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中地理:青藏高原的气候与生态

 风吟楼 2019-10-30
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藏“一江两河”流域指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的中部流域地区,位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南部,跨北纬28°20'、东经30°21',东起山南桑日,西至日喀则拉孜,南接喜马拉雅山脉北麓高原湖盆地,北至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脉,东西长500余千米,南北宽约220千米,总面积6.65万平方千米,占西藏自治区总面积的5.41%;人口80余万,占西藏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该流域历来是西藏政治、文化与经济的中心地带,在自然、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一江两河”流域广泛分布的各类荒漠化土地给该流域人民的生活与生产造成了多方面的危害。目前以中度荒漠化土地居多。
材料二: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独特地域单元。它的隆起是最近数百万年来地球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青藏高原的形成对我国及全球气候变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 试分析雅鲁藏布江的水能资源尚未得到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原因。
2. 简要分析“一江两河”流域土地荒漠化的危害及其成因。
3. 青藏高原的隆起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性。试简要说明地理环境这一特征的主要内容。
4. 结合图1、图2,简要说明青藏高原隆起对我国东部地区气候的影响。
5. (多项选择)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全球臭氧总量减少,科学家在青藏高原上空也发现了每年一定时段出现的臭氧洞。下列关于臭氧和臭氧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臭氧能吸收太阳紫外线,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B. 平流层中臭氧减少的重要原因是人类使用氟利昂
C. 臭氧洞就是平流层某些区域因臭氧缺失而形成的臭氧空洞
D. 南极磷虾急剧减少与臭氧洞扩大有关
 
参考答案:
1. 地质、地形复杂;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对能源的需求量不大;地处边陲,远离经济发达地区等。
2. 危害:在资源方面,造成可利用土地面积的减少;在环境方面,造成空气、水资源与食物污染等;在社会经济方面,主要造成农牧业生产减产,埋压地表建筑物、毁坏水利设施和危害交通运输等。
成因:脆弱的生态环境;气候的干暖化;人类活动及过度的开发利用,滥垦、滥牧、滥伐。
3. 整体  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改变;一个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周围区域环境状况的改变。
4. 青藏高原的隆起,与其周围大气的热力差异形成了冬夏相反的盛行风(或高原季风),即冬季高原面上出现冷高压,气流从高原向四周流动;夏季高原面上出现热低压,气流从四周流向高原;高原季风环流方向与东亚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方向一致,两者叠加,使得东亚季风势力特别强盛。
5. B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