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在职场一定要牢记,不要让你的聪明毁了你的前途

 峻峰书馆 2019-10-30

白起,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大将。是继孙武、吴起之后的又一个杰出军事家和统帅。他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且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毛泽东评价白起,“论打歼灭战,千载之下,无人出其右”。

白起善于用兵,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曾在伊阙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功勋赫赫。在长达三十年的军事生涯中,白起攻城七十余座,歼敌近百万无一败绩

但就是这样功勋卓著的一代名将,最终却在杜邮被秦昭襄王赐死。让他身首异处的不是功高震主,因为昭襄王还愿意用白起带兵打仗。也不是抗命不遵,因为在白起拒绝出兵后,昭襄王只是劝他“君尝以寡击众,取胜如神,况以强击弱,以众击寡乎?”。由此可见,昭襄王并没有因此怪罪于他。

真正害死他的,是他的聪明,而且是太聪明。白起作为一名优秀的军事统帅,凡事从军事角度考虑问题是对的。但他的聪明却用错了地方,用错了人。尤其是对于战场形势的准确判断,更是赤裸裸地打了统治者的脸。这样的人,无论多么聪明,又怎能有好的下场呢?也许,白起对战场的判断错误,他还会有一线生机。但遗憾的是,他说的都对。所以,他最终丢了自己的性命,更莫论前途了。

白起的悲剧,发生于过去,存于史书,但对于今天的人来说,依然拥有极大的借鉴意义。身在职场的我们,无论是菜鸟还是老人,都有可能会犯同样的错误,并由此断送自己的前途

聪明有错吗?聪明当然没有错。但把聪明用到了不聪明的地方,本身就是一种愚蠢。这个社会上从来不缺聪明人,而是缺少能够为自己的聪明留有余地的人

拥有聪明的脑袋,是上天对我们的恩赐。它可以让我们拥有比别人更长远的眼光,更高远的格局,更清晰的自我定位,更行之有效的办事方法。这就是聪明的优势,聪明的底气。

但往往,聪明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仗着自己聪明,反而做出一些愚蠢的事情。最后,因为自己的聪明而毁了自己的前途。

在职场中,聪明人的表现有哪些呢?无非就是拥有清晰的头脑,准确的判断,客观的意见,以及高瞻远瞩的能力。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都是一个优秀员工该有的素质。在涉及到问题的时候,客观表达自己的观点,难道不是最好的品质吗?真的不一定。

那么,身在职场,如何才能确保不犯这样的错误呢?

01. 要看领导的实际情况

正如白起,他在适合出兵的时候,劝谏秦王灭赵,又在不适合出兵的时候劝谏秦王休兵。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都是一个忠臣的正直之言。那么他错在了哪里?错就错在不合时宜,他是聪明,但他的聪明是重在一隅,而忽略了全局

李世民对白起的评价是:“白起为秦平赵,乃被昭王所杀…乃君之过也,非臣之罪焉。”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李世民是白起的君主,那么白起无论说了什么或者做了什么,他的悲剧应该是不会出现的。因为李世民对此事的评价是君之过,而非臣之罪

要考虑领导的实际情况。你所跟随领导的脾气、秉性甚至肚量,都直接决定了你的说话、做事方式以及与领导的相处之道

还有一个人,也是因为聪明而死,他就是杨修。熟读三国的人应该都知道,杨修就是因为猜透了曹操的心思,才招致杀身之祸的。在一次征讨刘备的军事行动中,曹操陷入了两难境地,进不能进退不能退。有一天,曹操用“鸡肋”作为军中的联络暗号,杨修因此推断出曹操要退兵的真实想法。并且还告诉将士收拾行装准备撤军。曹操得知后,以动摇军心问斩了杨修。罗贯中评价杨修是,“聪明杨德祖,身死因才误

这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领导实际情况。那就是领导所处的境地以及当前的态势枉顾领导的实际情况,就贸然抖落自己的聪明,就是一种愚蠢。

02. 屁股决定脑袋,一定不要觉得自己比领导聪明

在一个团队里,领导与员工之间,很难说得清楚谁更聪明。但有一点是一定的,那就是领导考虑问题一定会比员工要全面。员工的聪明,往往存在片面性和利己性。如此一来,即使再聪明的员工,他的意见和建议也未必是最合适的

还是以白起为例。关于战争,他提出的作战时机无疑是最合理可行的。但他考虑问题,只是单纯的军事问题。战争不仅仅只有战场那么简单,还有后勤补给,兵员补充,以及伤亡抚恤等等一些列事情需要操持。所以,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而战争有时候又是政治的延伸和补充,显然,白起不懂这个道理。所以,国家需要他的时候,他依然固执己见,只窥一斑却不见全豹

人所处的位置,注定了一个人的眼界与高度。有合适的意见可以提,但却不能因为意见不被采纳,而忘记了自己本身也是团队一员这一事实。团队的需要就是最大的需要,一味固执己见,只能让自己出局。屁股决定脑袋,不是一句粗话,而是至理名言。

03. 有正确的意见可以提出来,但不试图干预决策。团队有了决策,就要用自己的聪明去努力执行。

王翦,另一位秦国名将,除韩国之外,其余五国皆亡于王翦或其子王贲之手。与白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王翦不干预朝廷的决策。而是会间接给出自己的建议。前224年,秦王政召集群臣,商议灭楚大计。他并没有说时机不成熟,而是说灭楚'非六十万人不可'

这其实已经说明,在王翦看来,当时灭楚时机并不成熟。李信则认为'不过二十万人'便可打败楚国,于是秦王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万,南下伐楚。王翦并没有试图说服秦王放弃灭楚,而是直接告老还乡。结果我们早已知道,这一战败了。等到秦王回头来请王翦出兵的时候,王翦毅然而然承担起了灭楚重任。自然,秦王也按照王翦的建议,出兵六十万伐楚

最近几天马云卸任阿里巴巴主席的消息在网上不胫而走。很多陈年往事也被翻腾出来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其中,有一条消息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阿里员工说的一段话,“我们从来没有试图去改变马云的决策,我们只是努力让马云的决策成为最正确的决策这大概就是每一个员工应该首先具备的素质吧。阿里的员工没有把聪明用在质疑决策上,而是把聪明用在了支持决策上。所以,阿里的成功有马云的引领,也有员工的努力

04. 所有人都不喜欢事后抖机灵的人

其实这一点,人人都知道。但总有人会忍不住耍点小聪明,在事后抖抖机灵。不论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是善意的又或者是恶意的,事后诸葛亮是没有人喜欢的。所有身在职场的人,都应当时刻控制自己,以免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事后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已经发生的基础上,所有的一切聪明其实都不应该叫聪明了,而应该叫落井下石更为合适。即使真的在你意料之中,事后也不应该再来重复你的高明。而应该跟团队保持一致,一起去解决眼前的事情

是金子总会发光,没有人会忽略一个能够高瞻远瞩,目光长远的人。事后抖机灵,不仅不会让人更加看重,反而会让人心生反感。

聪明人当行聪明事。而这个聪明,不是一味地卖弄聪明,而是一种恰到好处的聪明。既要有见解,又要有眼光,还要能够听得进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尊重领导和团队的决策,可以保留意见,但一定要为了团队决策的最终实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如此,方可使自己的聪明有用武之地,避免自毁前程。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