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寿词人张先:饮尽江湖,不过一杯风月

 林樰熳 2020-03-13

长寿词人张先:饮尽江湖,不过一杯风月

大宋皇朝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朝代。

文官当道,点子多,道理多,阴谋多。轰轰烈烈两百年,沉沉浮浮几千人。范仲淹、苏轼、王安石诸如此类,无人幸免跌宕的命运。

但有一人却十分另类。他仕途低迷,却词途坦荡;他政绩全无,却趣事等身;他名不在正史,而朋尽是大家。他一生庸庸碌碌,却是无起无伏,小康颐享到天年。

他叫张先,字子野,浙江湖州人。曾经做了安陆县县令,所以又被人称“张安陆”。他一生仕途平平,到四十岁才中了进士。而后又做过屯田员外郎,都官郎中等闲职,无甚建树,也没啥波澜,混到75岁才退休;直到88岁,才寿终正寝,留下几卷旖旎曲,一堆风流事。

长寿词人张先:饮尽江湖,不过一杯风月

1

一丛花(作者:张先)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登高望远,路的尽头在哪里?你的影子又在何方,这世界,还有什么能比得上我牵引你的目光?东郊的土路上,杨花伴着黄尘,遮蔽了大半个天空,征马的嘶鸣渐行渐远,你的影子模糊成一个点,消散成一丝风。

回首,春光依旧。鸳鸯悠悠,春水溶溶,木兰舟还在,想那时,小橹南北穿梭,画阁横梯轻架。一样的黄昏,一样的帘栊,一样的月色玲珑。只是少了你的影子,一切都变得没有了生机。清风徐来,桃李摇漾,千瓣飞起,舞做红雨。孤单如我,竟不如一瓣桃李,还可以嫁作春风,伴他天涯浪迹。

“不如桃李,犹能嫁东风。”好一个新鲜的比喻,桃李春风,天涯浪迹;好一个痴绝的女子,哪怕破碎了自己,也希望能随他而去。而词人,为什么竟能够走进她的心里,窥见她深藏的秘密?

这位女子是他生命中的第一个女人。在他们情窦初开的年纪,他们互相敲开了彼此的爱情之门。可是那个美丽的女孩却是一个庵里的小尼姑。

特殊的身份割裂不了她和尘世的联系,严厉的师父幽锁不住她蓬勃的青春。他们便偷偷地学起了'墙头马上','待月西厢',常常在夜深人静之时用特殊的方式相约幽会。

后来,这段短暂的感情在老尼姑的强烈干预下还是无疾而终了。但是,张先和他的《一丛花》却流传于世,成为当时的流行歌曲。被欧阳修、晏殊深为赞赏,被戏称为,'桃杏嫁东风郎中'。相传张先首次拜访欧阳修的时候,欧阳修激动得鞋子都来不及穿整齐就迎出门外。于是便有了'倒履迎客'典故。

'无物似情浓。'在张先漫长而旖旎的一生中,深情是他为词的风格,多情是他为人的习惯。怡情是他永恒的追求,才情是他能流传后世的唯一理由。

长寿词人张先:饮尽江湖,不过一杯风月

2

醉垂鞭(作者:张先)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罗裙上绣着双舞蝶的女孩,从东池宴会遇见的第一眼起,便不曾忘记。那敷着薄薄胭脂的脸蛋,是春天里新绽的娇花,悠闲清淡。你舞起曼妙的衣袖,无处不令人陶醉,那婀娜的细腰,犹如轻拂在春风里的柳条。我纳闷为什么昨天山雾缭绕,原来是烟云漫上了你的衣袖。

写词是张先的日常,也是他与人交往的手段。业绩平平的他就是用这样的绝活赢得了很多舞娘歌姬的青睐。

在张先的165首词中,送人的占大多数,而送美女的又占了大多数中的大多数。

传说这首词就是送给一位初相识的舞姬的,她还是一个朋友的家姬。狡黠的张先只用了寥寥数句就偷走了这位美人的芳心。

'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这是一句神来之笔。把女子舞蹈时旋转的衣袂比喻成云雾,又及其夸张地将它和山中的云气结合起来,营造了一种飘渺朦胧的意境。如同杜牧《阿房宫》里描述的一样,'舞殿冷袖,风雨凄凄',都是对舞蹈艺术的最高褒奖。那该有多美丽而灵动的女子才能担当得起如此美妙的描述!

这首词传世以后,不但这位女子如获至宝,就是千年后的今天,读来依然让人心襟摇荡。

在张先的笔下,还住着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女子。她们有的是永丰柳下拨弄素弦,唱着'心有千千结'的歌女,有的是青楼宴会上'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的弹筝女;有的是依楼独立,看遍'楼前芳草年年绿'的孤独留守女。几乎每个人,他都曾用心地将笔触升向她的灵魂,为她们镂刻出独特的那一个。

在北宋词坛上,专为女子写歌的名词人恐怕就是刘永和张先了。但柳永将其作为谋生的手段,张先只是作为点缀生活的调味。所以,从这个角度,张先比柳永更自在,更优雅,更有才子的风流才华。

长寿词人张先:饮尽江湖,不过一杯风月

3

天仙子(作者: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暮春的正午时分,恼人天气。浅睡被残梦惊醒,浓愁还在酒杯沉醉。帘外飘来几声慢板,一如这暮春的柳絮,渐行渐远,春去矣,几时回?流年不再,镜前白鬓,回首前尘往事,枉凝眸,空记省。

暮色渐渐降临,沙滩上鸳鸯剪翼。月儿破云,泻下一地清辉,花儿弄影,摇曳满窗幽香。应是良辰春宵,只是无人与共,不如却下帘栊,守孤灯,听惊风,想那明日小院,落红成冢 。。。。。。

不问山河蹉跎,只管诗酒风流。或许是离皇帝太远,张先从没写过范仲淹那样的苍凉和和深沉,他的烦恼和愁绪就像跌落在尘埃的星星一样,明明暗暗,闪闪烁烁,似隐还显,欲说还休。

“云破月来花弄影”,云遮了月,月破了云;月照了花,花弄出影。朦胧的美总是纠缠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就像这云云月月,花花影影。而词人的心也纠结着许许多多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就像他另一首千秋岁中描摹的那样,“心有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这些游丝和花影云月一样,有些朦胧,有些慵懒,有些聊赖,有些说不出的落寞。

遥想张先生,或许是个敏感纤细,目光温柔,手指纤长的细腻男儿吧,似乎他的心和他的眼都笼着一层薄薄的轻纱,所以才能写出如此柔腻朦胧的意境。相传张先一生雅号甚多,如“张三中”,“张三影”,都跟他的名句有关,而他自己则尤其偏爱张三影的雅号,因为他尤其爱写影,是个不折不扣的弄影高手。据考证,他现存词165首,而带影的就有26首,可见他对这个字的偏爱。如影随形,影是人最真实的投射,也是阳光的表面下藏着的最隐秘的一抹晦暗。这也许就是他最本真的内心流露了。

“往事后期空记省”。张先活到88岁,一路诗酒流风,莺燕如影。相传他到80岁的时候还娶了十八岁的妙龄女子为妾,并神奇地生育了两个孩子。让他的忘年交朋友苏轼大跌眼镜,写下了优雅千秋诙谐万古的名句“一树梨花压海棠”,单读甚是美妙,配上前句,“鸳鸯被里成双夜”,细思极恐啊!

“往事后期空记省”。也许在张先眼里,所有的良辰美景也只是短暂的存在,如同那些姹紫嫣红,那些流莺舞燕。他的心里或许还有更高远的梦,只是无法实现,也就不再奢望吧。

往事后期空记省”。其实无论怎样的人生,最终都是要交还黄泉的。人生快意不足百年。假设无法做到建功立业,彪炳千秋,那么能守一份豁达,一份淡然,也是好的。

长寿词人张先:饮尽江湖,不过一杯风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