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读』膝关节四组韧带损伤的同时重建

 西安国康马YH 2019-10-30

手术指征

  • 膝关节四组韧带损伤,如果急性期已经自行复位,行4-6周石膏固定即可。如果在急性期不能闭合复位,经过手术复位后,可以一期行切带重建术。

  • 四组韧带损伤进入陈旧性阶段,一般有部分韧带愈合,主要是内侧韧带结构和PCL,则对未愈合的几组韧带进行重建。少数情况下需要四组韧带同时重建。

移植物选择

  • 膝关节四组韧带重建需要大量的移植物,从理论上可选择全自体材料、自体材料加异体材料和全异体材料,实际情况中需要根据患者的意愿、经济能力等综合考虑。

  • 如果全部选用自体材料,我们一般进行ACL和PCL的单束重建。

  • 如果患者有一定经济能力,则建议联合应用同侧自体材料和异体材料。

手术入路

  • ACL和PCL的重建在关节镜下进行,采用常规关节镜入路。

  • PLC重建时手术入路根据重建方式的不同选择。采用自体股二头肌肌腱重建者需要做外侧纵行切口。采用游离肌键移植者需要在股骨外上处做一个长2cm纵行切口,在骨头后缘做一个长3-4cm的纵行切口。PMC的加强需要借用PCL重建时股骨内上髁部位和胫骨内侧面的切口进行。

重建程序

每组韧带结构的重建都包括隧道的建立和移植物的植入及固定。多组韧带修复重建时,为了避免骨隧道的干扰,使移植物承受合理的张力,需要遵循一定的次序。

1

骨隧道的建立次序

2

移植物的植入次序

3

移植物的固定次序

骨隧道的建立次序

  • 建立PCL重建的股骨和胫骨隧道(关节镜手术)

  • 建立ACL重建的股骨和胫骨隧道(关节镜手术)

  • 建立PLC重建的股骨隧道(切开手术)

  • 建立PLC重建或者加强的胫骨,腓骨隧道(切开手术)

  • 建立PMC加强的股骨隧道(切开手术)

  • 建立PMC加强的胫骨隧道(切开手术,或者利用交叉韧带重建时建立胫骨隧道的切口)。

移植物的植入次序

  • 植入PCL移植物(关节镜手术)

  • 植入ACL移植物(关节镜手术)

  • 植入PLC移植物(开放手术)

  • 植入PMC移植物(开放手术)

移植物的固定次序

  • 屈膝30°,旋转中立位,固定PMC

  • 接近伸腰位,旋转中立位,固定PLC

  • 0°位,固定PCL。(PCL前外侧束移植物不行预牵张,后内侧束移植物行预牵张)

  • 0°位,固定ACL(前外侧束移植物行预牵张,后内侧束移植物不行预牵张)

膝关节四组韧带重建前后X线片对比(采用悬吊式固定)

红线:重组的MCL; 黄线:重组的PLC;

紫线:重组的PCL;绿线:重组的ACL

关节镜下ACL、PCL同时重建技术

膝关节清理

  • 一般需要行髁间凹成形。对于ACL和PCL残留纤维,如果存在股骨一胫骨之间的连接,尽管松弛也予以保留。板股韧带很少发生断裂,切勿清除。

钻PCL胫骨隧道定位导针

  • 从后内侧入路监控,分别由PCL残留纤维外侧和内侧置入PCL胫骨隧道定位器,钻PCL双束重建胫骨隧道定位导针。

  • 后内侧束定位于PCL足印区内侧部分,前外侧束胫骨隧道定位于PCL足印区外侧缘,均位于后关节囊胫骨附着线前7mm。

  • 先定位后内侧束,再定位前外侧束,两隧道中心点间距为两移植物半径加2mm。

建立PCL股骨隧道

  • 从前内侧入路进镜监控,从前外侧入路进定位器,自内向外建立PCL双束重建股骨隧道。

  • 前外侧束中心点距前参考12mm,距离远侧软骨缘6-8mm。后内侧束隧道在足印区内的最后侧部分,必须包含于足印区内。

建立PCL胫骨隧道

  • 从前内侧入路进镜入膝关节后室,监控下钻PCL双束重建胫骨隧道。

植入PCL

  • 移植物先将双根导引线分别从两个PCL胫骨隧道送入关节腔,再从相应股骨隧道引出。随后依次植入移植物。

  • 建议先植入PCL后内侧束移植物,再植入PCL前外侧束移植物。如果先植入前外侧束移植物会影响PCL后内侧束移植物的植入操作。

建立ACL隧道

  • 从前外侧入路进镜,从前内侧入路进ACL胫骨隧道定位器,按照常规操作定位,钻ACL胫骨隧道,隧道与胫骨轴成45角。

  • 隧道内口中心点位于内侧髁间峰前外侧坡面、外侧半月板游离缘水平线部位。随后经ACL胫骨隧道钻ACL股骨隧道。

  • 股骨隧道定位于髁间凹外侧壁最低点前侧、近侧5mm。

植入ACL移植物

  • 在关节镜监控下将ACL移植物从胫骨隧道经关节腔拉入股骨隧道,移植物边端可通过微型钢板翻转固定,也可以行隧道外口微型钢板直接贴附固定。

  • 采用自体肌腱,移植物在股骨隧道的长度为2.0-2.5cm。

  • 采用异体肌腱,移植物在股骨隧道内的长度可以更长。将韧带胫骨端编织缝线穿入钛质纽扣中,暂不打结固定。

移植物最后的固定

  • 在有选择地对移植物进行预牵张后,在完全伸直位同时固定所有移植物。

  • 在完全伸直位,PCL前外侧束隧道内口距离最短,因此采用伸膝位固定时对PCL前外侧束不做预牵张,以免屈膝时承受过度张力而造成移植物复合体(包括两端的固定线和固定带)断裂。

  • 如果对该束移植物做了预牵张,则必须在屈膝约70°时固定,这时隧道内口距离最远。

  • 但是因为膝关节复合韧带损伤时,屈膝位不容易确定和维持胫骨相对于股骨的中立位,仍然建议对PCL前外侧束移植物不做预牵张并在伸膝位固定。

  • 在完全伸直位,PCL后内侧束隧道内口距离最远,所以我们对PCL后内侧束移植物做预牵张后在该体位固定。

  • 在完全伸膝位,进行解剖单束重建的ACL两隧道内口距离最远。对ACL移植物需要进行预牵张,随后在该体位固定。

ACL、PCL同时重建中保证胫骨中立位和韧带正确张力的方法

  • 在完全伸膝位,如果PLC和PMC完整,即使前、后交叉韧带断裂,胫骨相对于股骨也相对保持在中立位。因此在完全伸膝位进行移植物最后的固定。

  • 在ACL和PCL同时重建时,ACL移植物固定过紧会对PCL移物造成过度应力,或者胫骨后移,反之亦然。因此移植物固定的张力适度即可。

  • 如在采用纽扣固定时,只要纽扣不能被拉离骨面即可。


◆ ◆ ◆  ◆ 
医学很有料,选择很重要
靠人不如靠自己
现在宝典来了我们自己买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