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期中复习语音课程 初一年级·文言文阅读 参见《逐鹿》97-111页 2019/10/29 初一期中复习讲解-文言文阅读 来自长沙乐学语文 00:00 10:40 讲解文稿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本次期中复习宝典的讲解老师王美玉,主要负责文言文这个版块。 现在大家就翻到这本宝典的97页,开始我们今天的课程讲解。 在文言阅读复习方面,我们首先要明确考点。从97页到98页的思维导图分析来看,考点一般分为四个,分别是实词积累,虚词积累,句子翻译和文章内容的理解。其中,句子翻译除了要掌握实虚词的释义之外,还要了解特殊句式,这样才能够翻译准确,保证不丢分。 那我们这本复习宝典的98页到103页就给大家做了非常详细的课内文言知识点总结。 我们先来看《世说新语》的知识清单。 首先是给大家总结了四种实词的特殊用法,分别是: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这里面考频偏高的就是古今异义词中的“儿女”,古义是对侄辈的统称,今义只是单纯的指儿子和女儿。还有就是词类活用也属于重难点,《世说新语》中“友人惭”的“惭”,就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不能直接翻译成惭愧的,而是要翻译为感到惭愧。 其次是文言特殊句式。在整个初中阶段,我们主要学习的文言特殊句式一共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和倒装句。我们这节课只做了一个简单的了解,更深入的研究我们会放在课上来进行。判断句就是那种一般会翻译成“是……”或者“就是……”的句子。省略句在文言文中是比较常见的,基本会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等形式出现,那我们在做翻译题时,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世说新语》中出现的就是缺少主语的情况,同学们可以自行感受一下补充难度,还是非常简单的。最后在《世说新语》的课文中还出现了一个特殊句式就是倒装句,我们初中阶段可以把倒装句分为四种,分别是: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和主谓倒装,在本文中出现的是宾语前置,简单的说就是把本应该放在谓语后面的宾语放到了谓语的前面,所以在翻译时,我们要把谓语和宾语的位置调整回来,“何似”其实应该是“似何”,像什么。还有一个被动句,就更好理解了,就是主语和宾语之间是被动关系,翻译过来是主语被宾语怎么样了。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重难词语释义部分,考试中文言文的第一题的就是实词翻译,所以大家一定要准确理解每个词的意思,送分题,我们不能不要。 再接下来就是虚词的用法,我们初中会接触到的重点虚词一共有五个,分别是而、之、其、以、于,在《世说新语》中,我们需要重点了解的就是“之”,“之”在这次期中考试中出现的可能性非常非常大,甚至在中考中,它出现的频率也是最高的,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把它作为重点中的重点来记忆。“之”的用法可以简单的分为三种,第一就是用作代词,常常位于可接宾语的动词后面;第二就是用作助词,翻译为“的”或者是不翻译;最后“之”有一个特殊的用法,翻译为动词,一般是放在人名或人称代词和地点之间,翻译为某个人到哪个地方或者是去哪个地方了。 最后就是文章主旨方面,《世说新语》二则我们需要重点记忆,因为根据我对各大名校往年的期中考试真题的分析发现,文言文大概率会以课内外对比的形式出现,那相对来说,《世说新语》的考察概率就更大。所以课下同学们也可以多看看《世说新语》的原著,对里面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和积累。课内我们要记住的就是《咏雪》中的谢道韫才华横溢,文学造诣不凡,《陈太丘与友期行》表现了陈元方小小年纪就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品质,并且也告诫人们做事要讲究诚信。 咏雪诗大家背诵即可,有可能会在文言文的最后一道题考察大家对这方面的积累。 《论语》十二章在本次期中考试出现的概率相对来说没有《世说新语》大,所以知识清单中的实词部分就不在本节课做重点讲解,但是同学们也一定要逐字逐句的理解好,考频低并不代表不考呀,比如去年的广益就考到了《论语》,所以同学们也一定不要掉以轻心。 《论语》的知识清单中需要给大家强调一下的就是虚词“而”的用法和翻译。“而”在我们初中阶段要学习的用法大概可以分为4种:第一种是表并列关系,这时“而”翻译为“又”或者是不翻译;第二种就是表顺承关系,我们把“而”翻译为“就”、“便”、“从而”、“然后”等,或者是不翻译;第三种就是表转折,我们可以把“而”翻译为“但”、“却”、“可是”,这种用法也是比较常见的;第四种就是表修饰,这时“而”可以不翻译,或者翻译为“地”和“来”。 这里需要大家注意一下,在宝典的103页有一个小错误,不知道聪明的你们找到没有?就是第2点表顺承关系的第(5)个例句,曲肱而枕之,并不是表顺承关系,而是表修饰的关系,通过这里也不难发现,“而”的表顺承和表修饰关系特别容易弄混,需要大家重点区分。 在文章主旨方面,同学们就从宝典上总结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修身做人这三个部分来记忆就可以了。 接下来我们要讲的是,实战演练中第109页的题目(四),2018年长郡期中考试的真题,因为这道题的难度相对来说比较大,其余题目大家自行做完,对好答案,不会的题目可以等到在乐学上课时问自己的任课老师,或者有我微信的家长也可以直接来问我。 这里为什么说(四)的难度较大,因为这个题目中的课外文言文部分的内容理解上非常容易把大家带入一个误区,这篇文章其实是写了一个正面的人物以及一个反面的人物,大家先说说,哪个人的做法应该是被人夸赞的,是正面的? 我猜肯定会有同学说是王朗,因为很多人会把前面的“歆辄难之”翻译为华歆就难为这个想要上船避难的人,加上后面王朗说的话,他说幸好船上还有位置,还足够宽敞,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很多同学一看到这样的话,好,这个王朗真这是个大好人!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看看后面还发生了什么事。“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后来贼兵们追了上来,王朗想要抛弃他们所要携带的人,所以从这里也能够看出王朗这个人是舍人救己,言而无信,非常自私。 那我们再往后看,看看华歆对待这件事的态度呢?华歆说,我啊原本就有所犹豫,这里面的“疑”,翻译为迟疑,犹豫,华歆犹豫的是什么呢?“正为此耳”,正是这个原因啊,就是说原本华歆不太想让这个人上船的原因就是怕贼兵们追上来不好办,所以前面“歆辄难之”里面的“难”真的是想难为这个避难的人吗?不是呀,而是在说华歆自己感到很为难,这里也能够看出华歆这个人非常的有远见,并且做事情非常谨慎。 接下来华歆又说了什么?“既以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既然我们已经允许他搭上我们的船了,怎么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把他扔下呢?于是呀,仍然像最开始决定的那样来携带和关照那个人。由此可以看出华歆这个人言而有信。通过两个人的做法也能够知道其实华歆才是那个名副其实的正面人物。 理解了这篇文章以后,做起题来就很轻松了。 第1题加点词不正确的一项是C选项,这里面的“欲”是想要的意思,不是愿望。 第2题正确答案是B选项,B选项中“之”是结构助词,翻译为“的”;其余选项中“之”都是代词的用法。 第3题的答案是:后来贼兵们追了上来,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这道题要注意的就是“贼”和“舍”的翻译,“贼”指贼兵或贼人,“舍”这里就是抛弃的意思。 第4题的答案其实在我们刚刚的解析中已经渗透给大家了,总结下来可以这样写:华歆有远见,处事谨慎,做事有始有终,信守承诺,是君子;而王朗既无远见,又自私,是小人。开始华歆不愿让那人上船是预见“贼追至”的情况,足见他比王朗有远见,做事谨慎;后来贼真的追来,情况危急华歆不愿抛下别人不管可谓信守承诺;而王朗却想舍人救己,可见他的自私。 这道题我们要注意的是不仅要把评价说出来,还要结合原文找到这些评价出现的原因,这样才能够拿满分哦。 以上就是关于文言文部分的期中复习解析,大家重点把实战演练中108页的中雅期中考试真题认认真真做完,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但我相信大家一定可以完成的非常好。最后祝愿大家期中考试都能考出满意的成绩。加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