,革胡子鲇为20-30天,在强化培育和水流刺激的条件下,两次产卵的时间间隔可以缩短为15-20天左右。本地胡子鲇和泰国胡子鲇均为筑巢产卵鱼类。雄鱼护巢,直至鱼苗孵出为止。革胡子鲇自然繁殖习性与鲤相似,受精卵黏附于水草上。一般产后亲鱼经5-35天精养,可再次产卵,一年可产卵4-5次,每次产卵量为(4-6)×10⁴粒(平均体重500g的雌鱼),个别高达10×10⁴粒以上。

三种胡子鲇的产卵均要求:水深不超过50cm,以20cm-30cm为最适宜;产卵的适宜水温为23-33℃,低于20℃时产卵受到抑制,降雨可以加速性腺发育和产卵;要求水质清澈、溶解氧充足、无污染;环境僻静,亲鱼密度适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