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明清两朝都是向西扩张领土,不向南方扩张?

 越女剑阿青 2019-10-30

领土,是一个法律概念,是一个在现代国际法的语境下,一个主权国家管辖所及的地理范围。领土不仅需要主权国家自己的公布和重申,而且需要其它国际法主体的默许或以其它方式的具体确认。对两个邻国来说,边界条约是关于领土的效力最强的法律确认文件。没有类似的边界条约,则需要没有异议的默认。

明朝的领土实际上是一个不断缩小的过程。 明朝自建国开始一直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尤其是朱棣在靖难之役后还迁都北京,就是所谓的天子守国门,明朝的领土在领土扩张上相对比较内敛,在朱元璋时期达到鼎盛的900万平方公里,后来明朝的疆土不断缩小,随着满清的崛起,明朝对周边的控制力减弱,所以到明末的时候疆域就只剩下350多万平方公里,即传统的“两京十三省”。

在明朝军力最强盛的永乐时代,曾经一度征服了越南。不过即便是在永乐皇帝时代,明朝也未能解决漠北的蒙古问题。在永乐以后,明朝的北部边防松懈,军力削弱。直到正统年间发生“土木堡之变”后,明朝转为全力防御北方,再也无暇再往中南半岛扩张。

历经数代人努力,清朝在乾隆时期完成了对西域的统治与巩固,这块脱离中原千余年的故土新归,被定名为新疆,清末时还收复过一次,不得不说是清朝在领土方面最大的贡献了。

西北用兵的同时,清朝在西南也没闲着,改土归流的最后一步,也是清朝完成的,到乾隆时期,清朝真正控制了云贵高原。这时候,清朝开始向东南亚眺望了。由于缅甸的挑衅,乾隆时期,清缅战争爆发,结果是清朝惨胜,缅甸虽然不服,却也不再挑衅,但清朝在这一方向的扩张就基本停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