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k到12k
作者:火張土
出发北外读研前的那四个月,我清醒地认识到光靠热爱是学不成英语的,这是一件需要技巧的事情。
永远别想仅凭一腔热血就学好一门语言,所以我到内网外网搜了30多个语言达人的经验,打印出来,一一比对,视频经验5个左右一一笔记。然后一一实验。
后来经过实验,过滤了一些招摇撞骗或者没有卵用的方法后发现有显著效果的有赖世雄的重复法、史嘉琳的回声法、伍君仪的渗透法等等,于是糅合起来使用,在这8个月里我的具体做法依据状况微调了一百多次,以求取得最佳效果。
后来遇见奶爸的文章,发现他有一套完整的方法,也和我的高度重合,但是我也有很多不同意他的地方,比如他觉得成年人学外语永远无法达到母语者的水平,我还是不想承认这个事实,至少我想半年内把它证伪。
前半年我用赖世雄和史嘉琳的方法结合练就了完美的帕萨迪纳口音(生活大爆炸口音),具体做法是,一句一句模仿,一遍一遍重复到能背下来,达到三天到一周背一集的程度。
最后我把生活大爆炸前十集背下来了,每句话每个语音语调,每个表情都记得。枯燥吗?非常枯燥。我感觉我对英语的热情不断消减。但是进步确实非常明显的,阅读英文快了很多,看youtube视频的理解度很高了,和学校里的留学生交流,听到我的口音他们都以为我是美籍华人,当然我的词汇还有英美文化知识还和美籍华人差100本原著的距离。
原计划是把生活大爆炸十季都背下来,但是我背了第一季的前十集就已经快崩溃了,经过第一季的学习,我的词汇量从7000左右升到12000,离母语者的20000到35000还有很大距离,这时候我就捡起了伍君仪的透析法,伍君仪不强调复习,强调轻松学习,但是我总觉得不受点苦折磨一下自己是无法学好任何东西的,所以我在他的方法上贯彻了赖世雄的原则——重复,加大了复习力度。
从这个学期起开始大量阅读并辅以深度复习词汇用法,但由于这个学期课业忙,时间有限,无法专心来读,还是消灭了10本左右的英文原著,加起来有3000多页吧,昨天再去测词汇量时已经达到了17000左右。
从单词到句子
从上面这位网友的真实经历我们其实可以得知,他提升词汇量的途径并不是靠背词,而是“一句一句模仿,一遍一遍重复到能背下来”以句子为单位来模仿、来重复,达到能背为止。词汇量只是他检验自身水平的一个测试结果。
衡量语言能力始终是以“听、说、读、写”四大模块的水平为准,切莫将词汇量的高低纳入这个标准范围内。
早年间,林语堂先生曾在他的《英文学习法》中直言:
学者最要二事:
- 每日选二三句,回环熟诵,此数句读音必正,出口必熟。如此半年,操英语能力必大进。
至于其中的原因,他也解释的一清二楚:
口讲之重要
在听讲写读中,口讲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初级的时候。
这并非说我们学习英文的目标,只在能讲几句英语,实在因为方法上应当如此。
自然能看不能讲,只可说是半身不遂的英语,但即使目的不在口讲的人,在学习之程序上,为求基础之稳固习惯之养成,进步之神速,文理之清顺,都得如此。这有几种理由。
第一,口讲可多得练习,因为口讲是学习的最轻便的方法。如在班上,大家肯讲,每小时总可说十几名英语,对不对且不管,但已确多得练习机会无疑了。如教员令学生在家造句,每课最多交三句,已经有点困难。
第二,文法对不对,全在习惯,造句总是慢慢推敲出来,养不成什么习惯。口讲之妙,在使学习的人在不知不觉之间吸收英文的句法,有一句话,不费心思,脱口而出,初有疑难,久而久之,自能顺口,到了顺口之时,英文句法已在不知不觉之间学来,比写作时算什么主格宾格,强似多多了。
第三,口讲的话都是自自然然说出来,少有堆砌奇字,矫揉造作之弊,因为口讲应答之间,不容你矫揉造作。试将通常社论与名人演讲稿比较一下,就可显然看出这个分别。英文最重自然清顺,写英文必有这口讲为基础,写出来才读得下去,不然满纸都是字典上找来填上的奇语僻字,用上去一无是处。所以概括的讲,英文写作必须以口讲为基础。
第四,文字之有音调,犹如人之有声容,许多诗歌散文抑扬顿挫之妙,都须朗诵才可体会出来。不会读好的人,总不会完全领略此中的妙处。
所以口讲的练习,于将来文学之玩味,也很有裨益。
注重仿效与熟诵
学习英语唯一的正轨,不出仿效与熟诵;仿效即整句的仿效,熟诵则仿效之后必回环练习,必使能顺口而出而后已。
凡能依这方法读英文的,无不成功,而且这极容易,真是学习英语的康庄大道,其应用远超出于物体教授法之上,初级高级都可适用。须知小儿学语神速之秘诀,也不过仿效与重叠练习而已。
这是与旧式以文法入门的方法,根本相反。譬如文法第一课说a是indefinite article, the是definite article, 但知道这有什么用处?a, the 二字的用法与省略,一百个留学生中没有五个人能有十分把握,可见所讲文法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
旧式的文法家以为下定界说,指出造句的楷则,叫学者按这楷则字字照填,便可成句,实在完全是梦呓。不但这方法极迂腐难行,就使按规则填好,也未必是顺口的英语。
学者最要的警语,是少用堆砌工夫,学时必整句吞下去,再整句吐出来,其文必顺,其音必正,句法必通,用字必当。若凭字字译成英语,再依文法规则慢慢叠成句读,必一无是处,劳而无补。
例如以上“快下雨了” it will rain soon. 一句只须整句念好,三数次已可成诵,文法关系,暂时都可不管,只把这句法吸入脑中,不但再出口时可保无误,下次要说
it will clear up soon.
it will stop soon.
he will come soon.
You will die soon.
心中早有此句的模范,不期然而然,说出都能合于正轨。
今天第二条推文是完整的《英文学习法》,想重塑英语学习观念的同学看完后记得收藏保存,读一次根本不够。
这里则是史嘉琳教授的回音法:

遥想林先生生前连复读机都未曾听闻过,却能有如此的英文水平,现代社会的我们有了科技相助按照正确的方法学习,简直是如虎添翼!
方法论+实操过程都有了。
工具我们也给大家准备好了。
点开小程序练起来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